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距离2020-2021赛季CBA联赛开始已经过去了近一个月。根据比赛日程,第一阶段的比赛将于明天11月14日结束。
在经过十多天的修整后,第二阶段的比赛将在12月1日继续于诸暨开赛。在第一阶段赛事即将收官之际,当我们回望这短暂的不到一个月的比赛,印象最深的会是什么?
是浙江势如破竹的九连胜?是北京首钢的举步维艰?是福建没有底线的摆烂和王哲林莫名其妙的低迷?是国内球员的全面崛起?是主教练场边的口吐芬芳?是裁判的种种辣眼表现?是杨鸣凭借颜值成功破圈,场均一个热搜住到了热搜榜上?
或许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印象最深刻的故事和瞬间各有不同。但是如果对于整个CBA联盟来说,这些故事和瞬间还都算小事。对于CBA来说,真正可能影响整个联盟走势的事件只有一个——巨额罚款的前前后后!
11月8日,CBA公司开出了一张巨额商业罚单,杜锋、郭艾伦、赵睿、周琦、林书豪、邹雨晨、胡明轩、徐杰、王薪凯等球员和教练,因为在上赛季或本赛季联赛期间,没有穿着赞助商指定装备而遭到了重罚。
其中,郭艾伦因4次违规,被处罚得最多,罚款总计115万元,林书豪被罚款55万元,赵睿、王薪凯、胡明轩、白昊天、邹雨宸、徐杰、买尔丹各被罚款50万元,杜锋被罚款12万元,周琦的罚款金额为10万元。
三天后的11月11日,CBA官方再次公布处罚公告,北控男篮队员李根在新赛季出征仪式上,因未按规定穿着CBA联赛官方战略合作伙伴李宁公司指定装备,且该违规行为经北京电视台报道,损害赞助商权益造成不良影响,俱乐部被处以核减联赛经费100万元处罚。另外青岛国信海天篮球俱乐部出征仪式上,赵泰隆、林韦翰、洪仲桦、高世鳌,未按照规定穿着官方赞助商指定装备,核减青岛男篮100万元的处罚。
毫无疑问的是,这一次重罚,无论是从罚款数额上,还是处罚人数上,甚至从处罚球员的知名度上,都是CBA历史上最大范围、最大力度的处罚。
但是自从这样的处罚决定出台之后,随之而来的是来自全网铺天盖地的质疑之声。这质疑有的来自球员及其身边的人,有的来自普通球迷,有的来自资深的业内人士。
这些质疑包括这些方面——
这样的处罚是否有章可循?
如此巨额的罚款数目,是否合理?
为什么不在第一时间处理,而是事情发生后很久之后才处罚?
多次违规的球员,为什么没有提醒和警告,这是不是钓鱼执法?
林书豪已经回NBA,他的罚款谁来交?
徐杰等年轻球员、买尔丹等老将,年薪也许都不够交罚款,该怎么办?
邹雨宸所在的八一男篮已经解散,目前处于“失业”状态,怎么交罚款?
......
一个接着一个的问题,像一记记响亮的耳光,甩在号称进入了了2.0时代的CBA的脸上!
