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猝死”一词经常出现在新闻报道中,其中大部分原因是医院外发生心脏停搏(“院外心脏停搏”),但没有得到及时和良好的治疗。
虽然在黄金抢救期内进行有效的复苏手段,可以使一部分人暂时“起死回生”,但仍有很多患者处于昏迷状态。
有研究人员认为,对心脏骤停后昏迷患者的目标温度管理(即将人体体温降低至目标温度以减少器官组织的损伤),可以预防患者发生缺氧缺血性脑损伤[1],然而这一观点仍缺乏有力的证据。因为几乎没有研究比较低温治疗与常温治疗下患者的生存率。
近日,由瑞典赫尔辛堡医院的Nielsen医生领衔的研究团队在顶级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期刊》(NEJM)发表重要研究成果[2]。
他们通过多中心随机临床试验发现,在院外心脏骤停后昏迷的患者中,低温治疗的6个月内死亡率与常温治疗没有显著性差异。
因此,低温治疗对于院外心脏骤停后昏迷患者的预后和生存率还有待进一步探究。
论文首页
近几年,想必大家都会看到一些“某某程序员在加班中猝死”、“某某明星在参加节目中猝死”这样的新闻,这牵动了人们的心弦,“猝死”也逐渐进入大众的视野。
其实无论心源性因素还是非心源性因素,在猝死之前都会出现心脏骤停。
目前我国心脏骤停的发生率正逐年升高,并且有80%发生在医院以外,且治愈率仅为1%[3],远远低于欧美国家。
尽管经过建立人工循环与呼吸且进行心肺复苏的方法,可以使一部分人的心脏重新跳动,但是仍有患者是昏迷状态,且复苏后的一系列护理手段仍是关乎患者生命的关键策略。
目前国际上已将目标温度管理(32°C至36°C)纳入了复苏后护理方法中,来防止心脏骤停后昏迷患者发生缺氧缺血性脑损伤[4]。
不过,仍然缺少目标温度管理与患者存活率之间的关系的有力证据。
于是,Nielsen医生团队发起了这样一个多中心随机临床试验,来探究低温是否可以提高患者的存活率。接下来让我们看看Nielsen医生团队是如何进行这项临床试验的。
研究人员连续筛选了由于心脏原因或未知因素所导致的院外心脏骤停而入院的成人(≥18岁),所有患者均处于无意识状态,无法服从语言命令,对疼痛也无法作出言语反应,并且复苏后的自发循环时间超过20分钟。
从2017年11月至2020年1月共筛选入组1900例患者,最终纳入意向治疗人群为1861例。研究人员们将参与者随机分为两组:接受低温治疗(930例)和接受常温治疗(931例)。
温度干预在患者被随机分组后立即开始,低温治疗的患者使用表面或血管内温度管理装置冷却至目标温度33°C,一直保持至28小时,然后以每小时1/3度的增量重新升温至37°C。在常温治疗组,目标温度保持在37.5°C左右。
体温控制
本研究的主要结局事件是6个月内任何原因的死亡,次要结果是6个月时检测身体功能(使用Rankin量表,评分范围为0至6,其中0代表无症状,1代表无明显临床残疾,2代表轻微残疾,3代表中度残疾,4代表中度的严重残疾,5代表重度残疾,6代表死亡)。
其他的次要结果是患者在第180天之前的存活天数、出院天数、死亡-时间分析中确定的生存时间,以及与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使用视觉-欧洲生活质量五维五级问卷的模拟量表,评分范围从0到100,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的健康状况越好)。
下面,咱们就一起从数据上看看低温治疗和常温治疗的效果究竟如何。
1861例患者中有11例患者(低温组5例,常温组6例)的主要结局数据缺失(<1%)。
在6个月时,低温组925例患者中有465例(50%)死亡,常温组925例患者中有446例(48%)死亡(风险比,1.04;P=0.37)。
也就是说,接受低温治疗患者的死亡率与接受常温治疗患者的死亡率没有差异。
6个月任意原因死亡的亚组分析
此外,在6个月时,Rankin量表评分为4至6的患者中,低温组881例患者中有488例(55%),常温组866例患者中有479例(55%)(风险比,1.00)。
在功能结果的二元评估中(2019年新冠病毒爆发期间,由于管控限制所采用的二分法Rankin量表,即0至3分为“好”,4至6分为“差”),低温组918例患者中有495例(54%)功能结果为“差”,常温组911例患者中有493例(54%)的功能结果为“差”(风险比,1.00)。
由此可见,低温与常温治疗对于身体功能结果也是没有区别的。
6个月的Rankin量表评分
并且,接受低温治疗组和接受常温治疗组之间,患者的存活天数和出院天数分布相似。与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问卷模拟量表评估也显示,两组之间没有差异。
总的来说,这项临床研究表明,对于心脏骤停后昏迷的患者而言,给予低温治疗和常温治疗没有明显的区别。
我们都知道,心脏骤停复苏后仍有昏迷的可能,然而如何提高这部分患者的存活率是医生们面临的巨大挑战。
在这项随机临床试验中,研究人员们比较了院外心脏骤停后昏迷的患者给予低温治疗和常温治疗后的死亡率,令人遗憾的是,两组患者之间没有显著差异。换而言之,与常温相比,低温治疗可以改善临床症状的可能性比较低。
所以,如何提高心脏骤停后复苏的患者的生存率仍是科学家们需要探索的重大问题。
参考文献
[1] Panchal AR, Bartos JA, Cabañas JG, et al. Part 3: Adult Basic and Advanced Life Support: 2020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Guidelines for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and Emergency Cardiovascular Care. Circulation. 2020;142(16_suppl_2):S366-S468. doi:10.1161/CIR.0000000000000916
[2] Dankiewicz J, Cronberg T, Lilja G, et al. Hypothermia versus Normothermia after Out-of-Hospital Cardiac Arrest. N Engl J Med. 2021;384(24):2283-2294. doi:10.1056/NEJMoa2100591
[3] Shu Zhang. Current situation, dilemma and prospect of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sudden cardiac death in China. Special report of the 11th National Conference on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of the 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 2009.6.11.
[4] Nolan JP, Soar J, Cariou A, et al. European Resuscitation Council and European Society of Intensive Care Medicine Guidelines for Post-resuscitation Care 2015: Section 5 of the European Resuscitation Council Guidelines for Resuscitation 2015. Resuscitation. 2015;95:202-222. doi:10.1016/j.resuscitation.2015.07.018
责任编辑丨BioTal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