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世界高层建筑与都市人居学会(CTBUH)近日发布的数据, 2017年全球建成的和投入使用的摩天大楼是有史以来最多的。在这些建筑中,共有144座建筑的高度达200米及以上,数量比去年增加了13%。至此,全球共有1319座这样的摩天大楼,较2016年增长12.3%,且较2000年增长402%,当时全球只有263座超过200米的高层建筑。
沙特国王和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右)/ 图片来源beopen
据英国《每日邮报》25日报道,位于红海之滨的沙特阿拉伯港口城市吉达(Jeddah),一座摩天大楼正拔地而起,这座被称为吉达塔(Jeddah Tower)的高楼建成后,将超越目前世界最高建筑——828米的迪拜哈利法塔(Burj Khalifa Tower),成为世界第一高楼,值得一提的是,这座大楼由沙特首富阿尔瓦利德王子花20亿美元所建。
图为吉达塔与其他世界知名建筑高度对比
也许是巧合,当前的沙特经济也正好处在困境中,但事实上,自从有摩天大楼以来,劳伦斯魔咒就不断得到印证:
美国纽约胜家大厦和大都会人寿大厦1907年前后落成,数百家中小银行倒闭,金融危机随即席卷全美;
1913年伍尔沃斯大厦落成,美国经济出现收缩;
1930年克莱斯勒大厦和1931年帝国大厦完工,其间纽约股市崩盘,一场大萧条从美国开始席卷全球;
1973年纽约世界贸易中心、1974年芝加哥西尔斯大厦相继摘冠,“石油危机”不期而至,美元狂跌,全球经济再陷衰退;
1997年吉隆坡双子塔楼取代了西尔斯大厦的最高纪录,亚洲发生金融危机;
台北101大楼2000年至2001年建成,高科技泡沫破灭,全球股市狂泻;
2010年迪拜塔落成后,正值轰轰烈烈的全球金融危机;
2012年伦敦的碎片大厦(Shard)获得了欧洲第一高楼的美誉后也发生了欧洲经济和债务危机。
现在,摩天大楼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在世界各地耸立起来,而大楼的背后,却藏着一个颇有点诡异的“摩天大楼魔咒”。1999年,德意志银行证券驻香港分析师安德鲁•劳伦斯(Andrew Lawrence)首度提出了“摩天大楼指数” (Skyscraper Index)即“劳伦斯魔咒”,因为他发现经济衰退或股市萧条往往都发生在新高楼落成的前后。
无论是19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还是1970年代的石油危机,抑或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都恰好有这类世界上数一数二的高楼落成。这是因为在之前的五六年,往往处在经济周期的高点。那些有了财富的人们,那些被天上掉的馅饼砸到的人们,总是希望把自己的财富和荣耀, 用一座高楼来凝固成一段历史,变成一个纪念碑。而所有的纪念碑,都是需要建筑过程的。当纪念碑建好的时候,往往经济周期的低谷又恰好到来。
图片来源cbcca
摩天大楼往往被看作是一个城市现代化的标志,但是,假如所有的城市都变成了“摩天城”,最多只是又一个曼哈顿的翻版,但结果是这一个城市不再属于原来的自己。因而,当前中国在经济强劲发展的同时,如果结合城镇化建设发展过程中因地制宜的建设有自己特色的宜居城市,那将会为21世纪的中国,留下一些经典的城市建设典范。
反观日本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为什么没有出现摩天大楼涌起攀比的现象?原因是日本实施了严格的城市景观保护措施,日本摩天大楼的建设,基本上以不破坏城市传统风貌为前提,当然还有防地震和日本航空法限制等原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