事实上,关于球员装备违规的处罚,并非CBA联赛近两个赛季的产物。只不过之前这个处罚主要聚焦在球鞋上和比赛中,而现在升级为包括紧身衣在内的全身装备和所有的公开场合。
在CBA赛场上,曾经有一个词非常具有中国特色——贴标。
贴标指的是赞助商为了护卫自己的权益,对竞争品牌的logo标识进行遮挡,多用于服装、帽子、背包以及球鞋。历史上最著名的贴标事件是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美国男篮夺冠之后,NIKE签约球员迈克尔-乔丹将国旗披在肩上遮掩美国奥运代表团赞助商锐步运动服的logo。美国国旗当胶布贴标,这也算是史上最大的贴标了吧。
小孩没娘,说起来话长,让我们来捋一捋CBA装备赞助的时间线——
2004年之前,CBA的球鞋赞助,原本跟NBA一样,无贴标一说,球员可自由选择。
2004年至2012年,安踏成为联赛赞助商,才有了贴标一说,不过一开始名额比较宽松,有特殊情况支付一定费用也可解决,随后才开始限制名额。
2012年,李宁以5年20亿元的天价合同,取代安踏成为新赞助商后,除了要求统一穿着李宁球衣之外,对于球鞋贴标的名额愈发收紧,除了CBA官方用球赞助商耐克继续拥有13个名额外,其他品牌使用一个不贴标名额需要支付50万,而贴标鞋的名额也被缩减到8个,每个30万。
2012-2013CBA联赛刚开幕几天,中国篮协就开出了新赛季首张罚单,马布里、王治郅等12名球员就因为没有在比赛中按要求穿着联赛装备赞助商李宁提供的球鞋被通报批评,且每人罚款2万元。
13-14赛季,李学林一直穿着他签约赞助商的品牌——耐克球鞋,累计罚款150万元,已到上限。
2014-2015赛季,随着耐克要求国家队队员全部都穿耐克鞋的规定出台,也随着耐克作为CBA官方用球赞助商合同的结束,作为回应,李宁也关闭了购买“不贴标”鞋的大门。外援+全联盟总共有8个贴标鞋名额,每个名额30万。
2015-2016赛季,李宁将贴标鞋的名额进一步缩减到4个,而且名额只能从中国男篮征战亚锦赛的12人名单中产生。最终,只有易建联、王哲林、周琦、丁彦雨航四个球员获得了贴标鞋的名额。这也引起了许多球员的不满,韩德君就在微博发布长文,吐槽“为啥穿个鞋还要人为地分成三六九等”。
2016年11月2日,16-17赛季CBA联赛揭幕战,广东与深圳的德比战备受关注,央视也对本场比赛做了全国直播。在第二节比赛中,一次防守时易建联被兰佩轻易突破。此时令人咋舌的一幕出现了——只见易建联脱下了脚下的鞋,扔到一边,然后径直走下场,这一幕通过电视和网络传到千家万户,让众多球迷感到震惊。后来在与相关人员沟通后,易建联又穿上自己的鞋返回了球场。赛后易建联也通过媒体表达了歉意,他说主要是因为自己的脚一直有伤,穿其他品牌的鞋,会影响伤病。
这就是著名的易建联扔鞋事件!这件事正好发生在李宁赞助CBA合同的最后一年,结果李宁与CBA的下一份合同就变成了4年10亿——整整缩水了一半!很多人认为正是易建联的扔鞋事件,伤害了李宁品牌,才造成合同金额减半的结果。
而今年,又到了李宁赞助CBA合同的最后一年。结果,这一年又出事了!而且,这一次事情的恶劣程度堪比上一次易建联扔鞋事件!
2020年6月,由于疫情影响停赛三个多月、100多天的CBA正式复赛。作为当时全球率先复赛的职业体育联赛,为了表示CBA率先复赛在全球职业体育领域获得了广泛支持,CBA官方特意在观众席上摆放了全球各大联赛的球衣。但令人诧异的是,各大联赛球衣上的运动品牌logo就这么冠冕堂皇的出现在CBA赛场上!李宁的竞品品牌就这么公开的出现在报道图片里、转播镜头里,甚至还给了特写!
