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多年前,有报道称足球运动员吃饭。
在某场国际比赛前夕,当时男子足球国家队的范志毅拿出方便面桶,热情地迎接了一名记者。
被婉拒以后,一个人埋头热气腾腾地吃起来。那个时代,桶装方便面,要卖到1.8元,值四斤大米,妥妥的轻奢品,这样吃还不够“营养”吗?
要知道,在没有其它食物前来“助攻”的情况下,“单刀赴会”的方便面,只含有主食、油脂和盐分,只能解决饱肚子的问题。
足球运动,对运动员的体力提出了至高的要求。一场至少90分钟高强度的比赛下来,优秀的运动员,要跑动10公里以上,并在多种情形下,要出色地完成跑动、接球、带球、传球、加速、冲刺和射门等兼具力量、技巧、灵敏和耐力的身体动作,没有营养不行!
激烈的对抗,体内能量和电解质的亏耗,分分钟就可以出现跑不快、跑不动、肌肉拉伤、小腿抽筋等情形。输掉比赛,就在眨眼之间!
不曾想,范志毅的那个时代,是国足的“巅峰”时代。从此以后,中国男足跌入漫漫熊途,每隔几年降一个档次,直至今日。
尤其让国人一直感到无比愤怒的是:国足满世界输球,球员表现差、态度差、素养差,待遇却是出奇的高——据调查机构Sporting Intelligence公布,2018年,中超球员平均年薪,高达105万美元。
要说中国人不会踢球吧,似乎从来都不是这么回事。历史上,人家北宋的“高俅”,不就是凭着会踢“蹴鞠”而飞黄腾达的吗?就是现在,我们女足姑娘的表现,哪一点不比男足强百倍?
中国男足,不知又历经了几世几劫。2018年6月,据媒体的报道,江苏足球队赴米兰训练过后,去吃了火锅,饮了可乐和啤酒。
火锅、可乐和啤酒,这是普通民众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一种饮食方式。但是到了足球运动员那里,行不通——这会加剧运动疲劳,延缓体力恢复,影响运动成绩。
尽管,法无禁止即可为——吃什么,怎么吃,是一个人的“自由”。但是,男足队员这种毫无顾忌、随心所欲的饮食方式,与他们平日里场上场下滥竽充数、一盘散沙、毫无作为、麻木不仁、吊儿郎当的习气,是相辅相成的。
事实上,欧美的运动员,在没有随队专业营养师的指导下,是不敢、也不能随意饮食的。
通常情况下,专业的运动营养,对饮食的选择,是相当严谨的。平时训练和正式比赛,吃得不一样;赛前、赛中和赛后,吃得不一样。
举个例子,比赛当天赛前的一餐,基本要求是:
1. 进餐在赛前三小时之前完成。
2. 足量主食,适量脂类,足量的水分。
3. 均衡饮食,食物体积小,重量轻,不得进食含高脂肪、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和膳食纤维多的粗杂粮,以免肠胃不适。
4. 专业的运动液体,应考虑其所含能量、渗透压、糖分、酸甜度、饮料温度等多重因素,遵循少量多次、适应性补充的原则。
5. 除此之外,还要根据时间、季节、环境、气候、个人等情况,对食谱做出适应性调整。
因为国足只有大手笔年薪2千万欧元的主帅,而舍不得聘请年薪10万元人民币的营养师,故而,我们拿女排朱婷的饮食安排,来了解“营养”对于专业运动员,意味着什么。
在这份带量食谱中,不仅详细制定了朱婷每日的热量、产能营养素供能比、每一种食材的重量,尤具特色的是:营养师动用了大量的蔬菜、水果和牛肉、虾仁,来帮助朱婷改善耐力、缓解疲劳。
选择大于努力,心态决定未来!
在竞技场上,零点零几秒,零点零几米,都可以成为致胜的关键。
期待有一天,饮食营养,可以为中国足球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