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体育运动

【吕比须 日本归化球员】日本足球的成功依靠归化了吗?聊聊有些人眼中的日本“归化”

昨天,北京主场(ID: BJ Zhuchang)追溯意大利足球创造了“外援”、“归化”的历史,提出了“归化”有毒无穷的问题。

绝大部分球迷对此都是认可的,但仍有极个别球迷提出,“看看日本,没有归化能有今天吗?”

今天,北京主场(ID:bjzhuchang)就聊聊有些人眼中的日本“归化”。

1

日本没有“归化”而我们全是“佣兵”

首先要讨论的一个问题是,日本有“归化”吗?

这个问题几乎没有人会回答“否”,对呀,日本有琉伟、吕比须、三都主等一大帮跟日本没有任何关系的巴西人代表日本比赛,他们不就是“归化”吗?这跟艾克森、阿兰这些不中不洋的,有什么区别?

对,表面上看,没区别,这些巴西人都不在日本出生,也没有日裔血统,他们都是直接从巴西改国籍为日本,然后为日本国家队效力的。

确实跟阿兰、艾克森这些东西没什么不同。

但如果这么理解,就太肤浅了。

我们翻开拉莫斯·琉伟、吕比须、三都主这些人的履历和艾克森、阿兰、阿洛伊西奥这些人的履历来对比一下,看看到底有什么不一样。

|中国的归化球员和日本的归化球员对比

您能从中看出点儿什么吗?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来,艾克森、阿兰、阿洛伊西奥这些东西跟琉伟、吕比须、三都主最大的不同在于,他们在入籍中国时个人融入中国(日本)的状态完全不同。

琉伟入籍日本前,已经娶了日本太太,并且育有儿女,结婚后5年他才拿到日本国籍。吕比须也是在日本结婚并生儿育女后5年拿到日本国籍。三都主的婚姻和生育状况网上没有查到,但三都主来日本的年龄很小,只有16岁,他在日本还读了2年高中,因此他拿到日本国籍也非常顺利。

琉伟、吕比须和三都主在拿到日本国籍之前,对日语的掌握已经非常熟练,听说读写都会,而且也融入了日本的生活,在日本组建家庭、生儿育女、读书学习。他们入籍日本,跟所谓的“归化”并不相同,而是一种“移民”。

而艾克森、阿兰、洛国富这些东西就不一样了,他们结婚、生育都不是在中国,妻子不是中国人,孩子也不是中国籍,他们入籍的时候对中文一窍不通,埃尔克森只会说几个中文词汇,但他入选中国队后,还是需要用翻译才可以跟队友们交流,阿兰和阿洛伊西奥则几乎是中文文盲。这些巴西人完全没有融入到中国的文化和生活中。

|左起:拉莫斯·琉伟、吕比须、三都主

还有一点表格中并没有体现出来,就是琉伟、吕比须和三都主的足球生涯都是从日本起步的。琉伟在巴西踢不上球,巴甲踢不上,地区联赛也踢不上,他为了追逐足球梦想,不顾家人的反对来到了日本,才成为一名职业球员。吕比须的少年时代的足球启蒙是在巴西开始的,但他在巴西球队也踢不上球,于是选择来到日本。三都主也差不多,他是作为足球交换生来到日本,然后就留了下来。也就是说,这几位巴西人的足球技术和风格,至少有一半是跟日本足球体系有联系的。

而入籍中国这些巴西人则不一样了。埃尔克森在巴西时就曾经入选过巴西国家队的大名单,阿兰、阿洛伊西奥也都是在巴甲成名。他们的足球技能是完完全全的“巴西制造”。

|中国的归化球员跟西亚的归化球员类似

更像是一群“雇佣兵”

另外,日本的这几位巴西人入籍都没有拿到经济上的补偿和奖励,而中国的这些巴西人,都是用真金白银的人民币花钱雇佣的。

所以说,很多人眼中的日本“归化”其实不是“归化”而更像是“移民”。而中国的“归化”则更接近于“佣兵”。

其实何止琉伟、吕比须和三都主,就是日本足球首位归化球员吉村,也是在娶了日本女子后,才获得了日本国籍,并代表日本队出场比赛。

至于日本队中的其他所谓“归化”,比如田中斗笠王、酒井高德这样的球员,他们其实都有日本血统,跟李可、侯永永这些“华裔”球员一样,他们属于“日裔”。而且他们其实比李可还更要向前一步,他们中的很多“日裔”,就是在日本出生的。这些球员本身就不叫“归化”。

