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没有圈儿】回顾2019年,有很多游戏令我们记忆犹新。但不可否认,也有很有游戏高开低走,甚至是令你捏着鼻子全程玩儿完,并且无时不刻不挑战你的每一寸神经。是的,不能让这些“骗子”轻易逃跑,我们的吐槽可以是一种发泄,但无疑也能起到推动行业进步作用,因为玩家是最有发言权的。今天就来吐槽一下2019年单机大作——最不值得玩的三款游戏。
不进则退全境2
《全境封锁2》这款游戏是系列的第二部作品,也是不如初代的典型,由育碧出品。游戏玩法方面不够丰满也就罢了,DLC品质也很难认同,初代《全境封锁》的生存模式没有合理改进,而暗区(PVP场景)更是连外挂都没有有效治理。价格方面,从当时预售的618元高价到现在19元,你无法搞清楚为何育碧总是来一出“不买就事后半送”的销售策略,不过稍加思索后:自从改进为强制全程联网时,我们就应该知道它是一款网络游戏。
问题的根本还是在游戏品质上,细节拙劣。初代所诟病的“海绵弹”问题没有很好地解决,或者干脆说官方完全没有在意。很多FPS游戏爱好者都明白这类游戏的弹道都是独一无二的,是决定游戏品质的关键因素,但总在游戏中产生一种“让子弹飞一会”的错觉(弹道延迟导致)就无语了。敌人倒地亦是如此……。而敌人跑动速度过快、狙击枪开镜黑屏等等,这些问题也是初代遗留下来的。将这些问题放在一起看,你不得不承认《全境封锁2》的诚意是零。
比起游戏性,EA更注重氪金特效
《FIFA20》也是2019年最不值得玩的游戏之一。从实况系列到FIFA系列,足球游戏一直以沉浸式互动性与沉浸式趣味性所结合,不仅肾上腺素飙升,还能给玩家一种身心愉悦的快感。足球游戏老玩家晓得当初《FIFA13》是如何改进并摆脱娱乐性,从而达到真实与娱乐“双驾马车”砥砺前行的,也正是那一年《FIFA13》销售一空,而《pes2013》销量惨淡到双眼放空……。但在之后EA(FIFA游戏厂商)似乎尝到了唯我独尊的甜头,在慢慢抢夺实况版权之后,《FIFA》系列大多以换皮为主。
很多玩家会说“《FIFA20》不是加入街头足球了吗,你还指望它给你什么惊喜?”,但如果你看过EA官方关于《FIFA20》的5000字革新,再进入游戏体验一番,一定会承认你完全感受不到任何新奇之处。而这种“新”,更多的是新的操作方式与经典球员(已退役球星)罢了。唯一能够承认的地方,也就是氪金特效的迭代,EA在这方面真的很有创意,同时也会令你深深陷入充值的乐趣之中。不得不说,从英文版《FIFA14》到去年的《FIFA20》,UT模式越来越像“炒股模拟器”,玩家喜闻乐见的投资球员,几万人民币也是大笔一挥,深不见底的氪金坑。下图是当初看到游戏专题后自己编辑的封面图,这次我给它加一个问号。
看不懂、玩不懂,你还不会不懂装懂?
而说到最后一款游戏《死亡搁浅》,我们就需要承认现如今游戏行业运作越来越商业化,游戏好不好玩不重要,重要的是宣传让更多玩家所了解还有这么一款游戏。那么凭借知名制作人小岛秀夫名气,以及麦德斯·米科尔森、诺曼·瑞杜斯、蕾雅·赛杜等大牌演员加盟,这种搅混水式的包装一款游戏自然有其受众面。如此包装,游戏质量其实已经不那么重要了。这款游戏在去年11月就被IGN给出6.8分,而IGN一直以来被玩家所诟病,认为普遍虚高。看来评分机构也不懂得《死亡搁浅》是如何“超越界限”的。
当然,为了不得罪它,也要承认《死亡搁浅》是勇于挑战的一款作品,挑战那种未验证的核心玩法而努力。但游戏圈说游戏话,对比《GTA5》这种经典游戏作品,《死亡搁浅》并没有完整逻辑,更不自洽。褒贬参半的“送快递”玩法其实并没有脱离“小岛系”,也就是鼓励玩家在游戏中避战,采取更为巧妙的方式解决眼下难题。游戏世界观很有趣,主角山姆会通过特殊方式回到现实世界,但一些过度解读的知名媒体用“解释古埃及生死观运用现代量子物理体系”来诠释就很难认同。这不外乎是灵感来源,说难听点也叫借鉴与抄袭,例如《潜龙谍影》模仿史泰龙《第一滴血》救人桥段,JOJO作者以欧美摇滚歌手给角色命名等等。总之,它不是经典大众游戏作品。小岛聪明的地方应该说是娱乐圈式的宣传,让你事后说不出游戏有多烂,也说不出它有多好。
很多出色的游戏告诉我们,将细节打磨到极致,远胜过所谓“雪莲花引擎”、高规格贴图材质模拟,以及互动性与实时动态等等。而游戏CG是令玩家看懂“这是一款怎样的游戏”的,不是故弄玄虚,挑逗玩家,直至付费后发现是一场骗局,一番两瞪眼的。之所以强调这些革新与看不懂的CG,恰恰是忽略了游戏本体的实质性内容,对其闭口不谈,这是一种毫无底气的吆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