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二十四节气课程专题之行走在二十四节气里的课程

长期以来,“小学化”倾向束缚了部分幼儿园的步伐。

尤其是民办园,面对家长对幼儿学习主要是知识传授的狭隘认知,该如何通过课程建设,扭转家长过早让孩子学拼音写汉字的倾向?

自2002年创办幼儿园,我们山东滨州华美教育集团一直在探索适宜本土的课程体系。2013年以来,我们不只建成了为幼儿提供生态有机食材和教育实践活动基地的536亩生态园,而且将幼儿园逐步向城区外的广大农村发展,实现城市优质的师资、设施资源与农村广阔的环境及丰富的天然资源共享。

二十四节气源远流长,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536亩生态园为生态课程的落地实施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条件。我们以春、夏、秋、冬和二十四节气为轴线,将教育目标与农事活动、自然规律、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相结合,生成教育教学主题,开展了一系列体验式活动,让幼儿的学习生活化、游戏化,建构课程游戏化和游戏课程化两条线并列的课程体系。

以二十四节气为轴线预设主题

我们的课程强调预设和生成相结合,课程设计里包含了专家设计(专家团队+骨干教师)和幼儿生成两个部分。“预设”部分强调教师作为观察者、组织者、引领者和环境创设者的角色,根据课程目标、二十四节气轴线和幼儿的兴趣及已有经验,对环境布置、材料提供等进行有计划的设计,把目标和内容渗透在环境中,从而激发幼儿自发性探究活动,或者直接设计并组织幼儿参加活动,课程实施注重游戏化。“生成”部分强调幼儿作为活动的主体和游戏者的角色,幼儿依据自己的兴趣、经验和需要,在与环境和他人交互作用中自主产生活动(游戏)。也可以是教师在幼儿游戏或活动中发现一些有意义的生成点,及时介入进行随机引导,或者对其加以进一步的充实和扩展,从而实现游戏课程化。

以惊蛰节气为例,惊蛰时期天气转暖,渐有春雷,地下蛰虫出动,植物、动物、人开始焕发生机。因此,我们将活动总主题确定为“复苏”,其下有三个子主题:动物的复苏、植物的复苏、人的复苏。幼儿通过寻找、触摸、观察、欣赏惊蛰节气里复苏的“动物、植物、人”,感受复苏的生命,从而引发对生命的思考。

在动物的复苏这个子主题中,我们借助农村幼儿园广袤的环境资源,设计了系列室外体验活动。其中,每年的惊蛰末期,我们都会组织孩子们去生态园捡鸭蛋。“捡鸭蛋”的活动目标主要是让孩子们去生态园观察惊蛰节气里动植物发生的变化;认知鸭子的生活习性,分辨鸭子的雌雄;与父母尝试鸭蛋的不同吃法;模拟集市进行鸭蛋交易及尝试蛋壳作画等技能。

捕捉“偶然事件”推进深度学习

一个天气晴朗的日子,位于市区的阳光园大班的孩子们来到生态园,就像小鸟飞进了大自然,不一会儿,养鸭子的小岛上就跑满了穿着红色园服、提着小桶捡鸭蛋的孩子们,“我捡到了……”“我也捡了一个……”捡到鸭蛋的惊喜声此起彼伏。

大(2)班小磊在把鸭蛋往小桶里放的时候,没有抓牢,一个鸭蛋脱手掉到地上破了,蛋清和蛋黄流了出来。小磊惊恐地喊:“老师,我的鸭蛋打破了!”旁边的孩子们都围了过去,娜娜老师摸着小磊的头安抚着:“小磊的鸭蛋掉地上打破了,好可惜,大家来帮他想想办法,怎么才能保护好鸭蛋?”正在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时,雨欣突然指着地上破了的鸭蛋说:“你们看,这个鸭蛋已经坏了,蛋黄上长了些白东西!”娜娜老师看了看鸭蛋,蛋黄上面的确有一个比较大的白点,她告诉大家:“可不要小瞧这个白点,不是因为鸭蛋坏了才有,这是鸭蛋的胚盘,有了它才能孵出小鸭。”东东问:“老师,没有打破的鸭蛋能孵出小鸭吗?”孩子们对孵小鸭这个问题表现出了极大的好奇,娜娜老师说:“这样好不好,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想办法,看看我们捡到的鸭蛋能不能孵出小鸭?”孩子们都赞同这个提议。

“鸭蛋破了”在“捡鸭蛋”这个目标明确的预设活动中本来是个偶然事件,但我们强调活动中幼儿作为活动的主体和游戏者的角色,幼儿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经验和需要,在与环境和他人交互作用中探究问题,由小及大,由近及远,由浅及深。

当天晚上,家长群里就开始热烈讨论起如何知道鸭蛋是否能孵出小鸭的办法。周一早餐后的团讨时,娜娜老师问孩子们:“你们有答案了吗?”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回答,东东说:“我和妈妈打开了三个鸭蛋,蛋黄上都有白点。”小磊高兴地说:“我和妈妈问的百度,拿手电筒照,有黑点的就能孵出小鸭。”大橙子提议说:“我们建个温暖的小窝,把捡的鸭蛋放在里面孵小鸭吧!”好多孩子响应,于是他们开始讨论给鸭蛋“建窝”的问题。之后,孩子们在设计“窝”的外形和选择“建窝”地点、材料及建构的过程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但他们不气馁,不断尝试着往前走……

这个偶然事件,不仅引发了“什么样的鸭蛋能孵出小鸭”的学习和讨论,还延伸出了“建窝”活动的探索,在老师的启发下,不断使幼儿的学习向广度和深度推进。在“捡鸭蛋”的整个活动中,老师用心观察、及时捕捉、适时引导,这一系列看似随机的教育,却在逐步实现着游戏课程化。

在广义的环境中生发各种活动

惊蛰节气总主题“复苏”之下,除了动物的复苏,还有植物的复苏、人的复苏子主题。我们认为,幼儿在生态环境中的学习,其对象主要是客观世界,是自然界中的事物和现象。幼儿对周围事物和现象的认识主要包括:常见的动植物、常见的物体、常见的物理现象、天气与季节变化、科技产品和环境及其与生活的关系。

因此,围绕总主题和每个节气的三候,结合山东尤其是滨州当地的自然、气候、风俗、社会、文化等,我们从众多的内容、关系中,梳理出植物、动物、人三条线,顺着这三条线在广义的环境背景中生发各种活动。

应该说,二十四节气作为轴线背景,不是一个简单的平面,而是一个大的时间(轴线)和空间(背景)构成的概念,形象地讲就像一个喇叭口状的缤纷绚烂的时空隧道一样。整个幼儿教育阶段,我们不给孩子们设置固定、单维、刻板的直线发展路径,而是在一个口径越来越宽的时空隧道里,孩子们按照自己的认知水平、生理和心理发展的规律,各自相对有序前行。在前行中,他们会与时空隧道里的各种“物质”(事件)定期或随机相遇。定期相遇,比如白露节气遇到了教师节。随机相遇,比如与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相遇等。这些相遇,让孩子们在与周围环境的互动中,收获各种知识和能力。

(作者单位:程巍 滨州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满峰泉 滨州华美幼儿园)

《中国教育报》2020年03月15日第3版

关于作者: admin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