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9年开始,中国足球出现了多名归化球员,短短一年间,中国联赛中出现了多达11名归化球员。
归化球员的出现也引起了各种争论,很多人抨击归化球员无非就是为了赚大钱而入籍。
已经拥有中国国籍的归化球员洛国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明确表示到期后不会续约。
媒体大肆宣传他将会成为归化球员中赚钱之后跑路的第1人。还没等到世界杯,国足的归化球员们就已经完成退化了。
很多球迷很愤怒,纷纷声讨说好的“中国心”哪去了?
— 1 —
一看就像是白人的客家人。
很多客家人都认识他,虽然他没有中国血统,却会一口流利的客家话,还一直引以为豪地认为自己就是华人,从小到大一直都是一颗“中国心”,不仅说到,而且做到。
这位“华人”在东南亚很出名,名叫熊德龙,1947年出生在印度尼西亚,是一个兼有荷兰、印尼血统的孤儿。他快两岁的时候,被旅居印尼的梅州籍客家人熊如淡、黄凤娇夫妇收养。熊氏夫妇本来已有两个孩子,家境不宽裕,但他们对熊德龙视若亲生,起名寓意为“希望熊家得到一条光宗耀祖、有才有德的龙”。
熊德龙的养母没有受过正规教育,却秉承了客家人的传统,爱唱山歌,会背《增广贤文》。熊德龙就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熏陶中长大。
“ 我没有一滴中国人的血,但我有一颗百分之百的中国心和一腔百分之百的客家情,我深深地爱着我的中国……”熊德龙的传奇感恩故事于2015年被改编为电视剧《亲亲中国爹娘》,令无数观者感怀。
熊德龙怀着无比热烈的报恩之心,以自己的胆识和毅力创出了一番事业,崛起于印尼工商界,进而建立起遍布全世界的熊氏企业王国,成为饮誉国际社会的著名爱国侨领。
自1979年以来,他先后捐资数亿元人民币为中国,尤其是为世界客都梅州,兴办了40多所学校、医院和敬老院,帮助修桥、筑路、建公园和其他公共设施难于计数。
— 2 —
一个白人婆婆,这辈子都很喜欢唱粤剧。
一位来自广东开平的少爷仔,为了一个“粤剧梦想”而抱着几本曲本离家出走,海上漂了几个月去到遥远的中美洲社会主义国家古巴。
他在古巴收留了一对流落街头的母女,后来母亲嫁给了他,小女孩改名叫何秋兰。
图源:深圳市越众历史影像馆
继父一心要将心爱的粤剧传授给这位没有华人血统的养女,教她说广东台山话,四岁时就开始写中国字和唱戏。
何秋兰从小就已经从语言、文化、习俗到饮食都被彻底“汉化”了。2011年她第一次来到香港,接待的朋友问她想吃什么,她给出的答案是:白斩鸡、鸭润肠、老火汤、蒸肉饼和苦瓜。
图源:深圳市越众历史影像馆
19世纪三四十年代,古巴经济的鼎盛时期,哈瓦那被称为“小巴黎”。粤剧剧团红极一时,当年粤剧剧团的当家花旦在社会上是顶级流量明星。
但后来随着古巴经济的衰退没落,何秋兰只有为了生存而奔波劳累。粤剧不再能成为一个职业,没法养家,只能偶尔父女对唱一下。直到1996年父亲逝世前,他仍然陪女儿一起唱粤曲,粤剧和中华文化的基因,深深烙进何秋兰的灵魂里。
图源:深圳市越众历史影像馆
2009年,美国摄影家、堪萨斯大学退休华裔教授刘博智意外“发现”了这位即将80岁的古巴花旦。
2010年,古巴花旦何秋兰跟刘博智提出想要去中国,本来以为她想去中国旅游,但没想到她说的是要回去拜山,并用粤语说出继父的故乡“开平石塘里。”
历经种种困难,何秋兰回到中国,探望祖屋,祭祖,更重要的是以一种仪式感来完成继父的遗愿,为一辈子没能回故乡的养父祭拜了祖先。
献唱了爸爸教给她的第一首粤曲《卖花女》,雷声轰轰,风雨欲来,感天动地。
图源:深圳市越众历史影像馆
何秋兰与她年轻时候的剧团搭档黄美玉在佛山祖庙、在香港参与演出了粤剧,实现她们再上舞台的梦想。
图源:深圳市越众历史影像馆
没有中国血统却传承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何秋兰,80岁高龄没有放弃粤剧和祭祖的梦想,几次回国演出后,让这位高龄花旦还有她的粤剧闺蜜,都被很多中国人认识,还被拍成了纪录片在网上传播。
有兴趣可以搜寻《古巴花旦》这部纪录片看看。
— 3—
这位有意思的美国老哥们也没有中国血统,但却深深热爱着中华传统文化。
他是《空谷幽兰》作者比尔· 波特,一个受佛教经典影响,痴迷中国文化的美国作家,曾多次探访中国,在寺庙里过暮鼓晨钟的简单生活,寻找隐士和高僧的住地,有一位做庄子研究的中国台湾妻子。
他也试图追寻中国人心中千百年以来的理想世界——桃花源。
在中美两国出版了一系列阐述中国文化的著作:《空谷幽兰》、《寻人不遇》、《心经》解读等。还翻译出版了《寒山诗集》、《石屋山居诗集》及韦应物、柳宗元的诗作。
比尔· 波特是特别有意思的老顽童,他重返中国追寻苏轼、陶渊明的足迹而写的《一念桃花源》,当乘飞机经过我的故乡雷州半岛上空的时候,他翻开东坡诗集开始朗诵,因为苏东坡曾经被贬在雷州半岛呆过多时,并留下诗篇。
2008年出版的《空谷幽兰》记录了他在终南山寻找中国隐士的旅程,因为切入中国文化中最隐秘的部分而获得广泛关注。他觉得“隐士就是中国宗教方面的博士。”
从2012年开始探访中国古代41位诗人的故居和墓地。一路上,他始终带着两瓶珍贵的威士忌和三只酒杯,在每位诗人墓前虔诚敬上一杯。
老顽童比尔· 波特认为他在墓前穿越时空和这片土地上最伟大的诗人们饮酒时,似乎隔空遇见了彼此,我想起朋友云哥把喝酒称作“液体冥想”,此情此景,很是高级。
比尔· 波特也希望中国的读者在看过他的书之后,大家也可以尝试体验这样的游历,去寻找属于自己文化中的英雄。
参考资料:
饼家日杂《古巴粤伶 百年浮生录》
深圳市越众历史影像馆《古巴白人花旦与一位华人劳工的粤剧执念 | “移民”展故事集》
第一财经《美国作家比尔·波特寻遍中国,邀41位古代诗人干一杯威士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