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体育运动

【张恒源】闽清张昌龙:中国军工事业奠基者

芳草的民间古都有一所名为“思道桥”“富民北革命史”的古老高校,名为“思道桥抵抗战”。“师徒教抵抗战”在这里以“师徒教抵抗战”较少的胜利创造了很多战争奇迹,制服了敌人的法宝就是“营养组”土枪、土炮、土地雷提到了“灵两造”,这是中国军工兵器事业的创始人“灵两造”之父张昌龙33666

十都谷口村张昌龙故居

张昌龙次子张伟:

“七岁的时候就给地主放牛,11岁时跟随族亲外出沙县等地打铁补锅,靠掌握修造民间枪支“单粒快”“曲七”等传统手艺谋生,并练得一手好手艺。”

1929年底,张昌龙回乡过春节,一吴姓共产党员动员张昌龙到闽北苏区为朱德、毛泽东领导的工农红军造枪造炮。

张伟:

“因为我父亲长期受到地主老财压迫,听到了以后,心里激动不已,便决定投奔共产党!春节一过,他就率领了当地六七十人,走了600余里路,到达崇安县小溪河(坪)村。”

省璜镇革命斗争史迹陈列馆一角

省璜镇革命斗争史迹陈列馆讲解员吴春燕:

"张昌龙一行人的到来,使得初建的红色政权如虎添翼。闽北党组织开始着手建立自己的军工事业,并将张昌龙领导的几十名工人作为骨干,选址岚谷岭阳小溪坪附近的山坳里,创建了闽北第一所正规的兵工厂——“岭阳兵工厂”,生产的枪支弹药取名“岭阳造”。

取名“岭阳造”是因为当时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军掌控着著名的汉阳兵工厂,他们生产的枪支叫“汉阳造”。在岭阳兵工厂生产的枪支则叫“岭阳造”,以示能与国民党兵工厂制造的“汉阳造”相较量!

初建时期的岭阳兵工厂,各方面条件都非常艰苦,张昌龙和同志们一起采取土法上马,师傅带徒弟,实践中抓培训,很快解决全厂技术工人缺乏的问题。钢,铜,铁,锡等原材料匮乏,就一点一滴收集,积少成多,分类提炼。另一方面土法制造炼铁炉,土制大风箱,并制造了“松筒炮”“过山龙”“锡炸弹”等土制武器,硬是依靠工人两双手和简陋办法制造出一批批快枪和弹药,在阻遏敌人进攻上,发挥了积极作用。

张昌龙旧物

1930年秋,张昌龙被调往江西戈阳,先后在方志敏领导的闽浙赣兵工厂和红十军修械所工作。1932年9月,张昌龙随红十军二次入闽作战,在攻打浦城时脚部受伤,回到闽北大安养伤,1933年初,张昌龙被任命为闽北兵工厂书记兼主任,同时加入中国共产党。

吴春燕:

“在张昌龙担任兵工厂主任期间,闽北兵工厂继续得到发展壮大,生产水平快速提高,最高的时候每月可以生产步枪一千多支,手榴弹两三千枚,子弹十五六万发,成为当时闽赣边区红军武器弹药的主要供应地,为闽北红军提供了最强大的火力支持,对保卫闽北苏区作出了极大贡献。”

闽北兵工厂旧址

1934年10月,闽北苏区准备撤离大安,张昌龙带领工人,跟随红军开始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面对敌人在政治、经济、军事的全面封锁,张昌龙率领军工浴血坚持,孤军奋战。钻山洞,睡草棚,吃野菜,经受爬山越岭,断粮缺水,饥饿寒冷,生死存亡等严酷考验。

在此生死存亡之际,张昌龙凭着对党的忠诚和无比坚定的革命信念,坚持修枪造子弹,广播军工火种,重振红军军威,保证了闽北红军在极度困难的情况下,所需弹药得到补充,为迎来抗日战争胜利的曙光作出巨大的贡献。

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后,国共双方开启了第二次合作,张昌龙和他的战友们开始下山接受整编,于1938年2月离开了曾经战斗生活了7年的闽北根据地,开始转战安徽抗日战场,先后担任了新四军第三支队军需处军械所(又称修械所)所长,医院院长、协理员等职务。

省璜镇革命斗争史迹陈列馆一角

1941年1月,国民党反动派阴谋制造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陷入重围的张昌龙奋力突围,死里逃生。5月,新四军七师在安徽无为成立,建立皖江根据地,为适应形势发展,七师于同年成立以张昌龙为首的5人工作组,正式筹建七师军工生产。1943年3月,七师兵工部成立,张昌龙任部长。新四军领导刘少奇、陈毅接见他们说,我们军队的武器弹药,光靠打仗缴获是永远不够的,必须自力更生,自行制造。抗日胜利后,按照党中央部署,江南新四军北撤山东,七师军工部在张昌龙的领导下,于1946年初抵达临沂傅家庄,完成战略大转移,保存了一支比较完整的军工队伍,陈毅军长曾亲自来到傅家庄,视察军工厂车间,还听取了张昌龙的汇报,勉励他们:你们为我军的军工事业保留了不灭的火种。

张昌龙1930年初参加革命

把自己的一生无私交给了

党和人民以及他所热爱的军工事业

他那种不怕苦

不怕死

不追求名利

终身奉献的精神

将不断激励着我们奋勇向前

我们要把这种精神转化为推动工作

为民办实事的不竭动力

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