还有比如哈夫纳尔这样的日本球员,虽然他身上没有日本血统,但他父亲就是早期来到日本踢球的荷兰人,哈夫纳尔在日本出生,在日本长大。因此,他的情况类似于法国的那些球员,因此也不属于“归化”。

|李可和侯永永都是华裔球员,并不是无血缘的归化

如果将“后裔球员”、“移民球员”、“雇佣球员”都统称为“归化球员”的话,那么日本队的这些都是归化。但如果细分的话,日本其实根本就没有“归化”球员,他们都是“后裔球员”和“移民球员”,而没有“雇佣球员”。中国则完全不同,中国的这些巴西人,则是纯纯粹粹的“佣兵”。

2

日本足球发展从未依靠“归化”

下面的部分,再来说说日本的这些“移民球员”对日本足球的帮助到底有多大?

有人认为,日本足球的崛起是从1992年开始的,正是那一年,日本队依靠着巴西人琉伟,拿到了亚洲杯冠军。从此,日本足球飞黄腾达。

因此,一部分人认为,依靠“移民”也好,“后裔”也好,甚至使用“佣兵”,成绩上去了,自然就会让中国足球好起来。

这种说法是可笑的。以下从两个角度来批驳。

第一,中国足球的成绩并不是一直都处在低谷。2001年,中国队历史性的杀入十强赛,2002年中国队参加了世界杯,虽然成绩并不理想,但当时仍旧举国欢庆。2004年,在本土举办的亚洲杯上,中国队一路高歌杀入决赛,虽然决赛在巨大的争议下不敌日本,但整体来说,中国足球那时候的成绩是非常出色的。2008年奥运会上,中国队作为东道主实现了奥运会男足零的突破,董方卓的进球也是中国男足在奥运会上的唯一进球。

从2001年到2008年,这六七年的时间里,是中国足球成绩最好的时候。但是,这样的好成绩有让中国足球发展吗?

答案想来不用说,大家都清楚。不但没有向前发展,反而大大的后退了。

2001年全国人民庆祝中国队冲击世界杯成功的时候。在那种喜庆的氛围下开始足球启蒙的球员,恰恰是90后的这批球员,但是从9394、9596、9798这几届国青队国奥队就能够看出来,这批球员恰恰是中国足球质量最差的年龄段。

换句话说,中国足球在2000年以前“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时候,中国足球还能缓慢发展。而到了2000年以后,成绩有了质的突破,为何反而没有刺激到当时踢球的青少年呢?

很显然,成绩和未来根本没有任何的必然联系。现在的成绩再好,也不代表未来就一定人才辈出。

第二个角度,再回来看看日本。

日本1992年获得了亚洲杯冠军,身穿10号球衣的琉伟在场上引人注目,但他引人注目的,更多是高大的身材、蓬松的卷发以及如场上所有球员都不同的肤色。

|拉莫斯.琉伟站在日本队中显得与众不同

但他能说一口流利的日语

当时的琉伟已经35岁了,虽然他在日本队身穿10号,但他并没有为日本队的夺冠之路做出太大的贡献。92年亚洲杯日本队夺冠之路比较坎坷,好几场比赛都是在最后时刻绝杀或者绝平,进球和助攻的关键球员都是日本球员,比如三浦知良、中山雅史、福田正博、北泽浩、高木琢也等人。

琉伟当时在这支日本队中担任前腰,他踢球的风格有点像哥伦比亚的“金毛狮王”巴尔德拉马,动作迟钝、速度缓慢,但脚下技术不错,身体在亚洲足坛尤其是日本队中又有很大优势。因此,日本队利用的是琉伟能够在对手禁区前沿利用技术和身体把球护住,然后分给边路球员,利用边路传中为以高中锋高木琢也为进攻箭头的锋线制造机会。

日本队那届亚洲杯的进球中,很多进球都是来自传中后的禁区内抢点,短传渗透的配合少之又少。

1993年,仍旧是以琉伟为前腰的日本队折戟世界杯预选赛,35岁的琉伟跪在草地上痛哭,他为了能够参加世界杯,从20岁只身来到日本闯荡,但这次失利,让他的世界杯梦想破灭。

|这个画面,老球迷还有印象吗?

