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体育运动

【何子枫】《外交风云》教你如何把主旋律题材拍好看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聆雨子】

外交部发言人在例行记者会上的精彩发言总能引发民众的激烈讨论,陆慷、耿爽、华春莹都成了人们口中津津乐道的明星式人物,足见人们对外交的关注和重视。

前不久刚结束播出的《外交风云》,广受好评与关注,引发收视热潮,人称“一集入坑”,让人印象深刻。

除去制作上的精良、风格上的厚重、表演上的传神,它最值得彰显和讨论的里程碑意义在于:这是首部以电视剧的形式,再现新中国外交战线的作品。

“外交战线”,一个让人浮想联翩的词汇,三寸之舌,百万雄师,不战而屈人之兵,于无声处听惊雷。太多的想象足以从中升腾而起。

1.重述一段共和国往事

在世界格局与版图内站定一个不容替代的位置、获得与本身相匹配的国际认可和国际角色,为全人类的进步事业释放出自己的声音与诉求、展现出自己的力量与担当,赢得尊重、赢得声望、赢得互利共生的空间和契机,标志着一个拥有独立主权的、作为现代民族国家概念的中国,被真正地缔造完成。

这同样是一条筚路蓝缕、夙兴夜寐的征程,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它更加艰难、更加复杂、更加暗潮汹涌,也更加凝集了那一代领袖和外交工作者们的高瞻远瞩、处变不惊与海纳百川,更加能体现其格局、气度、智慧与襟怀。

毫无疑问,《外交风云》实现了创作题材上的突破,把视野和目光,投入了那个相对陌生、却又十分重要的时空缝隙里,让一段注定应该被铭记的往事,散射出傲人的万丈光焰。

全剧以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起始,至1976年尼克松第二次访华为结点,前后跨越近30年,而这些年,也是新中国在列强环伺下自强不息的外交破冰之旅:

人民解放军以强硬态度回应英舰“紫石英号”的恶意挑衅,果断开炮将其痛击至搁浅,“坚船利炮”的傲慢传说由此在古老的东方海岸画上句点;

“克什米尔公主号”上的定时炸弹和印尼海岸上的空难,冷战阴云危机四伏,周恩来总理临时改变路线转危为安,却由此引出万隆会议上向全世界宣告的外交底线;

中苏交恶带来前所未有的危机考验,昔日老大哥竟颟顸地妄图插手新中国的主权,却忽视了我们可以不依赖任何自命救世主的强援,任何以“事大主义”的阳谋将中国收编为附庸的企图只会提前破产;

炮击金门震慑分裂势力的跳梁嘴脸;

乒乓外交“小球转动大球”的举重若轻,尽显成竹在胸的治天下若烹小鲜;

敏锐而一针见血地提出“三个世界”的划分,秉持准则、坚持一个中国、拒绝“双重承认”,却也不封闭、不自锁、广交朋友、以对话解决分歧一系列化不可能为可能的巧变,润物无声地发生于中法、中美、中日之间;

“坦赞铁路”修建,总理和黑人朋友一起载歌载舞,无论是“新殖民主义”的抹黑构陷,还是“援助非洲就是做冤大头”的无知流言,从此灰飞烟灭、不值一哂,在反殖民反侵略的携手并肩里,成了对中国所主导“一带一路”之今日蓝图的最佳闪回与复现。

由此,那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历史名词、一幕幕色彩斑斓的历史页卷,也就不再栖伏于教科书的字里行间供人记诵默念、也不再沉睡于档案文件的卷册上供人浮想联翩,它们幻化成一种荧屏上的视听记忆,幻化成一个个立体的、足以让你我身临其境的鲜活瞬间;剧情的推进、历史的演进,互文相生、同气连枝、共舞共振,恍如一幅卷轴画般徐徐展开。

