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体育运动

【fm2017 1731球员汉化】计算机行业研究及2020年策略:聚焦主赛道,投资真成长(84页)

(获取报告请登陆未来智库www.vzkoo.com)

以 5G、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为代表的信息 科技行业快速发展,新兴技术不断涌现,商业模式不断推陈出新。以下全面盘点计算机领域的投资机遇。

1、自动驾驶:5G 赋能,高精度地图与车联网获新动力

在自动驾驶产业链中,高精度地图以及车联网系统等为汽车进行路况判断、规划最优 行驶路径,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尽快规模化实现 L3 级自动驾驶是整条产业链发 展的核心,根据各大整车厂披露的计划,普遍预期是在 2020-2022 年之间实现量 产。

5G 将为高精度地图的带来重要的发展机遇。5G 作为新一代通信技术,其峰值理论 传输速度可达每 8 秒 1GB,比 4G 网络的传输速度快数百倍,对高精度地图的实时 更新意义重大。5G 边缘通信和计算能力较强的特性,可以帮助车辆捕捉传感器的信 息,上传路况动态信息到云端平台,再从云端下发给附近的车辆,实现动态信息的实 时发布,从而提升高精度地图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根据高盛的预测,未来 10 年将是全球高精度地图行业的黄金发展时期。随着高精度 地图技术和商业模式的逐渐成熟,国内市场有望迎来快速增长的时代。根据中汽协公 布的数据,2018 年我国乘用车销量为 2370.98 万辆,同比下降 4.08%,综合来看, 在经济持续增长条件下,在我国千人保有量较低的基础上,汽车导入后期逐渐迎来旺 盛的更新需求,我们预计 2019 年-2020 年整体销量依然承压,2021-2025 年增长中 枢在 3%左右,步入稳健增长,预计至 2025 年,我国乘用车销量为 2283.27 万辆。

目前我国自动驾驶整体处于 L1-L2 水平,各大整车厂正积极研发储备 L3 及以上级别 的自动驾驶技术。从各家车企披露的规划情况来看,预计 L3 级别以上的汽车有望在 2020-2025 年不断实现量产。根据 IHS 及中国产业信息网的预测,2020 年 L3 级及 以上自动驾驶渗透率可达 5%,至 2025 年有望提高至 20%。

基于此,我们可以估算出 2025 年我国 L3 及以上,采用高精度地图的乘用车数量约 456.65 万辆,乐观情况下(按照 25%渗透率)有望达到 570.82 万辆,悲观情况下 (按照 15%渗透率)为 342.49 万辆。根据我们的产业调研,高精度地图的收费分为 一次性License费用和后续每年收取的服务费用,License费用大约在1000元左右, 服务费用约在 100 元/年左右。基于以上假设,我们预测到 2025 年,我国高精度地图市场空间约为 60.01 亿元,悲观情况下为 44.28 亿元,乐观情况下约为 75.57 亿 元。以上预测数据仅供投资者参考。

高精度地图需要巨额的前期投入,且用户粘性较强,行业壁垒明显。整车厂在选择图 商时非常谨慎,往往需要较长时间的测试,一旦选择不会轻易更换。以传统前装地图 为例,2016 年,四维图新、高德、易图通三家合计占据 98.60%的市场份额。2016 年,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下发《关于加强自动驾驶地图生产测试与应用管理的通知》, 明确规定自动驾驶高精度地图的绘制必须由具有导航电子地图制作测绘资质的单位 来承担。高精度地图作为 ADAS 重要一环,与自动驾驶的安全息息相关,具备资质 的大图商先发优势明显。根据中测网的数据,目前国内仅有包括四维图新、高德、易 图通和华为等 20 家单位具有高精度地图的测绘资质,行业竞争格局良好。

万物智联的时代,5G 将对智能车载电子系统、智能交互应用等产生重大的影响,车 联网有望迎来快速发展。2018 年初,国家发改委发布了《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 (征求意见稿),提出战略愿景:到 2020 年,智能汽车新车占比达到 50%,中高级 别智能汽车实现市场化应用,大城市、高速公路的车用 LTE-V2X 覆盖率达到 90%; 到 2025 年, “人-车-路-云”实现高度协同,新一代车用无线通信网络(5G-V2X)基 本满足智能汽车发展需要。

从车联网的应用来看,主要包括信息服务和安全管理两大方面。在信息服务方面, 5G 网络高带宽、低延时的特性,促进车联网通信层的技术发展,使得高精度导航、 娱乐、气象等信息服务的传输速度明显提升;在安全应用层面,5G 提升了车辆对环 境的感知、决策、执行能力,为安全控制类的应用提供了基础条件。

5G 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给车载信息服务带来一系列应用场景的提升:1)增强型移动带 宽:基于 5G 的高带宽和高传输速度,用户在下载高清视频、高精导航信息以及其他信息 所需时间大幅减少;2)增强现实:5G 让真正稳定的毫秒级实时数据同步变得可能,为 用户提供流畅的 AR 体验;3)OTA(Over The Air)升级能力:OTA 可以对地图、操作 系统、应用程序等持续进行更新,5G 使得 OTA 升级的速度和稳定性提高,对于系统修 复、软件迭代等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 IHS Markit 预测,到 2024 年,我国有 15%的车型会用到 11 寸以上的屏幕,国 内用户对于影音娱乐方面的需求日益提升,对于车载信息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 5G 技术的赋能下,V2X 的通讯延时大大降低,安全性能推向更高水平。车联网的另 一个应用是安全管理,要实现 L3 以上的自动驾驶,仅仅依靠 ADAS 和传感器是不够 的,还需要通过车联网对智能汽车和道路实时状况进行协调。LTE-V 作为专门针对车 联网的通讯协议,目前属于 4.5G 技术,未来可以平滑演进到 5G,延迟可以低至 1 毫秒。

V2X 从最早期的商业模式发展至今逐渐成熟,涉及到使用方、投资方、建设方、设备 方和运营方等多方面。例如,建设方将按需采购设备方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建设 V2X 通信覆盖;运营方则将向各类使用方提供道路测试环境、V2X 通信和信息服务等。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车联网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 2017 年我国车联网市场规模约 114.4 亿美元。车联网的渗透率将由 2016 年的 4.8% 上升为 2020 年的 18.1%,市场规模达到 338.2 亿美元。到 2025 年,我国车联网市 场规模有望达到 2162 亿美元,占全球市场的 1/4,2020 年至 2025 年 CAGR 达 44.92%。

