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23日,斯诺克大师队在伦敦亚历山大宫落下帷幕。在决赛中,奥沙利文以10-7战胜乔佩里,获得个人职业生涯第七次大师赛冠军,超越亨德利,成为大师赛冠军最多的选手。
1、决赛比分—— 罗尼·奥沙利文 10-7 乔·佩里
决赛开场后,奥沙利文一度以1-4的比分落后,奥沙利文在上半场结束前将比分扳为4-4。下半场开始后,比赛彻底进入奥沙利文的节奏,在以一杆破百获得赛点后,乔·佩里虽然挽救了一局,但奥沙利文最终10-7战胜乔·佩里获得冠军。
上半场:奥沙利文 4-4 乔·佩里
24–79 (72), 16–101 (53), 86(58)–27,31–90 (74), 0–115 (115), 67–40, 61–21, 81(55)–23
下半场:奥沙利文 10-7 乔·佩里
51–14,124(68, 56)–4 ,67–12,108(85)–15 , 1–117(117), 1–92(92),130(112)–0 , 1–106(53),59–39
2、冠军之路
罗尼·奥沙利文 6-5 梁文博;6-2 尼尔·罗伯逊;6-4 傅家俊;10-7 乔·佩里
3、夺冠意义
罗尼·奥沙利文完成了大师赛两连冠,同时也获得了个人职业生涯第7个大师赛冠军,本次夺冠,使得奥沙利文的大师赛冠军数超越了亨德利的6个,独享大师赛历史第一人的宝座。本赛季中,奥沙利文曾三次打进决赛(欧洲大师赛、冠军中和英锦赛)但全部拆羽而归,本次夺冠无疑将大幅提升奥沙利文的信心。
虽然7冠伟业震古烁今,但奥沙利文依旧有前进的动力。1989至1993年,亨德利创造了大师赛五连冠的惊人纪录,当时赞助商将大师赛奖杯永久赠与亨德利。想要打破亨德利的纪录,奥沙利文需要在未来3年连续赢得大师赛冠军......任重而道远。
已故大师赛冠军保罗·亨特的父亲与奥沙利文一同举起奖杯
4、动人一幕
在保罗·亨特去世十周年后,大师赛奖杯终于被命名为“保罗·亨特杯”。颁奖仪式上,保罗·亨特的父亲来到了现场,并与奥沙利文一起捧起了“保罗·亨特杯”。
5、花絮
奥沙利文夺冠后以“咬掉”皮头的方式进行庆祝。此前的半决赛中,奥沙利文的皮头在比赛中突然裂开,一度使比赛提前一局进入中场休息,不过这个小插曲并没有影响到奥沙利文进入决赛以及最终夺冠。
6、奖金
收获冠军的同事,奥沙利文还获得了200,000英镑的冠军奖金,亚军乔·佩里则有90,000英镑入账。本届比赛的单杆最高分奖由傅家俊获得(141分),奖金为10,000英镑。
7、三大赛排行榜
世锦赛、英锦赛和大师赛,并称为三大赛。三大赛的成绩,与运动员的伟大程度成正比。目前,世锦赛冠军数,亨德利7冠排名第一,戴维斯和里尔顿6冠排名第二,奥沙利文5冠排名第三;英锦赛冠军数,戴维斯6冠排名第一,亨德利和奥沙利文均为5冠并列第二;大师赛冠军数,奥沙利文7冠独享第一宝座,亨德利6冠排名第二,戴维斯、塞尔比、亨特等人均有3次冠军。
8、中国军团
本届大师赛史无前例的同时出现了三位中国选手——丁俊晖、梁文博和傅家俊(中国香港),为历届以来参赛中国选手最多的一次。只可惜,三位选手的最终的成绩都不算理想,梁文博两次参赛均已首轮出局告终,丁俊晖在8强被佩里爆冷横扫,闯进半决赛的傅家俊,依旧没有突破火老师这关,遗憾止步。
9、破百榜
本届大师赛共诞生26杆破百。其中傅家俊轰出6杆(141, 140, 130, 110, 110, 102)破百,数量最多,他的一杆140分也是本届比赛的单杆最高分。进入决赛的奥沙利文和乔·佩里,分别贡献3杆(122, 121, 112)和5杆破百(127, 117, 116, 115, 107)。
10、大师赛历届冠军
1975 约翰·斯宾塞 9-8 雷·里尔顿
1976 雷·里尔顿 7-3 格雷汉姆·迈尔斯
1977 道格·蒙特约 7-6 雷·里尔顿
1978 阿历克斯·希金斯 7-5 克里夫·桑本
1979 佩里·曼斯 8-4 阿历克斯·希金斯
1980 泰瑞·格里菲斯 9-5 阿历克斯·希金斯
1981 阿历克斯·希金斯 9-6 泰瑞·格里菲斯
1982 史蒂夫·戴维斯 9-5 泰瑞·格里菲斯
1983 克里夫·桑本 9-7 雷·里尔顿
1984 吉米·怀特 9-5 泰瑞·格里菲斯
1985 克里夫·桑本 9-6 道格·蒙特约
1986 克里夫·桑本 9-5 吉米·怀特
1987 丹尼斯·泰勒 9-8 阿历克斯·希金斯
1988 史蒂夫·戴维斯 9-0 麦克·哈雷特
1989 斯蒂芬·亨德利 9-6 约翰·帕洛特
1990 斯蒂芬·亨德利 9-4 约翰·帕洛特
1991 斯蒂芬·亨德利 9-8 麦克·哈雷特
1992 斯蒂芬·亨德利 9-4 约翰·帕洛特
1993 斯蒂芬·亨德利 9-5 詹姆斯·瓦塔那
1994 阿兰·麦克马努斯 9-8 斯蒂芬·亨德利
1995 罗尼·奥沙利文 9-3 约翰·希金斯
1996 斯蒂芬·亨德利 10-5 罗尼·奥沙利文
1997 史蒂夫·戴维斯 10-8 罗尼·奥沙利文
1998 马克·威廉姆斯 10-9 斯蒂芬·亨德利
1999 约翰·希金斯 10-8 肯·达赫迪
2000 马修·史蒂文斯 10-8 肯·达赫迪
2001 保罗·亨特 10-9 弗盖里·奥布莱恩
2002 保罗·亨特 10-9 马克·威廉姆斯
2003 马克·威廉姆斯 10-4 斯蒂芬·亨德利
2004 保罗·亨特 10-9 罗尼·奥沙利文
2005 罗尼·奥沙利文 10-3 约翰·希金斯
2006 约翰·希金斯 10-9 罗尼·奥沙利文
2007 罗尼·奥沙利文 10-3 丁俊晖
2008 马克·塞尔比 10-3 斯蒂芬·李
2009 罗尼·奥沙利文 10-8 马克·塞尔比
2010 马克·塞尔比 10-9 罗尼·奥沙利文
2011 丁俊晖 10-4 傅家俊
2012 尼尔·罗伯逊 10-6 肖恩·墨菲
2013 马克·塞尔比 10-6 尼尔·罗伯逊
2014 罗尼·奥沙利文 10-4 马克·塞尔比
2015 肖恩·墨菲 10-2 尼尔·罗伯逊
2016年 罗尼·奥沙利文 10-1 巴里·霍金斯
2017年 罗尼·奥沙利文 10-7 乔·佩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