翡翠是玉石界的常青树,其知名度和流通率远高于其他玉石品种。
这也直接导致了翡翠市场假货泛滥,很多心怀不轨的造假者都想来分一杯羹。
而关于翡翠的假货,尤其是假货中的“钉子户”----B货翡翠,已经有很多大咖进行过鉴定方面的讲解,大千这次也不再重复了。
大千今天要给大家展示的,是B货翡翠的制作过程。希望不论是翡翠从业者,还是收藏爱好者,看完之后都会有所启发,明白为什么B货翡翠买不得。
闲话不多说,先来数一数制作B货需要几个步骤:
1.选料
2.切胚
3.酸洗
4.碱洗扩隙
5.充胶
6.打磨抛光
7.煮蜡
下面大千对每项来加以说明。
1.选料:制作B货翡翠是个死马当作活马医的过程,加之具有一定风险,所以没人会拿优质翡翠做B货的原料。
价格低、品质差、瑕疵裂纹多、脏色污底明显的无用翡翠则最为合适。
其中有一类出产于缅甸八三场,行内称为“八三种”的翡翠,最受造假者欢迎。
故有些地方把做好的B货翡翠称为“巴山翠”或“巴山玉”,就是取其谐音,混淆概念。
B货原料,瑕疵多颜色脏
2.切胚:大块的劣质翡翠原料,是很难清洗到内部的。
要预先把原料切割成胚子,以方便酸洗和之后的加工。
常见的手镯胚
切好的胚子
3.酸洗:这一步就是制作B货的“灵魂”所在了。
用各种强酸溶液浸泡玉料。注意是强酸溶液。不同的作坊用的可能不一样,有用浓硫酸的,也有用其他强酸的,最常用的是氢氟酸。
什么是氢氟酸?大家可以自己上网查一下,王水在它面前只能喊爸爸....
经过1到2周的酸洗后,翡翠内部的杂质几乎全被腐蚀溶解,脏色也随之消除。
结构被腐蚀破碎,相当于强行让翡翠的颗粒也变细了。
但由于原始结构被破坏,内部变得极其松散,裂隙也进一步增多。所以刚洗过的翡翠呈现一种白渣状,非常脆弱。
刚刚酸洗后的翡翠
4.碱洗扩隙:这一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把酸洗后的翡翠再放入碱性溶液中浸泡。
一方面可以中和残留的酸溶液;
更重要的是碱溶液可以和翡翠内的硅酸盐直接反应,使其内部硬玉(钠铝硅酸盐)颗粒进一步变小,颗粒间的缝隙也就进一步扩大,方便下一步的充胶。
5.充胶:到了这一步,也就到了检验效果的时候了。
经过碱洗的翡翠已经是多孔疏松的状态。在真空压力机的作用下,高温液态的合成胶被打入翡翠内部所有的空隙、裂纹、缝隙中。
再凉至常温,胶质凝固。既稳定了结构,让其不易破碎;又排出了空气,增加透明度。
可以看到充胶后的B货和上面只酸洗的翡翠有天壤之别:
充过胶的翡翠
6.打磨抛光和7.煮蜡:最后这两步就和加工普通A货翡翠是一样的了,关于煮蜡的知识在大千的上一个文章中也有写到。这里就不再复述。
一顿猛如虎的操作后,效果同样令人满意。翡翠的结构变细了,透明度升高了,杂色裂纹隐藏了,瞬间从无人问津的“砖头料”变成人人追捧的“高端货”。
B货成品
最后,一批价格便宜,卖相上乘,品质优秀的"翡翠"就会流向市场;再配合奸商们堪比本山大叔的“忽悠”能力,很快就会有消费者上当。
但这些都是有代价的!
这个制作过程对翡翠的伤害是不可逆转的,而且令人满意的效果也不会持续很久。
B货翡翠佩戴一定时间后,会出现颜色发黄、没有光泽、裂隙增多、表面坑洼毛糙等情况,而且会日益严重。
这种酸爽的体验就好像你娶了个俄罗斯美女,婚前是这样的:
婚后过着过着,就变成了.......
大千并没有特指所有俄罗斯的小姐姐哦,求生欲还是要有的。
通过对制作过程的展示,相信大家也明白了为什么B货翡翠不能买。
从原料到成品,中间经历了太多化学和物理上的变化。
B货不仅外观是人为改善出来的,它的内部也充满了化学制品,对身体也有造成伤害的风险。
虽然采用的原料仍是翡翠,但购买这种翡翠已经和我们当初购买翡翠的初衷背道而驰了。
所以,为了大家的健康、财产和面子考虑,大千还是劝大家远离B货呦。
我是大千,一名90后珠宝鉴定师,欢迎大家关注大千说珠宝,关注我的原创内容。我们下期见。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