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图:足协新政引发争议的新民晚报昨晚在中国足协国家体育总局网站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推动十八条管理措施落地 规范职业联赛有序发展》。
而在此之前的24日深夜,他们做出了两个足以令中国足坛地震的决定:从今年的夏季转会起,限制高价引援;从2018赛季开始,中超中甲U23球员登场人数必须与外援登场人数相同。顿时,一石激起千层浪,对中国足协新政的各种吐槽扑面而来。突然而至的决定
5月24日晚,就在上港与苏宁的首次亚冠“中超德比”刚刚结束后,中国足协通过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调整中超中甲联赛U23球员出场政策以及关于限制高价引援的通知。
在《关于限制高价引援的通知》中,足协明确表示:“自2017年夏季注册转会期起,对处于亏损状态的俱乐部征收引援调节费用。对于有关俱乐部通过转会引入球员的资金支出,将收取与引援支出等额的费用,该项费用全额纳入中国足球发展基金会,用于青少年球员的培养、社会足球普及和足球公益活动。”
图说:足协将限制高价外援 图VCG
而另一则新政《关于调整中超、中甲联赛U23球员出场政策的通知》引发的争议更大:“从2018赛季起,中超、中甲联赛俱乐部在参加中超、中甲联赛、中国足协杯赛的过程中,各俱乐部整场比赛累计上场比赛的U23国内(港澳台除外)球员,必须与整场比赛累计上场比赛的外籍球员人数相同。”
可以说,如此重大的决定,足协并未召开讨论或听证会,而是单方面强行颁布。且不论内容如何,单单这种“粗暴”的方式就让人觉得不合理。不过,在记者就此向足协相关高层询问时,该人士有些讳莫如深地表示:“我们也只是执行者,而并非决策者。”
种种迹象表明,做出如此决定恐怕不是中国足协,而是来自更高层面。打开昨天的国家体育总局官网,能看到一篇很醒目的文章,文中提到足球引援必须回归理性,中国足球的长远发展必须从基础抓起、从青少年抓起,称“中国足协出台关于限制高价引援及鼓励俱乐部加大培养青少年足球人才力度的政策,无疑抓住了当前中国足球联赛的痼疾所在。”
图说:足协发布《关于调整中超、中甲联赛U23球员出场政策的通知》引起震惊 网络图
纷至沓来的质疑
“外援引进的限制并不是不可以执行,但要给俱乐部一个缓冲期,中国足球搞了这么多年,有哪家俱乐部敢说真正能够盈利的?”谈起新政,一名俱乐部的高层很是无奈,“如果按照这个规定执行,以后就不用签外援了,回到原先体工队的模式,每个月就发基本工资,这样可以保证短时间内马上达到不亏损,但这现实吗?”
该人士还表示,足协要限制天价引援、鼓励培养年轻球员没有错,但“一刀切”的方式实在不怎么科学。“首先,要打亚冠的球队怎么办?也都不用花力气引援?那你看看以中国球员的水准,还能不能有一支球队有竞争力?另外,这样对其他年龄段的球员非常不公平,尤其1993、1994年龄段球员,辛辛苦苦练了这么多年,生存空间几乎就没有了。还有一些年轻球员,在U23年龄段范围内能踢,过了这个年龄之后因为能力不足,又失去政策保护,同样也没有生存空间了,他们是不是在24岁就应该退役了?”他还说:“皇帝的女儿不愁嫁,这样一来U23年龄段球员肯定将超高溢价。有实力踢联赛的并不多,大家都去哄抢,有些人的身价都超过国脚了,这正常吗?”
图说:可以预见,从今年的夏季转会开始,不可能再出现重量级引援 图VCG
在与球员的交流中,不少人都表示了对新政的质疑态度。有人告诉记者:“培养年轻人是应该的,但在这样的规定下,现在的U23球员,不论能力如何,上来年薪就过百万元,上来就可以踢比赛,这样真的合理吗?23岁以上的边缘球员怎么办?一大批25岁、26岁的中生代球员怎么办?中国足球的未来,不更应该是靠他们吗?”
而一名圈内的经纪人则认为,足协等于是变相征收“引援奢侈税”,可以预见的是从今年的夏季转会开始,不可能再出现什么重量级的引援了。“不说之前,单就去年的情况来看,16支中超俱乐部里面,只有长春亚泰和延边富德处于盈利状态,其他14支球队或多或少都存在亏损。但是为了争冠或保级,今后不可能就不去引援了,等于以后要付双倍的价钱去买人,这样一来不是更加增加俱乐部的负担吗?”(记者 关尹)
图说:中国足协 网络图
【绿茵夜谈】不妨将新政先用在中甲中乙
中国足协的两大新政,犹如两颗原子弹,引起业内业外一片震惊。
应该承认,足协的新政是出于好心,为的是提倡合理使用外援,给更多本土球员尤其年轻人机会。当下,很多中超俱乐部把成绩的好坏维系在大牌外援身上,不惜天价砸钱引援,其疯狂和毫无理性的程度令全世界侧目,客观上给足协出台这些政策提供了土壤。
任何国家发展足球,都是以联赛为本,而并非国家队。若没有一个健康和正常的联赛,国家队将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现在,足协的做法有些本末倒置,为了追求国家队和国奥队出成绩,把顶级联赛变成了可以任意玩弄的试验田。
让人相当不解的是,中国足协总是对中超这样的顶级联赛动刀,却一点不限制俱乐部预备队联赛的外援数量,更任由中甲联赛的外援野蛮生长。不少业内人士就不止一次地提到过这样一个观点:真正该管的是低级别的联赛,比如中甲,完全可以规定全部由本土球员来踢,这样才能更好地为中超锻炼和输送人才,而不是彻底沦为外援决定胜负的联赛。
图说:足协推出新政出于好心,但做法有些本末倒置 网络图
可以说,如果足协把两条新政放到中甲中乙而不是中超,恐怕迎接的不会是骂声而是掌声一片。
拔苗助长的恶果之一,就是年轻球员不但不会感恩,反而会因此变得失去理智。据了解,上港的某梯队在签订合同时,那些十几岁的小孩,即便俱乐部拿出90万元的年薪,全队集体不愿在合同上签字,而是坐地起价要至少百万元。
当然,硬性规定23岁这个年龄段,其合理性本身就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23岁之前受尽保护是宠儿,那到了24岁呢?可以预见的是会马上从天堂跌入地狱,大批量下岗,毕竟能冒出头的天才是极少数。难怪有人调侃说,要一直按这个规定,年轻球员在24岁以后是不是就可以考虑退役了?(关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