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来说,咱们一般认为美国人是最喜欢玩霰弹枪的一群人。但这篇和大家聊聊百年前德国人研发过的一款特别有意思的霰弹枪,半自动,转轮供弹,而且还是枪管前冲式自动原理,非常罕见。
这把枪叫贝尔克猎枪,由德国杜瑟尔多夫狩猎武器公司制造,专利提交于1898年,但或许是那个年头工艺不达标,亦或者是可靠性有问题,因此实际投产得到1920年代。
而且咱们得考虑到19世纪末那会儿自动装填技术还在摸索,所以这款贝克尔猎枪的结构显得特别有创意。
咱们先看弹轮,咱们可以从图片中看出这货有个类似转轮手枪的弹巢,5发弹容,每个空位里都有一个独立的弹套。
这里估计大家都有个疑问,这轮明明能塞6发,为啥他这里只开5个孔?这个其实和自动原理有关系,待会儿会解释。
贝尔克猎枪是一款采用枪管前冲式自动原理的武器,我还是丢动图去演示。
上图这把是的德国的施瓦茨劳斯1908手枪,枪管前冲式。咱们这么理解,如果要实现武器的退壳/后坐—复进/供弹,一般都会采用枪机后坐的形式,导气式武器就是让枪机后退,枪管后坐武器是先让枪管枪机一起后退,然后再让枪机后退。
但枪管前冲式则是枪机不动,枪管被发射时的力推着向前,以此来再完成退壳-复进的动作。
贝克尔猎枪采用的枪管前冲原理和施瓦茨劳斯类似,但击发时的区别很大。好比说施瓦茨劳斯还是直接用击针去撞子弹底火,但贝克尔是通过枪管后冲时的一套机扩带动击针撞底火。
贝克尔上膛时需要把枪管往前拉个20多mm,扣动扳机时枪管会被弹簧拉回,此时枪管后方和弹巢内的弹套闭合,而和枪管连接的另一套机扩则带动击针击打底火。子弹发射时,枪管被火药燃气压力推着往前冲,挂住扳机阻铁,同时弹轮顺时针旋转,下一发子弹对准枪管。
这套机构虽然很繁琐,但至少避免了转轮枪的炽焰间隙问题。
(图为转轮的炽焰间隙)
(图为贝克尔弹套和枪管后端的剖面图,c和d都有锥面,可以完全闭合以达到优秀的闭气效果)
单独摆出来的弹套。
他还有一套比较有意思的退壳系统,贝克尔右侧有个用来进弹/退壳的舱,大约在2点钟位置,当12点钟位置那发子弹发射时,部分火药燃气会导入2点位置的孔,然后吹出这位置已经发射过的前一发弹壳。
用灵魂画感受一下,当发射1号弹时,不会吹气,因为此时两点钟位置那块地方是封闭的。如果做一个弹仓的话,有弹情况下就是把没打过的那发吹出来,没弹情况下就是火药燃气从这儿喷出来糊脸。打完1号弹后弹轮旋转,2号待发,发射2号,燃气导入1号仓,吹出空弹壳,以此类推。
然后问题来了,最后一发5号弹壳怎么办?没事儿,德国人在这个位置设计了一根退壳杆,往后拉就能退掉空弹壳,和早期转轮手枪的退壳杆类似。
这把半自动转轮霰弹枪的脑洞是真挺大的,但厂里总共也就产了100多把,我寻思是这货结构太复杂,对加工工艺的要求也高,只有德国人才想得出这种玩意...
不过想想如果这把枪早点在一战时就产出的话,说不定就能在堑壕里看到德棍和美帝双双拿着喷子对干的场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