如果说,1992年日本队的好成绩刺激了日本足球,而1993年的折戟沉沙恰恰又给日本足球泼了盆冷水。一热一冷,两相抵消,对于日本足球的发展,还能有多大帮助吗?

其实没有,即便有,也可以忽略不计。

日本足球到底是怎么发展起来的?跟这些巴西人有直接关系吗?答案是,没有。如果有,也只是很小的一部分。

我们可以掰着手指头往回算。日本足球的成绩有几个飞跃的时间节点。1992年的亚洲杯冠军、1996年奥运会的“迈阿密奇迹”、1998年杀入法国世界杯、2002年本土世界杯打入16强……

那么如果拿着这些日本足球出色成绩的参与者们的年龄往回算,就能发现,琉伟、吕比须、三都主这些人,并不是关键所在。

1992年拿亚洲杯的那支日本队的主要球员是三浦知良、中山雅史、井原正巳等人,这批人出生于1967年前后。对他们的足球生涯影响最大的,其实是日本足协不间断的送日本小球员留学巴西。这里面最有名的就是三浦知良、前园真圣,以及后来的中田英寿

正是源源不断的和巴西足球保持沟通,让日本足球从三浦知良那一辈人开始发生了蜕变。

|1994年,由日本企业出资

三浦知良成功加盟意甲热那亚队

成为意甲历史上第一位亚洲球员

可是,即便是三浦知良等人领衔的日本队,当时跟中国队之间也没有什么差距,完全在伯仲之间。

真正拉开距离的,是中田英寿这批人,也就是前文所说的1996年奥运会上的“迈阿密奇迹”。

|1996年奥运会,日本队一鸣惊人

也品尝到了青训硕果

亚特兰大奥运会上,日本国奥队战胜了拥有罗纳尔多、卡洛斯、贝贝托等人领衔的巴西队,他们在小组赛中面对巴西和后来的冠军尼日利亚三场不败,虽然没能出线,但其表现令世界瞩目。那支日本国奥队中除了领军人物中田英寿之外,还有川口能活、城彰二、前园真圣、服部年宏、铃木秀人等球员,他们后来都成为了日本杀入98年世界杯的重要力量。

2000年悉尼奥运会,日本男足打入8强。那支球队中的球员更加知名,除了中田英寿外,还有中村俊辅、稻本润一、柳泽敦、高原直泰、宫本恒靖、中泽佑二。1996年和2000年国奥队的成功,为日本对2002年获得世界杯16强打下了基础。

往回算,这些日本球员跟琉伟、吕比须有什么关系吗?那个时候吕比须和琉伟已经退役了。

这两批国奥队的球员以7374、7778两个年龄段为主,也有一些7576、7980的球员。琉伟入籍日本的的时候(1989年),他们这些球员,年龄大的已经15、6岁了,年龄小的也10岁左右了,日本队拿亚洲冠军的时候,他们中的很多人已经快20岁了。他们对于足球的技术、意识的培养,早就定型了。让没踢过球的15岁的孩子,突然产生兴趣,然后就能用一两年的时间打入世界杯、征战奥运会吗?显然不可能!

3

日本足球靠的不是归化而是改革

可见,中田英寿这批球员的成长,跟琉伟的入籍没什么关系,跟日本队的亚洲冠军成绩也没有什么关系。

那跟什么有关系?