2、网络可视化:三大需求推动发展,5G 移动网市场大有可为

我们通常按照功能不同将网络可视化系统划分为前端和后端两个部分。前端主要负 责流量数据采集、汇聚分流等,对应网络可视化基础架构产品,包括宽带网产品和移 动网产品;后端主要是将数据进行存储、分析和应用等,对应大数据运营和网络内容 安全业务。

由于 5G 网络引入了 NFV、SDN、网络切片以及云化部署等新技术,网络架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现有的 4G 网络可视化以及信息安全等产品及解决方案,将无法满足 5G 场景的需要,因此,5G 产业的快速发展,为网络可视化市场带来了全新的发展 机遇。

参照 4G 时代的发展路径,我们认为移动网产品在 5G 时代大有可为。2011 年后, 4G 建设周期开启,经过大规模建设,目前逐渐成熟,4G 基站的建设速度在 2015 年 达到高峰以后逐步下降。由于移动网络产品无需与基站搭配建设,一般在通信技术成 熟后才被广泛采用,因此移动网产品的销售相比较基站建设周期有一定的滞后性。

在 5G 建设方兴未艾的当前,4G 时代移动网产品的发展路径具有较强的参考意义。 2019 年 11 月 1 日,中国三大运营商正式推出 5G 套餐资费以及相关服务,5G 商用 的正式开始, 我们认为,随着 5G 基站的快速铺设,5G 技术的逐渐成熟,移动网产 品市场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再次复苏,迎来快速增长。

流量增速高位运行,推动面向移动网络的网络可视化发展。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发 布的《2019 年上半年通信业经济运行情况》,2019 年上半年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消 费达 554 亿 GB,同比增长 107.3%。从各家运营商公布的 5G 套餐来看,套餐内含 的流量和网速远远高于 4G 套餐。以中国移动为例,5G 个人套餐基础流量从 30GB/ 月至 300GB/月不等,峰值网速可分为 300Mbps、500Mbps、1Gbps 三档,而 4G 的 网速大概在 10-100Mbps 之间。从 2G 到 3G 再到 4G,我们已经看到,网速的巨幅 提升带来的是流量的爆发式增长,同时移动网络用户数量也在逐步提升,这些因素不 断推动着网络化可视化的快速发展。

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产生了一系列亟待需要解决的问题:虚假/垃圾信息、诈骗 信息、网络谣言等,这些不良内容影响网络安全。电信运营商寻求建设用户可识别、 业务可区分、流量可管控,而且能够承载丰富应用的智能管道,以在不断增长的流量 与成本控制间达到平衡;运营商与互联网企业寻求以大数据技术实现移动互联网甚 至物联网的大数据运营,释放 5G 时代大数据的潜在力量。基于此,我们可以归纳出 当前的网络可视化市场的三大内在需求:对信息安全的需求;对网络管理的需求;对 大数据运营的需求。

根据观研天下发布的《2018 年中国网络可视化行业分析报告》,2017 年国内网络可 视化市场规模为 173 亿元,2018 年规模达到 200 亿元,2014-2018 年的 CAGR 可 达到 24.22%。随着我国在网络安全方面建设力度的加大,政府和企业对网络信息安 全的需求持续提升,再加上 5G 网络发展迅速,都极大驱动了网络可视化市场的发 展。据观研天下的预计,2019 年国内网络可视化市场规模可达到 239.4 亿元,到 2024 年可达到 561.8 亿元,2019 年到 2024 年 CAGR 为 23.77%。

目前我国网络可视化的需求主要来自政府、运营商以及大型企业等。根据 IHS 的数 据,2018 年全球网络可视化需求中,企业、运营商、政府占比分别为:58%、33%、 9%。国内以政府需求为主,以中新赛克 2018 年的客户结构来看,政府和运营商的 占比分别为:63%、 36%。我们认为,未来政府需求仍将是网络可视化的主要推动力, 与此同时,国内运营商与企业用户的需求有望迎来释放,随着 5G 商用推出,数据流 量与用户数量进一步增加,将促进运营商和企业的需求加速释放。

协同效应逐步显现,网络可视化后端市场潜力巨大。根据观研天下发布的《2019 中 国网络可视化市场分析报告》,网络可视化市场规模将保持高速发展,预计前端和后 端市场占比约为 2:8。随着 5G 即将进入大规模商用阶段,网络可视化基础架构产品 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而与之协同的网络内容安全产品和大数据运营产品将同样受 益于市场环境的良好发展,形成整体解决方案,继续开拓细分市场,为后端业务打开 成长空间。

3、工业互联网:扶持政策不断加码,5G 催生新业态

工业互联网是制造业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发展的基础,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 信息化、大数据对企业发展未来的动力和促进力,随着政府政策支持力度和推动力持续加大,企业用户的刚性需求已经凸显。

2018 年 6 月,工信部印发《工业互联网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 年)》和《工业互 联网专项工作组 2018 年工作计划》 ,文件提出到 2020 年底我国将实现“初步建成工 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和产业体系”的发展目标。目前,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已经驶入快 车道:网络、平台、安全三大体系全方位推进,工业互联网在制造业各领域的融合应 用向纵深推进,多方协同联动的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加快构建。

5G 是驱动工业互联网蓬勃发展的关键技术,与各垂直领域深度融合将催生诸多新业 务、新业态。由于传统网络技术的传输效率较低,一些先进的工业技术往往在实际应用中受限。而 5G 技术在带宽、延迟等各方面性能上都有较大的提升,例如现代工业 生产流程中对于超清视频、VR、AR 的需求都需要极快的网速,利用 5G 技术可以有 效满足。

