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体育运动

【中国哪省有好球员】中国有力量!广东一乡镇走出多位举重冠军,19次打破世界纪录

在刚刚结束的2020东京奥运会上,中国举重队派出了8人赛,取得了7金1银的成绩,让世界见证了中国的力量。

1956年6月7日,东莞石龙人陈镜开在上海市卢湾区体育馆举行的中苏举重友谊赛破举重世界纪录。 (ICphoto/图)

中国举重第一次走上世界舞台是在1956年6月7日,在上海市卢湾区体育馆举行的中苏举重友谊赛。在最轻量级别的挺举比赛上,来自广东东莞石龙镇的陈镜开成功举起133公斤的杠铃,打破了美国人温奇保持的132.5公斤的世界纪录。这是当代中国体育史上的第一个世界纪录。

当地时间1984年7月29日,美国洛杉矶,1984洛杉矶奥运会,曾国强夺得举重男子52公斤级金牌。 (人民视觉/图)

1973年,石龙镇青少年业余体育学校(下称“石龙体校”)正式成立,学校开设了举重班,成为石龙举重的训练基地。 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是“石龙体校”的辉煌时期,培养出一批走向国际赛场的优秀举重运动员。其中,曾国强成为中国第一位奥运会举重冠军。从石龙走出去的运动员先后打破世界纪录19次,29人次获世界冠军,在世界举坛书写下了一个个传奇,推动着石龙举重运动的蓬勃发展。2021年3月,中国举重博物馆正式在“举重之乡”东莞石龙动工。国家体育总局举摔柔中心主任、中国举重协会主席周进强表示要把中国举重博物馆建成所有中国举重人的精神家园。

2006年6月7日,在陈镜开打破世界纪录50周年之际,石龙举重博物馆开馆启用。这是全国首个以举重为主题的博物馆,全面展示介绍中国力量的起源和发展,让人们了解石龙作为“举重之乡”的发展。 (ICphoto/图)

石龙举重学校现在是东莞唯一一个以举重为专项的体育学校。四十多个十多岁的孩子白天上半天文化课,下午三点开始两个半小时的举重训练。不过,在暑假里的这些天,他们和普通学校的孩子一样,不用上课的时间里他们可以嘻嘻哈哈玩耍半天。

一位教练正在为学生进行技术性指导。 (南方周末记者 翁洹/图)

陈逸楷和李梓哥俩在相互交流训练心得。 (南方周末记者 翁洹/图)

“在这里其实和以前上学没多大区别,就是下午换成训练而已。练习举重其实挺好玩的。”说起奥运会上中国举重队员的表现,陈逸楷说他从小就粉吕小军。目前,他的想法是尽快提高自己的挺举和抓举成绩,“再上个10公斤的重量,我就可以进省队训练了。这个目标应该不难”。15岁的李梓和陈逸楷是好哥们,两人都是学校里的好苗子。每天在训练的时候,两人不断尝试冲击大重量,挑战自己的极限。来自湖南的李梓小时候学了一段时间体操,但是觉得训练太枯燥,又因为自己喜欢纯粹力量的运动,换个项目就练起了举重。因为成绩优秀,李梓在2021年8月底被省体校招过去,接受更好的训练。

傍晚训练结束,学生最期待的就是去饭堂吃上一顿大餐。 (南方周末记者 翁洹/图)

学生晚上在宿舍里看书学习和刷手机。 (南方周末记者 翁洹/图)

在面向大众的健身文化趋于成熟和产业化的西方国家,中国举重梦之队的吕小军、石智勇等运动员的训练视频,在网上通常被各种流派健身爱好者如教科书一样看待。“吕小军的热身环节,就是我整堂力量训练的内容。”——一位外国网友在吕小军的训练视频下这样说。而在中国,随着人们日益对运动和自身健康的重视,健身、力量举、CrossFit(混合健身)等力量型训练也在城市运动人群中逐渐兴起,带来越来越多人对举重的关注。

陈逸楷在宿舍养了只仓鼠。 (南方周末记者 翁洹/图)

张子嫣和王晶晶来自河南,她们在之前的学校被石龙的举重教练选中,自己也有意愿练习举重。“现在的目标嘛,每次出去比赛都能拿个前八名就好了。” 张子嫣说。

张子嫣在练习挺举。她觉得用半天时间学习文化课、半天时间练习举重很好玩。 (南方周末记者 翁洹/图)

南方周末记者 翁洹 图文报道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