2.这里有最难讲的故事

之前我们能看到,在一些电影、电视剧里,会提及那些和外交有关的事迹,如《开国领袖毛泽东》、《海棠依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中的某些分集,或是在表现共和国发展历程的编年体里,会提及那些和外交有关的环节和片段,如《东方》、《换了人间》。

《外交风云》里的故事,在这些作品里都被大致提及过,但它们更近似于某个环节、某种铺垫,它们都不是主体。这些作品都属于“因为是全景大制作,所以总会时不时扫到一些和外交有关的内容”。外交无论在其中扮演了多少份额,都始终没能被作为一个整体的逻辑来提炼、来总结、来梳理、来赋予意义。

完全以外交为焦点、完全从外交的圆心向外展开的作品,似乎只有二十年前的《周恩来外交风云》。但是,首先它侧重于写人而非写事,其次它是纪录片而非剧情片。

由此可见,在“外交题材”这个特定类别里,中国影视剧一直以来是相对薄弱的。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工农商学兵的影视作品百花齐放、各擅胜场,唯独外交成了一片几乎未曾开垦的处女地,等待着属于它的显影剂来浮出水面。

究其原因,无非以下几点:

其一,外交题材敏感、涉及方方面面、甚至与当前的国际关系进展变化密不可分,其中未解密、未公开的禁区非常多,需要百分之一百二的严谨和考究,谁也不敢轻易入手。

其二,外交本就属于“看不见的战斗”,长袖善舞的合纵连横、不为人知的博弈角力,能被摆放到台前、能拿来拍摄的,常常只是冰山一角。

其三,外交不是战场上的炮火连天也不是生产线上的热火朝天,大多数戏剧冲突、转折、突变都发生在谈判桌上的唇枪舌剑里,甚至是发生在文件备忘录的具体一两个措辞中,对于影视艺术自身的规律和要求而言,这种“动作性不足”成了不可调和的悖论,很难进行视觉化的转译与塑造。

其四,外交是一个点对面的状态,是一个国家面对几十上百个国家的交往,每一组国家和政治体之间,都具有截然不同的交集或争端,都具有难以合并同类项的“双方共同关心的问题”,都具有彼此殊异的矛盾属性与合作属性,最终,散射成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无数条支线,一不留神,就会流于分散,落得这里讲讲那里说说,缺少内在整合,见筐就是菜、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境地。

于是,外交就成了一个多维盲区,一个政治上不能讲得太随便、内容上不能讲得太直接、情节手法上不能讲得太刺激的多重难题。

3.把所有可视的文章做精做足

然而,当《外交风云》横空出世的时候,我们似乎看到了另外一种答案。

因为外交不为普通观众所熟悉,利用好这一层“认知隔断”,反而能激发出接受美学里非常重要的“陌生化”效应,让一份神秘感与好奇心,催化为天然的吸引力:快来看看这个从没看过的领域,看看《新闻联播》里“亲切友好富有建设性的会谈握手”背后,还有多少惊心动魄的东西。

有意思的是,因为外交是个新题材,所以这题材里的人物们,也无一例外面临着新课题与新考验——由周恩来亲自挑选的第一代驻外大使们,之前大多在军旅行伍中戎马倥偬、威震四方,一批虎将从硝烟弥漫的战场转入唇枪舌剑的桌前,甚至转入衣香鬓影的晚宴,从心理到言行举止都得从头学习,本剧敏锐地牢牢抓住了这个”新兵属性“所自带的亮点、甚至是笑点和萌点,让剧情的节奏变得疏密有致、缓急相生。

这种“从陌生到熟悉”的渐进式心理建设,其实同步发生于剧情内外、发生于观众和主人公们的身上——

对第一代外交官们而言,自己正在投身的领域,同样是一片超出既有经验的、亟待摸着石头过河的、从未涉足过的岸滩,于是,在故事内,外交官们全情投入地、甚至是笨拙可爱地学习着穿衣服扎领带,学习着繁杂的外国语言和讲究的外交措辞,外交官夫人们学习着拥抱礼和吻手礼,学习着交谊舞、吃西餐。