在5G及云计算快速兴起与发展的阶段,我国工业软件也将得到有效发展。根据《2018 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统计公报》,2018 年我国工业软件产品实现收入 1477 亿 元,同比增长 14.2%。随着《中国制造 2025》的逐步落实,工业互联网的持续发展, 5G 等新技术进一步拓展工业软件的应用场景,工业软件市场仍将保持稳健的增长。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预测,2024 年我国工业软件产品收入将达到 2950 亿元,20192024 年业软件产品收入 CAGR 达 12%。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我国生产管理类软件中,ERP 软件占比最大,达到 27.90%, 其次为 FM 和 CRM,市场占比分比为 19.0%和 8.9%。目前在生产控制类软件中, MES 占比最大,达到 29%,DCS 软件占比 23.1%。

4、泛在电力物联网:2024 年有望全面建成,5G+电网降本增效

泛在电力物联网概念于 2018 年由国家电网提出,在 2019 年成为国家电网战略目标 支撑之一。随着 5G 商用落地,通过 5G 技术结合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对 物理世界的数字化映射,使得电网基础设施、人员及其所在环境信息的识别、感知的泛在互联成为可能,实现电力信息传感设备与通信信息资源结合,将传统电力生产、 传输、消费的所有环节信息化,推动电网与互联网深度融合。

国家电网计划到 2021 年初步建成泛在电力物联网,到 2024 年建成泛在电力物联网, 全面实现业务协同、数据贯通和统一物联管理,全面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能源互联网 生态圈。

5G 的高带宽、低延迟和高可靠的特性,将为电网的配电自动化、精准负荷控制、用 电信息采集和分布式能源等提供可靠的虚拟专用网络支持,并对各用户单元提供定 制服务。相比自建光纤专网,使用 5G 网络可以大大降低成本。根据国家电网 2019 年发布的《十月份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情况》,新能源云完成内部运行管理、消纳能 力计算等功能已在宁夏公司试点上线运行。源网荷储 6 个试点项目投运,共计接入 负荷 9 万千瓦,用户能效平均提升 15%-25%,效果良好。

从 2009 年研发 LTE 电力无线专网开始,国家电网就已经开始了在泛在电力物联网 领域的研究和探索。根据国网电科院的数据,截至 2018 年 9 月,全国已有 11 个省 市公司建设了一定规模的电力无线专网,接入了 22 类业务,对业务支撑效果良好。 到 2018 年底,国家电网接入的终端设备超过 5.4 亿只,采集数据日增量超过 60TB, 覆盖用户 4.5 亿户。按照国家电网规划,预计到 2025 年接入终端设备将超过 10 亿 只,到 2030 年将超过 20 亿只。

5、云计算:传统软件厂商加速转型 SaaS 服务

5.1 全球云计算产业快速发展

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数据,2018 年以 IaaS、PaaS 和 SaaS 为代表的全球公有 云市场规模达到了 1363 亿美元,同比增长 23.01%,预计未来几年的增长率在 20% 左右,到 2022 年市场规模将超过 2700 亿美元。从细分市场来看,IaaS 市场扩张最 快,2018 年规模达 325 亿美元,同比增长 28.5%;PaaS 市场规模较小,近些年保 持稳定增长,2018 年规模达 167 亿美元,同比增长 22.8%;SaaS 市场规模最大, 增速逐渐放缓,2018 年规模达 871 亿美元,增速 21.1%。

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数据,2018 年我国云计算整体市场规模达 962.8 亿元, 同比增长 39.2%。其中,公有云市场规模达到 437 亿元,同比增长 65.2%,预计 20192022 年仍将处于快速增长阶段,到 2022 年市场规模将达到 1731 亿元;私有云市场 规模达 525 亿元,同比增长 23.1%,预计未来几年将保持稳定增长,到 2022 年市场 规模将达到 1172 亿元。我国公有云与私有云整体市场规模同比增速均显著高于全球 平均水平,反映了我国云计算市场发展的强劲势头。

5.2 云计算各细分领域全球展望

云计算产业链有多个细分领域,我们建议未来主要关注:服务器、IaaS、PaaS、SaaS 等细分领域。

服务器市场有望在 2020 年迎来拐点

服务器主要由 CPU、存储器等元器件组成,为下游的应用提供数据的分析、处理、 存储和管理等功能,是实现云服务的硬件基础。

IaaS 提供商作为服务器产业的下游,其财务数据中的资本支出变化情况对于服务器 行业发展情况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我们选取全球性互联网巨头亚马逊与谷歌作为 代表,梳理了近年来两家公司的资本性支出的变化情况。

通过观察历史数据,云服务主要厂商的资本性支出增速变化与服务器出货量具有一 定相关性,2013-2017 年下游厂商资本开支增速变化一般比服务器出货量增速领先 2-3 个季度,2018 年两者基本保持同步。

服务器市场中 X86 服务器占据了 90%以上的份额,根据 IDC 的数据,2019 年上半 年中国市场 X86 服务器出货量同比出现下滑。我们认为未来服务器出货量有望迎来 拐点,主要是因为在 5G 逐步商用化的背景下,未来数据传输效率与数据量将同步上 升,因此所需要的数据处理能力、存储空间也将越来越大。观察主要 IaaS 服务厂商 的财务数据,可以发现2019Q3 资本开支同比增速实现由负转正,需求端有望在 2020 年出现回暖。

浪潮信息是国内主要的服务器提供商之一,服务器业务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 90% 以上,公司未来的成长性与服务器未来需求变化息息相关。依托公司不断创新的商业 模式,未来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有望进一步提升,此外已经在全球 120 多个国家和 地区有业务布局,在美国、欧洲、韩国、日本等区域市场增长十分迅速,未来持续成 长可期。

国内 IaaS 市场仍将快速成长

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数据,2018 年全球 IaaS 市场规模达到了 325 亿美元,增速为 28.46%,预计未来几年市场增长率将超过 26%,到 2022 年市场份额将增长 到 815 亿美元。2018 年,我国 IaaS 市场规模达到 270 亿元,同比增长 81.8%; PaaS 市场规模为 22 亿元,同比增长 87.9%;SaaS 市场规模 145 亿元,同比增长 38.9%。我国 IaaS 市场份额方面,阿里云、腾讯云、天翼云占据公有云 IaaS 市场份 额前三。

全球 SaaS 市场稳健增长

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数据,2018 年全球 SaaS 市场规模达到 871 亿美元,增 速为 21.14%,预计 2022 年增速将降低至 13%左右。其中,CRM、ERP、办公套件 仍然是主要的 SaaS 服务类型,占据了 3/4 的市场份额,商务智能应用、项目组合管 理等服务增速较快,但整体规模较小,预计未来几年 SaaS 服务的市场格局变化不 大。

