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体育运动

【赛皮】“赛东皮”已不仅仅是一个传说

文朝丈庙两相宜,

和尚不该去化齐;

教书先生查字曲,

谁不知我赛东皮。

这首充满讽刺意味的脍炙人口的诗,已流传多年。孩提时代,家母为了训诫我,曾经作为一个笑话,给我讲过。记得是在我读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本来是能得满分的语文试卷,却因为自己的粗心大意,一个错别字,而与一百分无缘。本应是算术、语文可以得双百的,但是,很明显,这次的考试成绩让家母大失所望。只是这次,母亲没有像往常一样对我严厉苛责,而是和风细雨地给我吟诵了上面的这首诗,并详细讲解了故事的细节,至今音犹在耳。

▲老可少年时的照片

这首诗,说的是苏东坡曾在某地当过知县,苏东坡异地做官走后,此地又来了一位新的知县。新官上任三把火。刚来的知县,处处锋芒毕露,显山显水,很是张扬。满眼里都是前任知县苏东坡在治理上的不足,总觉得自己比他强多了,于是命人刻了块“赛东坡”的匾,挂在了大堂之上。可谓是,春风得意,洋洋自得。一天,有两个秀才、一个和尚和一位教书先生前来击鼓告状。

新来的知县升堂一问,原来是俩秀才经过文庙,把庙门前的匾额题字,错念成文朝和丈庙,并且一路互相指责对方念错。互不服输,僵持不下,于是,他们找和尚评理。和尚一听,微微一笑,随口就说要去“化齐”,没空儿评判这官司。这时,俩秀才一听就急了,俩人上去就揪住和尚,说是和尚说错了,是“化斋”不是“化齐”。于是,他们又一起去找教书先生评理。教书先生听完他们的诉说后就乐啦,捋着胡须慢条斯理地说道:“别急,等我查查‘字曲’”。听完教书先生的话,三人又揪住先生,说是错了,是查“字典”不是查“字曲”。

老可 ■花鸟画作品

知县听了,在堂上忍不住大笑,觉得他们很呆傻。于是,就卖弄起自己的才学来。遂作诗一首:“文朝丈庙两相异,和尚不该去化齐。哪有先生查字曲?试看本官赛东……”县官眯眼瞅了匾额半天,拖着长音说:“……皮。”

一个“皮”字,泄了自命不凡的赛东坡知县的底,跟真正的东坡相比,他不过是个满嘴错别字的跳梁小丑罢了。

之前,总觉是个笑话,但是,后来随着年龄长大,生活的历练,慢慢读懂了家母的良苦用心。从此,不再浮躁,而是踏踏实实,用心治学,谦谨做人。

老可 ■花鸟画作品

手不释卷,日课书画,笔耕不辍,已慢慢养成了习惯。读的书愈多越杂,则越发现自己的无知和自身书画道行的浅薄。当然,眼界也越发开阔。突然发现,史上这种“赛东皮”们,还真的是不少。

扬州大明寺平山堂前有一株欧阳修先生手植的柳树,人们为了念及欧阳修的好,都亲切地把这棵柳树尊称为“欧公柳”。欧阳修对这棵树印象也颇深,独有情钟,多年后还写了一阕《朝中措》,其中就有一句“手钟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

后来,有位名叫薛嗣昌的地方官,也在欧公柳对面种了一棵柳树,自命为“薛公柳”。还恬不知耻地赋诗说:“欧公柳傍薛公柳,多才太守足风流。”民心如镜,德不配位,只能是韩门献丑,贻笑大方。这位姓薛的官员前脚刚走,曾经自以为是的“薛公柳”,后脚就被人给砍了,结果是成了传世的笑料。

▲老可

历史上,“赛东皮”们就从来没有消停过,个个都恬不知耻,乐此不疲,也各有千秋。宋朝时曾有一个秀才,自以为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听说欧阳修才学好,要上门比试。秀才看见一棵树,诗兴大发道:“门前一枯树,两股大丫叉。”欧阳修恰巧经过,接口道:“春到苔为叶,冬来雪是花。”

秀才不以为然,便邀欧阳修同行。看见河边的鸭子,秀才又开口作诗:“一群好鸭婆,一同跳下河。”欧阳修接口:“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后来,两人乘船同游,秀才又道:“两人同登舟,共访欧阳修。”此时此刻,欧阳修忍不住笑道:“修已知道你,你还不知修(羞)。” 只是,也不知道这位自以为是、才疏学浅、刚愎自用的秀才能否参的透欧阳修先生,这话中有话的深意。

老可 ■花鸟画作品

遗憾的是,这些头大无脑、嘴尖皮厚腹中空的“赛东皮”们,不仅生活在古代。现实生活中,他们的身影也是无处不在,各种怪相出尽,令人生厌和耻笑,不一而足。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