在故事外,观众则亦步亦趋见证着和陪伴着这场学习,与他们一同慢慢打消某种畏难情绪,常常忍俊不禁、回过神来却又感叹那份不易和可敬,甚至仿佛从中看见了第一次步入职场、穿上正装的自己,这种人间烟火气,让《外交风云》在观感上显得更接地气,这种同位共情,也实现了前所未有的代入感和移情,让看剧变成了一件更加牵心挂肚又感同身受的事情。

因为外交没那么直观,也就不会那么粗陋、那么浅显、那么浮于表面。对于追求纵深感和立体感、自我要求严格的创作者而言,这种“看不见”(或者“没那么容易让你看明白”),反而提供了大量潜台词、大量可供玩味的言外之意,让对话暗藏机锋、人物心机百转,一切都能经得住“掩卷深思”式的咂摸。尤其是放到今日屏幕上,放到那一堆一惊一乍、一味拿着扁平化感官愉悦招徕看客的“爽剧”中间,反而成了一杯醇厚的香茗。

于是,故事从一句句热血沸腾但又过于笼统的“取得了辉煌的胜利”里,被重新落到了丰富而多维的具象人物身上:因为外交“动作性不足”,那就只能剑走偏锋,从细节上下功夫,把所有可视的文章做精做足,用质量而不是数量取胜——所以,碰撞、试探、冲突、讽喻和对抗,那无声的刀光剑影,就纷纷藏进举手投足、一颦一笑。

大人物擅长举重若轻,外交行为常常包裹着参观、宴请、联欢、看演出等一团和气的表象,正好扣合了这个“谈笑间已胸有成竹指点江山”的特点,让那些高山仰止的名字,有了在一个相对松弛的、日常化的表象里存在的余裕,而这相对松弛背后的汹涌,又避免了失之油滑和浅薄。

毛泽东的从容睿智、周恩来的潇洒自如,睥睨群雄,让人心折;蒋介石身居海岛的落寞、一次次出现孤独站立的身影和紧锁双眉的特写;斯大林兼具桀骜和英雄气、赫鲁晓夫不拘小节的大嗓门率真到粗鲁,不知不觉就传递出大国沙文主义的内心傲慢;戴高乐的高冷、基辛格的圆融等等,也都淋漓尽致,毫无片面之感,也洗脱了许多刻板的标签。

苏联忽然撤走专家时,剧中竟然出现了一段毛泽东独自淋雨的画面,这几乎是我印象中第一次看见主席的荧屏形象里“出现了一丝丝无助”,许多网友评论说“这一幕看哭了”,然而,所有后续的无惧、无畏、无我、无敌,其实,也都在这幕极具人情味的无助里,埋下了伏笔。

当然,主创并没有放过每一个让观众“爽”的机会——这里的“爽”,解读为“由衷地激动、骄傲”,也许更合适。

第五集开国大典,蒋氏父子一场促膝长谈,已经放弃了轰炸北平的计划,然而蒋介石却留下了一个笃定的微笑,“搞了一个轰轰烈烈的开国大典,但世界上又有多少国家,承认他这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呢”。

镜头一转,共和国的元勋们正度过极为漫长的一夜,做好了“一建国就被彻底孤立”的最坏准备,连毛泽东都感叹“好比我们写了答卷,老师还没有给分数啊”。

结果,一直等到太阳初升,他们终于等到了苏联外交部发来的同意建交的电报。

这一段戏里的先抑后扬、大起大落,极其巧妙地攫住了观看者的思绪和情绪,建立了足够的悬念、也提供了恰到好处又淋漓尽致的释放,成了非常带劲的收视体验。

《外交风云》选用了一批具有丰富表演经验和良好观众口碑的演员:唐国强的毛泽东、孙维民的周恩来、郭连文的刘少奇、卢奇的邓小平、谷伟的陈毅、黄薇的邓颖超,都是大家早已熟悉的特型标配,而于洋、侯祥玲、王雅捷、杨童舒、王智慧等实力派,以及刘恺威、徐百慧、杨奇鸣、宋禹、赵秦、刘梦珂等青年演员的加盟,则让这幕群戏愈发星光璀璨。