这样低级的不职业的错误,CBA自己并没有发现,直到李宁公司提出严重抗议后,CBA方面才发现自己犯下了如此重大的失误。但是CBA并没有亡羊补牢,及时做出让李宁公司满意的补救措施,反而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再也不提此事。这对于李宁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损害。
已经失去最后耐心的李宁,在CBA新赛季发布会第二天正式通知CBA公司,对CBA官方复赛期间的公然违规表示强烈抗议,认为此事暴露出CBA长期漠视赞助商利益的重大漏洞,要求从赛季的赞助款项中核减2000万元。
此时,CBA前任CEO王大为已经辞职,新任CEO张雄刚刚上任,对于李宁核减2000万元赞助经费的诉求,CBA商务部门只承认自己有错,但不认可罚款数额。
眼看着联赛已经开赛,李宁公司再次发难,拿出了杀手锏——照片!他们收集了许多运动员在比赛中装备违规的照片,拿着去找CBA公司兴师问罪。这些照片中,有的是球衣里面的紧身衣,有的是跟着球队集体出行时背的双肩包,尽管露标并不严重,但却是实实在在的违规行为。拿着这些照片,李宁公司就抓到了切实的把柄。
拿着这些照片,加上复赛时期的球衣乌龙,再加上疫情导致的空场赛会制,李宁公司算了一笔细账,提出了核减赞助经费8000万元巨款的方案。此后经过一番讨价还价的博弈之后,最终要求核减赞助经费5600万元。
李宁给CBA规定的罚款截止日期是12月14号。但是必须强调的是——李宁的罚款或者核减赞助经费,是根据合同,针对的是CBA,他们无权针对球员和俱乐部。公开的天价罚单,是CBA针对球员和俱乐部开具的罚单。
现在距离李宁公司的最后期限,还有一个月。不用怀疑,这将是一个暗流汹涌、几方博弈的一个月时间!
毫无疑问的是,这是一场球员、赞助商、CBA,三败俱伤的较量!
对于球员和俱乐部来说,联赛秩序册上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写明了装备要求,他们或者是视而不见或者是毫不在意,他们确实违规了。但是如此巨额的罚款,是否合理?罚款多少是不是应该和工资挂钩?数罪并罚之前为什么没有一次提醒和警告?
对于赞助商来说,不管是上一次的5年20亿,还是这一次的4年10亿,业内人士都知道这是溢价严重的合同!在赔钱买吆喝的时候,你CBA还如此不重视我的品牌保护,我理应要求赔偿。但是这样的举动也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赞助商的社会形象。
对于CBA来说,球员们和俱乐部不满意,罚款能否按时足额缴纳还是未知数;赞助商不满意,口口声声要求核减巨额经费;自己好不容易积累起的关注度、影响力、美誉度面临下滑的趋势。
说起来,谁都是一肚子苦水,但是事情最终的结果,损害的CBA的自身形象和影响力,伤害的是球迷们的热情。
同样的逻辑,也可以放在本赛季CBA联赛的转播困局中。
今年4月份,咪咕和CBA达成了一份巨额赞助合同,金额据网传达到5年40亿之巨。在疫情还没有完全得到有效控制,CBA的复赛遥遥无期、未来尚未可知的情况下,咪咕如此大手笔的赞助投入,对于困境中的CBA,不亚于是雪中送炭。所以,在优酷已经选择退出、腾讯迟迟没有签约的情况下,咪咕成为了联赛的互联网独家转播商。
在这次合作中,咪咕规定了一个特殊条款——其他机构要想购买CBA版权,必须出价和自己一样,而如果CBA向其他机构“贱卖”了版权之后,需要把打折的费用退还咪咕!这种我们平时在街头常见的“买贵包赔”的模式,是咪咕给自己定制的一份保险。
但是咪咕这份大手笔的合同,他的价格是有着丰富版权市场经验的腾讯所不能接受的。而且作为CBA的“老客户”,腾讯认为自己拥有最好的业内资源,也拥有丰富的直播经验,还拥有最广泛的群众基础,理应享受更优惠的价格。于是,谈判一直在继续,但是一直没有明确的结果。直到第一赛段即将结束的时候,过去几年一直在直播CBA的腾讯体育,一场CBA比赛也没有直播。
咪咕,花了大价钱,却招来了潮水一般的谩骂;腾讯,流失了客户,影响了自己的声誉;CBA,观赛人数大幅减少,联赛品牌价值面临缩水——这也是一场三败俱伤的较量!
职业体育,在商言商。而市场的规则就是——掏钱的人是大爷!
作为CBA来说,如何更好的服务金主爸爸,是他们必须认真考虑的事情。而且在合同谈判的时候,一定要想好——哪些是能做到的,哪些是无法做到的。
既然写到合同里的,那就一定要有契约精神,严格遵守。总想着车到山前必有路,总想着多年合作的关系和人情,那么事到临头,吃亏的还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