PaaS 体量较小,未来有望保持高速增长

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数据,2018 年全球 PaaS 市场规模达 167 亿美元,增速 为 22.79%,预计未来几年复合增长率将保持在 20%以上。其中数据库管理系统虽然市场占有率比较低,但是随着大数据应用的发展,用户需求明显增加,预计未来几年 将保持高速增长,年复合增长率将超过 30%,到 2022 年市场规模将达到 126 亿美 元。

5.3 中国云计算市场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2019 年 5 月 5 日,国家网信办在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发布的报告显示,我国 信息化整体发展水平持续提升,数字经济发展迅速,2018 年数字经济的规模达到了 31.3 万亿,占 GDP 的比重达到了 34.8%。据中国信通院测算,2020 年中国数字经 济规模将超过 32 万亿元,占 GDP 比重 35%,到 2030 年,数字经济占 GDP 比重将 超过 50%,全面步入数字经济时代。

目前我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云计算 产业发展程度与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根据 2019 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中 国云计算产业发展白皮书》,2018 年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仅相当于美国云计算市场 的 8%,与同期中国 GDP 已达到美国 GDP 的 66%的现状差别显著。

麦肯锡的数据显示,2018 年,美国企业上云率已经达到 85%以上,欧盟企业上云率 也在 70%左右,而根据中国电子学会等组织和机构的不完全统计,2018 年,中国各 行业企业上云率只有 40%左右,在数字经济核心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还有较长的路要 走。

未来伴随着我国政府与企业在业务创新、流程重构、管理变革等方面不断加大力度, 以及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需求的提升,政府与大型企业的上云步伐将进一步 加快,根据《中国云计算产业发展白皮书》,预计到 2023 年我国政府与大型企业上 云率将超过 60%。

5.4 国内 SaaS 业务处于快速发展通道

传统软件的销售采取许可证模式,客户一次性向软件厂商支付相关费用,后续可能会 支付少量的运维服务费。SaaS 模式下,软件厂商可以将应用软件统一部署,客户通 过互联网方式按需订阅所需软件服务。站在全球角度来看,欧美软件厂商在 SaaS 服 务方面领先于国内企业,以欧美企业为标杆,国内传统软件厂商积极推进云化转型。 从云化进展来看,国内 SaaS 市场中 ERP 等厂商以及专用型软件厂商正在积极推进 云化转型,其他管理软件云化进程相对较慢。

通用型 SaaS 厂商积极云转型

通用性SaaS服务提供商为各行业的客户提供通用的企业管理服务,主要包括ERP、 CRM、协同 OA 等。

通用型 SaaS 公司中可以重点关注用友网络和金蝶国际。用友网络 2017 年起相继发 布 U8 Cloud、NC Cloud、Yonsuite 等云 ERP 产品,开启 3.0 时代。目前用友的云 服务业务保持了良好的增长势头,有望助力公司实现战略转型。

专业型厂商依托海量客户,升级商业模式

专业型 SaaS 服务提供商为特定行业客户提供专业化的软件服务,通常行业集中度 与市场渗透率较高,具有代表性的行业龙头厂商如:建筑行业的广联达、酒店餐饮零 售行业的石基信息等。

广联达是国内领先的数字建筑平台服务商,立足建筑产业,围绕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 为客户提供信息化/数字化软硬件产品、应用解决方案及相关服务。公司专注于建筑 信息化行业超二十年,业务领域已由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的招投标阶段拓展至设计 阶段和施工阶段。公司在全球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海量客户,累计为二十余万家 企业和百余万产品使用者提供专业化服务。公司积极扩展业务领域、不断完善和升级 产品及服务,目前拥有工程计价、工程算量和工程信息三条产品线。从 2015 年成功 发版云计价产品开始,公司逐步推动云转型,收费由 License 模式升级为订阅模式, 同时不断推出各类增值服务,不断提升 ARPU,引领国内软件行业发展趋势。

石基信息成立于 1998 年,从成立之初的酒店信息管理系统集成商发展成为横跨酒 店、餐饮、零售等消费行业的龙头软件厂商,目前在国内星级酒店信息管理系统市场 与大型零售业信息管理系统市场中市场占有率约为 60%-70%。公司正在积极推进云 化转型,新一代的云 POS 产品已经获得数家国际酒店集团认证成为其下一代云餐饮 管理系统。同时,正不断完善新一代云 PMS 产品,有望在未来打开国际市场,参与 全球市场竞争。

5.5 云+AI+5G 深度融合,云端软件开发成为主流

云+AI+5G

当前人工智能发展如火如荼,是激发企业创新发展的动能之一,但是由于人工智能独 立开发难度大、成本高,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工智能的落地进程。云计算作为当前数 字化建设的重要基础,也成为了很多新型科技应用落地的重要渠道,当前国内各个厂 商在智能云市场进行了积极布局,实现了智能化应用开发平台服务的搭建,降低了企 业智能化转型门槛,同时在行业层级实现了用户行为分析等应用场景。当前 5G 加速 商业化,推动了互联网领域的流量增长,这对云+AI+5G 的深度融合也提出了新的要 求,为云计算带来了新的发展动能。

云端软件开发成为主流

云端开发成为软件行业主流。传统的本地软件开发模式资源维护成本高,开发周期长, 交付效率低,已经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创新发展。通过采用云端部署开发平台进行软件 全生命周期管理,能够快速构建开发、测试、运行环境,规范开发流程和降低成本, 提升研发效率和创新水平,已逐渐成为软件行业新主流。

6、医改推动医疗信息化行业快速发展

受政策利好持续释放、医院内生管理需求、IT 技术革新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国内医 疗信息化行业近年来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推动一批优质的上市公司快速成长。根据 IDC 的数据,2021 年我国医疗信息化市场规模有望达到 469.09 亿元,2016-2021 年 的 CAGR 约为 10.10%。其中,软件和技术服务市场规模占比不断上升,软件增长最 快,CAGR 达 18.38%,技术服务的 CAGR 为 15.31%,均超过医疗信息化整体市场 的复合增速。