谋略从来是深受中国观众喜爱的东西,只不过,长期以来,这份喜爱被降格成了宫斗和宅斗里大行其道的腹黑。当它堂堂正正地被摆在一个更高更严肃的国际舞台上,以民族甚至人类命运为指向时,你才发现,原来历史比最高明的写手还神奇百倍。

至于线索太多、头绪太纷繁的问题,主创也用极其整饬、清晰的时间界定来为之规范。让一切都围绕“破冰”进行,打破封锁、获得承认,成了唯一的主体脉络。也正因如此,1976年之后一些同样璀璨夺目、世所尽知的外交成就(比如中英谈判和香港回归)就不被纳入其中——因为它们属于中国已经崛起为谁也不敢小觑的力量之后,与另一个大国之间对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方案——很多时候,割爱也是一种难得的智慧。

当然,《外交风云》还有意识地增设一条属于普通人的剧情,以此强化了内心戏的比例,大约是想用时尚感进一步地争取年轻观众,何子枫、海云天等人的感情走的是让人唏嘘的虐心路线,不过,这个处理多少受到一些争议,在波澜壮阔里强行放入一段四角恋,与历史主进程的互文感又略显牵强,总有点刻意为之的生硬味道。不过,这也是一种瑕不掩瑜的尝试,至少,它让人看到了一个亲民的身姿和态度,一种新的方向之所在。

上述一一列出的那些难于解决的困扰,在这一场成功的、填补空白的实践中,一下子转入了另一个面向,劣势,变成了不可替代的优势。

原来外交不是一方难以言说的秘境传说和古老封印,相反,外交成了一个绝佳的契机,一个把主旋律故事讲得更加精彩、生动、扣人心弦的契机。

4.宏大叙事中的“可看性”

所谓主旋律,深度、厚度、价值尺度,往往不必担心,其作为艺术层面的经营难度在于,“寓教于乐”的分寸火候怎样平衡与把握。毕竟,“讲政治的都不好看”即使是一种偏见,也确切无疑地广泛存在于许多人的第一反应之中。当抵达博大和伟岸之前,往往会不慎丢掉了灵动与鲜活。

而这,恰恰是《外交风云》的长处,它在开阔的叙事空间中,为观众补上“可看性”这一课。

外交视野就是全球视野,视角变了,政治、经济、文化的格局都有了新的表述样态。

我们看到了场面的多变,看到了各个阵营、不同国家的情景再现。大量地标性建筑一一登台,中南海、人民大会堂、钓鱼台国宾馆自不必多言,而克里姆林宫、白宫、法国总统府、瑞士万国宫、联合国大厦,无一不得到了最大限度的还原,就连毛泽东的专列、尼克松的专机等,也高保真再现于幕前。

据报道,剧组服化道团队,按照1:1的比例,搭建了380多处拍摄场景(为此甚至专门组织了一支数百人的工程装修队),各色服装也准备多达上万套。正是这份精益求精的严谨性,让《外交风云》在视效上,始终保有一种油画般的古典写意之风格,明朗庄严、不落流俗。

以史为鉴,不忘初心,致力于建构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业已成为新时代中国所倡导的一种新型国际秩序观和新的和平外交理念,它正是来自于《外交风云》所娓娓道来的故事,它也正是《外交风云》在历史的回响中、想要传递给这个时代的启迪。

那一代外交人、那一部外交史、这一部电视剧、这一次新尝试,它们,都配得上掌声,与致敬。

责任编辑: 鲁达

1.内容基于多重复合算法人工智能语言模型创作,旨在以深度学习研究为目的传播信息知识,内容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反馈举报请
2.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站点无毒无广告,请读者放心使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