我们以中田英寿——日本足球崛起的代表,也是日本足球迄今为止成就最高的球员的年龄作为时间线,来进行一番梳理。

●1977年

-中田英寿出生

-拉莫斯抵达日本

●1978年

-中田英寿1岁

-拉莫斯在日本读卖队踢球,他因为殴打日产队球员被禁赛一年

-日本文部省将足球引入到小学体育课中,以提高小学生的身体协调明和奔跑能力,日本教育界认为,足球可以作为一种游戏,培养孩子们的专注力、运动能力和团队型。

●1983年

-中田英寿6岁

-拉莫斯在日本读卖队踢球,他获得了在日本的第一个联赛冠军,同时获得了在日本的第二个最佳射手称号

-日本漫画《足球小将》面试,无数的日本少年因为这个漫画走上绿茵场。当若干年后,中田英寿回忆起小时候的情景时说,正是这部动画片,让他在棒球和足球之间选择了后者

●1984年

-中田英寿7岁

-拉莫斯娶日本女子为妻

●1987年-1988年

-中田英寿10岁-11岁

-拉莫斯在日本读卖踢球,他于1988年申请日本国籍

-日本文部省再次进行了改革,将体育作为终身教育,列入到日本文部省的总体发展改革中,这打通了学生和体育运动员之间的壁垒,中学生可以去参加各级比赛,也可以代表日本参加国际大赛。同时,日本的足球俱乐部也可以和学校在小球员上互通有无。将体育和教育打通后,日本还将大量退役的足球运动员下派到学校去当教练,帮助学生球员尽快的提高足球水平。

●1989年-1990年

-中田英寿12岁、13岁

-拉莫斯获得日本国籍,并在1990年代表日本队参赛

●1992年

-中田英寿15岁

-拉莫斯代表日本队参加亚洲杯,日本队夺冠

●1993年

-中田英寿16岁

-拉莫斯代表日本队参加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折戟沉沙

●1995年

-中田英寿18岁,他率领日本国青队首次杀入世青赛复赛

-拉莫斯最后一年代表读卖新闻(川崎绿荫)出场

●1996年

-中田英寿19岁,他代表日本国奥队参加了亚特兰大奥运会,帮助日本队战胜巴西

-拉莫斯离开老东家加盟京都不死鸟,此时他已经39岁

●1998年

-中田英寿站上了法国世界杯的赛场上

-41岁的拉莫斯宣布退役

从以上的梳理中就能发现,中田英寿和拉莫斯是同一年来到日本,一个是出生,一个是抵达。但两个人相互之间并没有什么交集,中田英寿成长的时期,拉莫斯已经开始进入职业生涯末年了。

要说对中田英寿足球的影响,拉莫斯的作用还不如《足球小将》。而后来,让中田英寿在足球路上逐步成长的主要原因,其实是日本文部省在1978和1987年的两次改革。

第一次改革,让中田英寿这些孩子从小就开始接触足球。

第二次改革,让中田英寿等日本中学生的体育不再是“副科”,而成为了一种终身的、专业化的教育活动。中田英寿丛14岁开始代表日本参加了很多国际比赛,他开始了解到日本之外的足球世界,他开始有了梦想,像《足球小将》一样去完成。

|中田英寿加盟罗马拿到了意甲冠军

这是亚洲足球从未达到的高度

所以说,真正让日本足球腾飞的是日本教育、体育和文育的完美结合。无数的日本少年,因为《足球小将》走上球场,又因为日本教育制度的改革而可以不用在读书和训练之间纠结,他们可以在校园里就享受到足球的乐趣,学习足球的技能,了解世界足球的奥妙,还能随时从校园体育到职业体育中去,也能随时从职业体育回到校园体育中来。

从1978年,到1983年,再到1987年,最后到1996年的“迈阿密奇迹”、1997年日本首次杀入世界杯。中田英寿这代人,是日本教育、体育、足球群体用了20年时间达成的。

中田英寿这批70后,从幼儿园时代开始接触足球,从小学时代开始喜欢足球,从中学时代开始就得到了最好最多的足球教育。

以上这些说明了一个问题,日本队取得好成绩,跟“归化”毛关系都没有;日本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球员,跟日本足球成绩好也毛关系都没有;日本足球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球员,更是跟“归化”毛关系都没有。

日本队“归化”琉伟的时候,成绩已经好起来了;日本队成绩好起来的时候,中田英寿等一批年轻球员都已经长大成人了。

别再用“归化”带动成绩,成绩带动青训来骗人了。中国式“归化”,也就是“佣兵”,只不过是相关足球管理者从巴西扯来的遮羞布,遮住自己世界杯出不了线的无能。

在这些无能的管理者下面,是一些吹鼓手,企图用咿咿呀呀的怪叫遮住这些足球管理者的丑态。

但其实,只是一声声的丧钟!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