医疗信息化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医院内的医院管理系统、电子病历系统、临床信息系 统、互联网医院系统等,医院外的区域卫生系统、医保局信息系统等。各领域受政策 影响,推进速度和规模有一定的差异。

6.1 电子病历:时间节点清晰,建设目标明确

国家在政策上大力支持电子病历发展,行业迎来大发展。2018 年 12 月 7 日,国家 卫生健康委员会印发了《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评价管理办法(试行)》和《电 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评价标准(试行)》,将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划分为 9 个 等级,同时要求:到 2019 年,所有三级医院要达到分级评价 3 级以上,即实现医院 内不同部门间数据交换;到 2020 年,所有三级医院要达到分级评价 4 级以上,即医 院内实现全院信息共享,并具备医疗决策支持功能,二级医院要达到分级评价 3 级 以上。

电子病历市场空间测算:目前,我国医院电子病历整体应用水平仍然较低,随着电子病历快速发展,市场潜力巨大。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目前我国三级医院电子病 历的平均水平约在 2.11 级,二级医院为 0.83 级。伴随着政策在医院的不断落实,预 计到 2022 年我国电子病历在三级医院的渗透率将达到 90%左右,二级医院渗透率 超过 60%,一级医院超过 40%,接近美日等发达国家水平。

根据我们的产业调研及剑鱼标讯的招投标数据,三级医院建设电子病历系统平均需 要约 500 万元,二级及以下医院平均约 200 万元,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在今年 5 月份发布的《2018 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我国目前有三级医院 2548 个,二级医院 9017 个,一级医院 10831 个,分别按照 90%、60%、40%的渗透率, 以目前全国医院的数量来算,我国电子病历的市场规模约为 309.51 亿元。

6.2 DRGs:试点进行中,系统建设高峰有望到来

DRGs 付费制度改革一直被认为是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重点。从国际上来看,DRGs 在美国已经运行了近 40 年,经验较为成熟,虽然也有一些问题,但成绩更为显著。

之前,国内 DRGs 一直缺乏实质性推动。2019 年 5 月,国家医保局正式发布 DRGs 试点城市名单,共计 30 个城市,包括 4 个直辖市和 26 个地级市,从地理位置来看, 除西藏外,各省份均有 1 市为试点,覆盖全国;从行政级别来看,有省级城市、副省 级城市以及普通地市;从经济水平来看,既有发达地区,也有中等和欠发达地区。 2019 年 10 月,国家医保局发布了《国家医疗保障 DRGs 分组与付费技术规范》和 《国家医疗保障 DRGs(CHS-DRGs)分组方案》,提出:2019 年医保局完成顶 层设计,2020 年全国试点城市模拟运行,2021 年 DRGs 实际运用。

DRGs 医院端市场空间测算:根据剑鱼标讯的招投标数据,三级医院 DRGs 系统建 设的平均费用约 100 万元左右,一、二级医院平均约 50 万元左右。根据国家卫生健 康委员会发布的《2018 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假设到 2021 年实现 DRGs 实际运用的目标,则 DRGs 的市场空间有望达到 124.72 亿元。

6.3 医保局信息平台:各省市医保系统有望在 2020 年全面展开建设

伴随着国家医保局信息平台招标的落地,各地医保 IT 系统建设有望陆续展开,新医 保 IT 建设市场有望全面启动。国家医保局在今年 6 月 27 日发布信息,到 2020 年我 国将建成统一的医保信息系统,建设任务已经比较明确。建成后,全国参保居民将使 用全国统一的医保电子凭证,查询个人医保信息、医保参保关系转移接续、异地就医 结算也将会更加的快捷方便。10 月 8 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印发医疗保障定点 医疗机构等信息业务编码规则和方法的通知》 ,标志着由国家医保局主导的 15 项医 保信息业务编码标准已全部完成。

国家医保局医疗保障信息平台招标落地,中标企业先发优势明显。今年 5 月 7 日, 国家医疗保障局正式公布医保信息平台建设工程业务应用软件采购项目(第 7 包-第 9 包)中标结果,随着本次招标正式落地,国家医保局信息系统建设招标全部结束, 正式进入建设阶段。根据国家医保局的要求,到 2020 年,我国将建成统一的医保信 息系统,省市级的系统建设将在 2020 年全面展开。各中标公司有望借力在后续省市 级医保 IT 建设大潮中占得先机。

医保局信息平台市场空间测算:不考虑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省, 我国大陆地区目前有 31 个省级行政区域,293 个地级市。根据我们的产业调研,结 合国家医保局系统建设中标总金额,我们假设建设一套省、市级医保信息平台的价格 在 1000 万元左右,同时假设 2020 年完成全部建设目标,那么医保局信息平台在 2020 年的市场空间有望达到 32.4 亿元。

6.4 互联网医疗:运营规则基本确定,高成长可期

传统医疗模式和互联网医疗正在走向融合,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可望走向远程化、互 联网化。我国互联网医疗正向互联网医院方向转型,从发展历程来看,可以划分为 PC 互联网的 1.0 阶段,以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 2.0 阶段,目前处于 2.0 阶段向 3.0 阶段 的过渡期,3.0 阶段意味着向互联网医院方向完全转型。

互联网医疗的发展形态和运营规则基本确定,高成长可期。2019 年 6 月国务院办公 厅发布的《关于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2019 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提出,国家医保局负责制定互联网诊疗收费和医保支付政策,需在 9 月底前完成。8 月 30 日 下午,《关于完善“互联网+”医疗服务价格和医保支付政策的指导意见》在国家医保 局官网对外公布。在医保支付方面,指出:定点医疗机构提供的“互联网+”医疗服 务,与医保支付范围内的线下医疗服务内容相同,且执行相应公立医疗机构收费价格 的,经相应备案程序后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并按规定支付,属于全新内容的“互联网+” 并执行政府调节价格的基本医疗服务,由各省级医疗保障部门按照规定,综合考虑临 床价值、价格水平、医保支付能力等因素,确定是否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数据,2009 年到 2017 年我国互联网医疗市场规模从 2 亿元 激增至 325 亿元,CAGR 高达 89%。目前互联网医疗产业链已逐步成形,在线挂号 及问诊企业已从流量争夺进入到了医疗资源扩张的比拼阶段,伴随着《关于完善“互 联网+”医疗服务价格和医保支付政策的指导意见》的出台,行业有望保持快速增长 的势头。预计 2017-2020 年市场增速将维持在 41%左右,到 2020 年我国联网医疗 市场规模有望达到 900 亿元。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数据,2016 年我国互联网医院的数量为 36 家。在 2019 北京 国际远程医学高峰论坛上,国家卫健委统计信息中心主任张学高表示,截至 2019 年 10 月份全国已有 269 家互联网医院,“互联网+医疗健康”的政策体系基本建立,行 业发展态势良好。

