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来源:经济日报
不久前,某地为了让巨额投资项目落地,在极短的时间内调整了城市土地使用计划,对该项目办理了土地手续,最终确保了该项目如期开工。
尽管从项目落地后带来的经济效益看,修改规划貌似是“一笔很划算的买卖”。该项目投资额高达数百亿元,建成后年产值也高达数百亿元,同时可解决1.5万余人就业问题,并为地方带来丰厚的税收。但从长远来看,规划随意变更、反复折腾“翻烧饼”,也会增加社会成本,甚至给企业生产、群众生活造成极大不便。
这些事情的发生,反映出当地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不足,同时也暴露了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预见性不够。一些地方在编制规划时,实际调研做得不足,未能综合考量人口、资源、环境、经济、文化等因素,导致规划滞后或太超前于发展实际,甚至违背城市发展规律,不能合理确定城乡发展方向、规模和布局,最终只能是“纸上画画、墙上挂挂”。
一个城市持续健康发展,离不开一张符合发展实际的规划蓝图。规划是严肃的发展指导文件,不能再让规划随意为项目让路的事情发生了。
一方面,要不断提高规划的科学性。这是维护规划严肃性和稳定性的前提。规划编制要摒弃“长官意志”影响,剔除短期政绩算计,多听听市民诉求,科学预测经济社会发展趋势,遵循经济规律、社会规律、自然规律,综合考量人口、资源、环境、经济、文化等因素,给未来建设和发展留足空间。
另一方面,也要强化规划实施的法定性。树立“规划即法、规划如山、执法如山”的理念,规划一旦定下来,就必须维护其法定性、权威性和严肃性,确保一张蓝图管到底、建到底。要建立相关问责和考核机制,将对规划落实的跟踪督查作为干部政绩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形势的发展和时间的推移,确需调整规划的,也必须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依法进行。
同时,主政一方的地方领导干部也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要有“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和担当,保持历史耐心,发扬钉钉子精神,只有这样才能杜绝地方规划随意更改的问题。(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吴秉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