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荔枝FM市值大幅缩减60%,上市之初5亿美元的市值,到现在已经不足1亿美元。荔枝FM于今年1月中旬挂牌纳斯达克,领先喜马拉雅,成为万众瞩目的“在线音频第一股”。
不过好运并没有伴随荔枝FM多久,上市后除了第一天股价大涨至15.25美元,第二天开始便在下跌的路上“顺风顺水”。直到现在,荔枝FM单股股价已经只有2美元,不知它还能走多久。
业绩不佳,亏损扩大
年初上市的时候,荔枝FM还信心满满,想要借上市让公司更上新的台阶,谁知第二天就遭遇破发的尴尬,此后便一路下跌,不可收拾,真可谓是开局即辉煌,过后皆荒唐。
资本市场的触礁,源于荔枝FM惨淡的业绩。
上市后的第一份财报显示,荔枝FM一季度实现净营收3.7亿元,与上一季度的3.65亿元基本持平。但第一季度净亏损4820万元,相比于前两个季度的1140万元和2900万元,亏损明显扩大。
另外据媒体报道,荔枝FM的月付费用户占MAU的比重不足1%,用户环比增速疲软,市场增长率也呈放缓趋势。
荔枝曾乐观估计用户数目会不断增长,但艾媒咨询在《2019-2020中国在线音频专题研究报告》中指出,在线音频行业用户增速从2015年来便持续下跌。也就是说,流量瓶颈,将会是这个行业所有企业将要面临的困境。
国内长音频一直以来呈现“三足鼎立”的格局,喜马拉雅和蜻蜓FM都是荔枝FM的劲敌。
根据易观数据发布的2020年9月APP排行榜上,喜马拉雅遥遥领先,排名40,蜻蜓FM排名148,荔枝FM垫底,位列167位。
从受欢迎程度来看,荔枝FM略输一筹。
不被看好的商业模式
荔枝FM主打的互联网音频,从诞生起就和知识付费相关联。得到APP创始人罗振宇,最初就是在喜马拉雅做付费音频,后来才自立门户,如今得到也将敲响IPO的大门,证明了付费音频商业模式的可行性。
不过荔枝FM独辟蹊径,为资本市场讲的是另一个关于音频的故事。
相比于生产专业内容,荔枝FM更愿意称自己是娱乐互动和音频结合的平台,前者称为PGC平台,后者为UGC平台。显然,荔枝FM想打差异化牌,实现弯道超车。
这样做的好处是,荔枝FM前期不需要投入高昂的成本生产优质内容,只需要通过运营,让平台的用户既能生产内容,又能成为内容的受众,自给自足就可以让数据跑起来。
视频网站中B站也在早期采用这种UGC的模式,爱奇艺和腾讯则是典型的PGC平台。
但问题随之而来,一旦用户无法生产足够吸引人的内容,就很容易让平台陷入“粮草”危机。
所以当喜马拉雅和蜻蜓FM分别挖来行业大咖蔡康永和蒋勋,并创作了优质的节目后,荔枝FM几乎无招架之力。
内容供给力度不足,随之而来的就是广告收益逐渐疲软,据报道,付费和广告仅占荔枝FM营收的2%。另一方面,连B站都开始做自制剧了,说明UGC这条路的确不好走。
还能走多远?
事实上,自荔枝FM上市以来,外界就一直传来唱衰的声音,原因在于长音频相比起在线音乐、网络K歌本就属于较小众的市场。
变现难、获客难,增长空间有限是长视频付费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况且各平台经过市场长期选择后,已经逐渐趋同,内容同质化严重,所以很难说究竟谁才是行业的胜利者。
除此之外,来自跨界企业的实力也不容小觑。
诸如腾讯、字节跳动、网易、快手等巨头纷纷入场厮杀,长音频付费的头部企业全都面临巨大挑战。
归属腾讯的酷我音乐在今年4月推出“酷我畅听”,内容涵盖有声小说、故事、情感电台、综艺等。
字节跳动紧随其后,6月就上线“番茄畅听”,主打内容几乎也是网文、小说之类的长音频。
网易云音乐更是不甘示弱,长视频类内容早就铺天盖地。据爆料,快手的“皮艇”也将于不久后出世。
就在上月末,连喜马拉雅CEO余建军出席中国声音大会,都表示“耳朵经济”已经变成了“耳朵竞技”。这场仗不好打,荔枝FM必须严阵以待。
长音频市场的确存在,但要想杀出重围,建立自己的护城河实属不易。
虽不知荔枝FM还能走多久,但它无疑给长视频行业敲响了警钟,提醒那些想要进入的人,在看到诱人前景的同时,也要考虑其中的风险,否则最后只能碰一鼻子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