互联网医院产业生态逐步完善,外延逐渐扩大。随着互联网医院的发展,已经超出早 期挂号预约、在线咨询的初步阶段,相比较《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中规定 的部分常见病、慢性病复诊和“互联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如今的互联网医院不 断延伸、拓展,逐步完善出了一个完整的产业生态,市场空间在这个过程中也获得了 很大的增长。

今年以来,多地加快推进省级互联网医疗服务监管平台的建设,这是审批互联网医院 的前置条件。今年 4 月初,国家卫健委发布信息,已有山东、浙江、广东、四川、云 南、宁夏建成了省级互联网医疗服务监管平台。此后,据公开报道,海南、上海、辽 宁、黑龙江、江苏、福建等省份也发放了互联网医院牌照,意味着这些省市的监管平 台也已建成。

7、 IT 赋能金融创新

根据金融稳定理事会的定义,金融科技是指通过技术手段推动金融创新,形成的对金 融市场、机构及金融服务产生重大影响的业务模式、技术应用以及流程和产品。目前 科技企业主要为监管机构与金融机构在客服、风控、营销、投顾和征信等领域提供新 技术服务。

根据原生背景和商业模式的不同,可以将金融科技市场的参与者分为:金融 IT 公司、 科技生态公司、互联网金融服务公司以及金融科技子公司等。其中金融 IT 公司通常 通过服务外包或者技术输出的形式为金融机构提供信息化的产品或服务;科技生态 公司往往依托互联网平台切入金融服务领域;新型金融服务公司依托新兴技术手段 或者差异化的客户定位切入到某一特定的金融服务领域;传统金融机构的科技子公 司,前身为传统金融机构的科技部门,以对内服务为主。

当前金融 IT 板块上市公司的下游客户主要以券商、银行、基金、保险等金融机构为主,典型的包括:以恒生电子为代表的证券基金 IT 企业、以长亮科技为代表的银行 IT 企业、以同花顺为代表的面向个人用户的互联网企业、以东方财富为代表的平台 型企业、以中科软为代表的保险 IT 企业等。

7.1 金融 IT 发展概况

金融企业的 IT 支出主要有硬件、软件与解决方案等两个方向。金融客户的 IT 需求可 细分为业务创新需求、监管变化需求以及交易规则变化需求等,其中业务创新需求往 往与新技术的应用与新产品的推广相关;监管变化需求指由于相关政策变动引起的 新系统、新模块的建设需求;交易规则变化需求指由于交易方式、规则产生变化所引 起的业务流程升级与新增需求。近年来,我国不断加速金融业对外开放步伐,不断加 大对于金融科技领域的支持,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金融 IT 企业受益明显。

7.2 受益于政策推动,各细分领域需求持续释放

证券基金 IT

面向证券基金的金融 IT 企业主要向证券、基金等机构提供投资交易、托管结算与代 理支付、多账户组合分析、流动性管理等的解决方案。当前,券商经纪业务佣金收入 占比逐步下滑,但仍然是券商重要的收入来源,未来经纪业务将逐步向财富管理、综 合性交易服务等转变,将催生对于交易结算、融资融券、风险管理、交易分析等服务 的一揽子解决方案的需求。在金融业对外开放的背景下,现有的外资券商将针对业务 的变化进行现有系统的更新;未来新进入外资券商需要进行全面的金融系统建设。同 时随着资管新规的逐步实施,银行理财子公司也将产生对资管相关 IT 系统的新需求。

2019 年 6 月 1 日《证券基金经营机构信息技术管理办法》正式实施,一定程度上加 速了相关机构在金融科技领域的建设步伐,资管机构在投研、营销等业务系统方面的金融科技投入进一步加大,行业龙头恒生电子今年以来先后与华宝基金、西部利得基 金等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其提供解决方案、打造投资交易平台。

银行 IT

面向银行的金融 IT 企业主要向银行提供 IT 解决方案等服务,银行市场是我国金融市 场中占比最大的部分。当下金融行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在不同类型竞争对手的冲击 下,以银行为主的金融机构将致力于不断提升自身服务水平与产品创新能力来确保 自身的市场份额与地位,信息化建设尤为重要。当前我国银行业对于软件与信息服务 的需求依然旺盛,但是不同规模的银行机构在 IT 解决方案需求方向上存在分化。规 模较大的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热衷于传统业务的数字化转型,对于传统 IT 解决方 案需求有所减少,但是移动化、互联网营销等方面不断产生新需求;区域性中小银行 更加重视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升级,是传统 IT 解决方案的主要需求方。

根据 IDC 在 2019 年 7 月 19 日发布的《中国银行业 IT 解决方案市场份额》,2018 年 我国银行业 IT 解决方案的市场整体规模达到了 419.9 亿元,同比增长 23.6%,预测 2019-2023 该市场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20.8%,预计到 2023 年我国银行业 IT 解决方 案市场规模将达到 1071.5 亿元人民币,行业龙头市场占有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保险 IT

面向保险的金融 IT 公司主要保险行业提供办理、理赔、产品管理等环节的信息化解 决方案,随着我国保险行业基础建设、数据集中、核心业务系统升级、新增保险公司 IT 建设等因素的持续拉动,我国保险行业信息化建设投入规模逐年增长。

根据 IDC 的数据,2017 年,中国保险行业总体 IT 投入规模约为 225 亿元,较 2016 年增长 12.2%,其中硬件的投资仍占有较高的比例,硬件设备(包含网络设备)的投 资总和为 157 亿元,占总体 IT 投资的 69.78%;软件和服务的投资总和为 68 亿元, 占总体 IT 投资的 30.22%。根据 IDC 的预测,2021 年中国保险行业 IT 解决方案(包 括软件和服务)的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 146.52 亿元,2017-2021 年的 CAGR 约为 22.35%。中科软是我国保险 IT 龙头, 2018 年在保险核心系统市场占有率为 37.3%,在未来保险行业快速发展、保险行业 IT 投资额稳步上升、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的 背景下公司有望迎来黄金发展期。

