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婆媳关系难搞,但其实有一种家庭关系或许比婆媳关系还要难!那就是后妈和孩子。
从小我们就听《白雪公主》的故事,生怕后妈“蛇蝎心肠”,冠以nue待孩子为乐。
不过嘛,现实中,倒也不是所有重组家庭都水火不容。
说道这个,我想最为人所知的故事还要属德云社的老板娘王惠和她的继子郭麒麟之间的故事了。两人没有亲缘关系,家庭关系也被人诸多揣测。
而王惠就是颠覆传统“恶毒后妈”的那个女人了。
01.
1976年,王惠出生在天津的一个商人家庭。
家中有那个条件,就把小王惠送去京韵大鼓名家白云萌那里当学徒。
诶,最后小妮子也学出来一点名堂,14岁就在老家办个展,20岁就成了天津的曲坛名角了。
而此时的郭德纲呢,名不见经传,那时候说相声也就是糊口饭吃。或许也正因为如此,前妻胡中惠和他才没能走到最后。
可是谁也没想到,此时事业旺盛,风华正茂的王惠看上了这个拖家带口的郭德纲。
只是说起这段缘分,郭德纲确实得好好感谢自己当年的“努力”。
那时候的郭德纲还没什么名气,所以看见王惠就像看见偶像明星,心里自然是抱着能“结交结交最好”的心情。
所以,当时郭德纲给王惠留下的印象就是“这小子,贼热情”。
不光请吃饭不说,在各种演出和生活方面都给了王惠不少帮忙。
而另一边的王惠,虽然站在台上是个“名角”,但其实私底下,她一点架子也没有。人也非常客气爽快,一来二去,两人就成了好友。
随着相处时间越来越长,两人越来越觉得,对方很合得来,性子处得来不说,还有聊不完的话题。
王惠是个直脾气,她觉得既然有这想法,那么就相处试试。虽然当时自己的父母极力反对,但王惠还是初心未改,认定了郭德纲。
和很多想嫁豪门,坐豪车的女子不同,王惠就这样跟定了当时的“穷小子”郭德纲。不得不说,王惠身上有一种“侠义之气”,是个非常真性情的女子。
02.
就这样,王惠一根筋地和郭德纲走到了一起,而且为了帮衬郭德纲,王惠甚至放弃了自己的京韵大鼓专业,帮着郭德纲一起把“德云社”给建起来。
因为王惠知道:“相声就是他的命!”
而那个时候,没有名气,没有观众,郭德纲和几个同行成立的“德云社”每天都摇摇欲坠。王惠看在眼里,二话不说就把父亲送给她的车给卖了。
而这笔钱也成了“德云社”的救命钱,凭借着王惠的支持和支撑,德云社终于熬过了最艰难的一段时光。
两人结婚以后,王惠也同样默默地做了郭德纲的贤内助。
记得有一次采访中,于谦还这样提到过:
“在郭德纲家里,他从来不用干一点活,都是王惠干了。”
事实也是如此,王惠心疼郭德纲一个人在外面打拼,所以家中所有的脏活累活,都自己一个人承包了。
甚至连换煤气,换灯泡这种“粗俗”的活也不在话下。
如果说女主内,干家务还不新鲜的话,那么更难得的是王惠对于继子郭麒麟的态度。
郭麒麟在单亲家庭长大,从小比较缺爱,为照顾到孩子的感受,王惠就一直没敢要一个自己的孩子。
后来还是郭麒麟心疼这个妈妈,主动和王惠说:“如果家里有个弟弟或妹妹会更好。”
在上节目时,王惠也吐露自己和郭麒麟的关系,其实不像母子,倒更像是朋友。而郭麒麟在节目中也是非常亲切地喊王惠“妈妈!”
这种自在怡然的关系,真的很难得。而这份难得的背后,自是有王惠的默默付出。从小,她就将郭麒麟视如己出,默默地照顾这个家,照顾这个孩子。
这份无私和执着,也实在让人敬佩。
03.
同样,在德云社中,师娘王惠同样也赢得了非常好的口碑。
记得在一次节目中,主持人问郭德纲一个小徒弟说,“你觉得师娘是个什么样的人!”
小徒弟年纪小,但心里和明镜似的,站起来就说:
“我师娘,我师娘是个善人,她看我们兜里没钱了,会给我们钱花!”
把郭德纲和王惠都给说乐了。
不光如此,那时候社里的人嫌岳云鹏笨,很多人都说要开除他,是王惠把他给保下来的。
王惠说:“他就算扫地,我也养他。”
还有后来的张云雷,因为嗓子倒仓说不了相声了,是王惠生生又把他给找回来鼓励他。
孙云龙出车祸的时候,王惠也是急得在急救室外吃了一大把速效救心丸。当医生和王惠说,这孩子估计眼睛怕是不行了的时候,王惠说“这以后我复出唱大鼓,让这孩子给我大鼓,好歹也是一条出路。”
正如小徒弟们所说,他们的师娘确实是个“大善人”,是个非常重情重义的人。
在我看来,王惠非常像一个“女中豪杰”,不光讲义气不说,还非常有胆识,重情义,这在如今利益为上的社会确实非常难得。
04.
而如今,德云社已经成长为一个拥有400多名员工的大企业。
这其中当然离不了王惠的细心打理和坐镇。而或许,王惠独占公司九成股份的现实,就是郭德纲对于她的一种无言感谢和报偿。
都说:好女人,富三代。
看到王惠,也不禁想感叹一句:娶妻当如此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