7.3 行业未来发展展望

金融云

据 IDC预测, 2019年我国金融云解决方案市场规模高速增长,有望达到 9.3 亿美元, 2019-2023 年中国金融云解决方案市场复合增长率为 40.2%,2023 年市场规模有望 达到 35.9 亿美元。

目前金融云解决方案市场有三类参与者,分别是传统云服务商、金融系科技子公司以 及传统金融 IT 公司三类,目前传统云服务商与传统金融 IT 公司占据领先位置,在金 融科技相关政策陆续出台以及技术革新的背景下,金融云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发展方 向。

传统金融 IT 企业积极谋取金融牌照

传统金融 IT 企业基于长期的金融 IT 服务实践,拥有先天性的金融科技应用优势且熟 知金融行业运作方式,可以通过收购、参股、申请成立子公司和引入投资的方式获取 金融牌照,向金融领域跨界转型。随着传统金融 IT 企业的金融化转型,其与传统金 融机构“科技+牌照”的双向合作成为趋势。

8、自主可控产业链逐步成熟,行业有望加速成长

8.1 政策是驱动自主可控产业发展的关键

自主可控包括两方面内容,分别是科技发展方面的自主创新与信息安全方面的安全 可控。2013 年棱镜门事件之后,自主可控受到了国内各方面的高度关注。中美贸易 摩擦以来,关键技术、关键科技自主可控的重要性愈发凸显。今年 10 月 8 日,美国 将海康威视、科大讯飞等 8 家中国科技公司加入到实体清单,试图对相关零部件与 技术进行限制。我们认为,这将进一步加速我国自主可控全产业链的发展和完善,相 关产业的发展速度将更上一个台阶。

从国家层面来看,关键核心技术的发展与科技创新的主动权、发展的主动权息息相关, 在技术应用层面则事关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等,自主可控具有很高的战略价值。 从企业角度来看,如果核心产品相关零部件的国产化水平较低,则在特殊时期将对企 业的正常生产经营产生极大影响,具有被“卡脖子”的隐患。自主可控是我国科技领 域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相关企业将迎来环境与政策等方面的利好,有利于企业未来 快速发展。

自主可控产业链涉及多个细分领域,需要解决不同系统之间的兼容性等问题。2016 年3月,安全可靠技术和产业联盟成立,由24家从事安全可靠软硬件关键技术研究、 应用和服务的单位发起建立,2019 年 1 月更名为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安全 可靠工作委员会。安全可靠工作委员会主要开展我国安全可靠技术领域的宏观战略 研究以及不同技术细分领域的标准细则制定等工作,是我国自主可控生态发展的重 要抓手。

从 IT 基础设施到应用软件的全面自主可控是我国 IT 产业稳定发展的保障,目前行业 内的关注点集中在硬件方面有整机上游的重要零部件(如:芯片等)的国产化替代, 以及相关的整机厂商的发展机会;在软件方面主要有操作系统、办公软件等的国产化 替代。

8.2 各环节从“可用”走向“好用”

芯片

CPU 是计算机行业底层硬件的核心组件,目前国产化 CPU 芯片主要有:飞腾、龙 芯、兆芯、申威、华为麒麟等。CPU 芯片的自主可控主要聚焦在三点:一是 CPU 研 制单位是否符合安全保密要求,二是 CPU 指令系统是否可持续自主发展,三是 CPU 核心源代码是否是自己编写。

整机

在硬件方面,自主可控主要关注 PC 与服务器的国产化。整机厂商可以对软件厂商的 产品进行预装,如果未来整机采购量进一步上升,将进一步凸显整机厂商作为国产化 产品综合体的地位。我们认为在整机国产化这一领域,中国长城值得关注,公司 1997 年上市,专注于信息安全产品、云计算解决方案与计算机电源研发,是目前自主可控 整机的主要供应商,在未来自主可控加速推进的背景下有望实现整机销售放量增长, 未来业绩可期。根据公告,为了充实核心关键技术、完善业务结构和优化产业链,提 升公司在信息化生态体系建设中的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公司拟向华大半导体收 购其所持有的天津飞腾 13.54%股权、向中国振华收购其所持有的天津飞腾 21.46% 股权,收购完成后,将持有天津飞腾 35%的股权。

操作系统

我国自主可控操作系统主要是以 Linux 开源操作系统为基础二次开发的操作系统, 与飞腾、龙芯、申威等国产 CPU 以及阿里云等云计算平台兼容。目前主要有:中标 麒麟操作系统、银河麒麟操作系统、中科方德操作系统、优麒麟操作系统、深度操作 系统等,从公开信息资料来看,各个操作系统都有自己的优势,都在逐步搭建自己的 生态体系。

银河麒麟操作系统主要分为服务器版本和桌面版本。银河麒麟服务器操作系统是在 “863 计划”和国家核高基科技重大专项支持下,研制而成的高安全、高可靠、高可 用国产操作系统,已经在国防、军工、政务、电力、航天、金融、电信、教育、大中 型企业等行业或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支持以 Oracle、DB2、MariaDB、MySQL 为代 表的国际主流数据库,以及以达梦、金仓、神通、南大通用、上容为代表的国产数据 库,支持以 Weblogic、WebSphere、Tuxedo、JBOSS、Tomcat 为代表的国际主流 中间件,以及以东方通、中创、金蝶为代表的国产中间件。银河麒麟桌面操作系统是 软硬件兼容性最好的国产桌面操作系统,拥有绚丽的人机交互界面,友好易用,用户 十分钟便可轻松掌握。银河麒麟桌面操作系统主要面向电子办公、家庭生活、个人娱 乐。

武汉深之度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 2011 年,是专注基于 Linux 的国产操作系统研发与 服务的商业公司,以提供安全可靠、美观易用的国产操作系统与开源解决方案为目标, 拥有操作系统研发、行业定制、国际化、迁移和适配、交互设计、支持服务与培训等 多方面专业人才,能够满足不同用户和应用场景对操作系统产品的广泛需求。作为国 产操作系统生态的打造者,深度科技不但与各芯片、整机、中间件、数据库等厂商结 成了紧密合作关系,还与 360、金山、网易、搜狗等企业联合开发了多款符合中国用 户需求的应用软件。公司产品已通过了公安部安全操作系统认证、工信部国产操作系 统适配认证、入围国管局中央集中采购名录,并在国内党政军、金融、运营商、教育 等客户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2019 年 5 月,中国电子集团、深之度科技、诚迈科技、中兴新支点签署合作协议进 行 UOS(Unity Operating System)统一操作系统的研发及推广工作。

根据中国软件的公告,2019 年 12 月 2 日,公司与子公司中标软件有限公司、天津 麒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及两公司的其他各方股东签署投资意向协议书,各股东方以 各自在中标软件和天津麒麟的出资,按照相应净资产评估值作价,出资设立新公司, 原各股东成为新公司的股东,中标软件和天津麒麟成为新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新公司 专注于国产操作系统的研发、销售、服务等相关业务,使用统一的自主品牌,其国有 控股和上市公司子公司定位不变。

办公软件

目前我国办公软件市场国产化主力为金山办公,2019 年 11 月 18 日,金山办公在科 创板成功上市,公司主营 WPS 系列办公软件产品,同时为用户提供基于公司产品以 及相关文档的增值服务与互联网广告推广服务,目前 WPS Office Linux 版本已经全 面支持国产整机平台与国产操作系统。

2019 年 3 月,公司主要产品月度活跃用户数(MAU)超过 3.28 亿,其中 WPS Office 桌面版月度活跃用户数超过 1.32 亿;WPS Office 移动版月度活跃用户数超过 1.87 亿;WPS Office 移动版已覆盖全球超过 220 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 Google Play、 中国 App Store 的办公软件应用市场中排名前列,并持续保持领先地位。公司在国内 政企领域优势明显,政府端已覆盖 30 多个省市自治区政府、400 多个市县级政府。 截至 2019 年 3 月底,世界 500 强中的 120 家中国企业,公司已服务 69 家;国内 96 家央企中,公司所服务的客户已达 82 家;特别在金融行业,全国五大国有商业银行 均为公司客户,在 12 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公司所服务的客户已达 11 家, 未来有望进一步提升占有率。

8.3 产业空间测算

以下测算,主要依据公开数据和我们产业调研的数据,同时进行合理假设,结论仅供 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中国工程院倪光南院士在 2018 年 8 月《从中美贸易摩擦看科技自主创新的机遇与挑 战》的演讲中提到:全国党政机关的办公 PC 约有 2000 万台。我国 2016 年底公务 员约 719 万人,假设到现在公务员人数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基于以上数据,我们假 设:党政机关办公 PC 国产化替代规模为 1400 万台(70%替换率),乐观情况下有 望达 2000 万台(100%替换率),悲观情况下为 800 万台(40%替换率) 。同时,我 们假设到 2022 年完成替换,中性情况下 2020-2022 年替换规模分别为:400 万台、 600 万台、400 万台。

价格方面,我们在剑鱼标讯等查询到的中标情况以及在部分网络商城的价格如下:银 河麒麟服务器操作系统(标准版)V4 价格约为 7800 元,中标麒麟桌面操作系统软 件 V7.0 价格为 1013 元,WPS Office 2016 专业版为 599 元等,再结合草根调研得 到的相关资料,我们对 PC 及服务器的基础软硬件的国产替代价格做出估算:PC 单 机均价约为 10000 元,服务器单机均价约为 40000 元。根据我们产业调研的数据, PC 和服务器的采购比例约为 10:1。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对基础软硬件的国产替代市场空间做出预测:中性情况下,20202022 年的替代规模分别为 560 亿元、840 亿元、560 亿元,在乐观或悲观的假设下, 替代规模具有一定幅度的上下波动。

9、政策驱动网络信息安全行业持续快速成长

9.1 乘政策东风,行业需求加速释放

全球信息安全威胁事件频发,网络信息安全成为重要目标。近年来,随着各类网络攻 击和犯罪现象持续增长,形势日益严重,驱动信息安全行业的高速发展。从国内市场 来看,信息安全的主要客户包括党政军、金融、交通、能源、银行、教育等一系列重 要行业。伴随着我国一系列网络信息安全政策的颁布,客户对安全愈加重视,受下游 需求及政府政策的推动,我国信息安全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在市场需求方面,政府、 通信、金融、能源、军队等仍然是信息安全企业关注的重点行业,证券、交通、教育、 制造等新兴市场需求强劲,为信息安全产品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在产品结构方面,信息安全产品种类日益丰富,网络边界安全、内网信息安全及外网信息交换安全等领 域全面发展。

网络安全上升为国家战略,政府密集出台法律法规与监管要求。

根据赛迪顾问的数据,2018 年中国网络信息安全市场规模达到 495.2 亿元,同比增 长 20.9%,增速远超全球增速。预计到 2021 年将达到 926.8 亿元,2018-2021 年 CAGR 达 23.24%。

9.2 安全服务市场高增长,龙头公司积极布局

常见的安全需求主要包括外部要求和内部需求两方面:外部要求指客户面临来自国 家及行业合规监管要求,从而产生合规管理咨询、等级保护咨询、安全管理咨询等服 务需求;内部需求是客户信息系统在规划、设计、建设、运行的全生命周期中面临的 各项安全方面的服务需求,包括如何进行安全体系规划设计、定期开展风险评估和加 固、如何保障信息系统安全运行、紧急事件有效处置以及如何度量安全运行的情况等。 随着中国 IT 产业的快速发展,传统销售信息安全硬件产品的模式越来越难以满足客 户的复杂需求,国内网络安全行业有望向国际同行看齐,服务的占比不断提升。根据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预测,2021 年国内安全服务市场规模将达到 184 亿元,未来 三年 CAGR 有望达到 39%,安全服务占比将提升到 19.8%。

重点上市公司分析

……

(报告来源:国元证券)

获取报告请登陆未来智库www.vzkoo.com。

立即登录请点击:「链接」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