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体育运动

【ncaa 球员 出路】NCAA成功之道知多少 中国校园篮球路在何方?

美国篮球之所以吸引人,是因为世界上最成功的职业联赛——NBA为最佳职业比赛做出了贡献,创造了最英雄的传奇球星,为所有球迷谱写了完美的篮球观看体系。(威廉莎士比亚,美国作家)。

然而,NBA并非美国篮球的全部,假如把美国篮坛比作一颗参天大树,NBA只是高耸入云的树冠,树干则是NCAA。就此,我们也不难理解为什么NCAA的历史远比NBA悠久漫长,NBA的球员80%出身于NCAA。更有趣的是,NCAA决赛当天,牛哄哄的美职篮也必须为其让道,比赛数量安排严格限制,甚至叫停。

所以,今天篮网和开拓者只能自认倒霉,即便他们打出了史诗般的经典比赛,也不会有太多的球迷愿意多看他们一眼。谁让这一天是NCAA决赛日,是美国篮球界真正意义上的盛宴,就火爆和风靡程度而言,NCAA决赛无异于“篮球超级碗”。当杜克和威斯康辛,在能够容纳70000人的印第安卢卡斯石油体育馆狭路相逢时,那种血脉喷张的震撼效果远非一轮7场4胜制的NBA系列赛所能企及的。与此同时,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发展,中国球迷也开始全面地关注NCAA,在为比赛的精彩和火爆大呼过瘾的同时,也不断感慨本国联赛机制较之老美相差甚远。

在目睹杜克击败威斯康辛,第五次登顶全美巅峰时,我们的脑海里会条件反射一般划过一个雷蒙德·卡佛的经典句式——当我们谈论NCAA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美国篮球的造梦工厂

正如前文中所言,NCAA是支撑美国篮球枝繁叶茂的主干。甭管是NBA还是国家队,老美对于人才的选拔几乎都来源于这片肥沃的土壤。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之前,代表美国篮球队征战奥运会和世锦赛的队员清一色大学生。即便是后来FIFA开放了职业球员参赛的标准,照样有优质的大学球员涌入梦之队大名单,比如梦一队的克里斯蒂安·莱特纳以及梦十队的安东尼·戴维斯。

NBA与NCAA的关系更无需废话,每年六月份的NBA选秀大会,实际上是一场面向NCAA优质生源的淘宝大会。只不过随着大卫·斯特恩全球战略的普及和实施,美职篮开始接纳国际球员,选秀标准不再局限于NCAA球员。但纵观历史,NBA注册球员90%还是有着NCAA背景的。仅以2014年NBA选秀大会为例,选秀顺位前15位的球员中,只有丹特·埃萨姆和达里奥·沙里奇是非NCAA球员,其余的全部是从大学篮坛跳入职业篮坛的“同学”。

NBA联盟的历任总裁对于NCAA都十分重视,在联赛建设和运作上,保持着高度的协调统一。“联盟有义务维护NCAA联赛的健康发展。”大卫·斯特恩当年在谈到与NCAA的共生关系时掷地有声,这才有了2005年废除高中生直接进入联盟制度,结束了加内特、科比、麦迪式的天才故事。那些才华横溢的少年英才,必须接受NCAA篮球氛围的熏陶过后方可走向职业。而据《夏洛特观察者报》的消息透露,现任总裁亚当·萧华希望将选秀的年龄门槛提升至20岁,并希望NCAA方面能够保持一致的意见。

萧华的提升选秀门槛,实际上是对废除高中生准入制的一次升华,此举志在保护NCAA的健康发展。别看卡里帕里、罗伊·威廉姆斯、老K等大学篮坛的名帅表面上对弟子提前进入职业联赛表示认可,但内心深处是极为不悦的,毕竟,早早送走一批优质生源意味着从头再来。筛选和培养更年轻的球员,是一项浩繁的工作,那些诸如杜兰特、奥登、罗斯、沃尔和戴维斯的大一天才是可遇不可求的。

篮坛“超级碗”实至名归

NFL的超级碗有着花样繁多的外号,天朝球迷喜欢称之为“美国春晚”,笔者认为这纯属扯淡。当然,我们今天讨论的并不是该称谓的合理性,而是就火爆程度来说,NCAA决赛差不多是弱化版的超级碗。

首先是场地选择。NBA总决赛在两个城市的主场之间流窜,场地无非是×××球馆,容纳人数至多不会超过3万人。据考证,NBA目前规模最大的球馆是活塞队的奥本山宫殿球馆,可容纳人数为22706人。但NCAA的决赛场地则不一样,他们从来是选取能够容纳5万人以上的超大室外体育馆作为主办地,今年总决赛的场地更是选在了能够容纳7万人的印第安卢卡斯石油体育馆。这意味着什么?语言似乎不足以形容该配置的震撼效果了,从现场照片中自行体验这种火爆的感觉吧。

其次是赛制设定。NBA总决赛是7场4胜制,232的主客场循环,这对于比赛双方而言,增加了博弈的空间,极大的减弱了爆冷的可能性。一方先输不代表一定会输,于是我们看到了2006年热火先输2场后成功逆袭,湖人和热火在2010年和2013年先让出赛点后同样逆转捧杯。但NCAA的淘汰赛历来是一场定胜负,容不得你制定主客场策略,要么拼命要么滚蛋。这种玩法让决赛更看上去是一种洗尽铅华后的极致对碰,你不仅要拼胆量、技艺,更考验运气。就像玩俄罗斯轮盘赌,要的就是刺激。

最后是转播方的青睐。之前说过,NBA为了NCAA的决赛尚要让路,归根结底是因为全美的各大电视台这一天纷纷将卫星系统对准了这块神圣的场地。NBA如果硬要安排焦点比赛,等于自讨没趣,因为,就算是湖人和凯尔特人在巅峰时狭路相逢,也没法在这一天干过NCAA的那群小屁孩。在这里,我们也有必要说一下NCAA与电视转播方的合作。从疯狂三月开始到决赛日,这20天,NCAA可能是全球体育项目中最吸金的行业——20天的电视直播,约合7.4亿美金。2010年,NCAA与CBS、时代华纳签署电视转播合同,从2011年到2024年,14年,合同价值108亿。这只是NCAA篮球淘汰赛的转播,NCAA各大分区,比如大十,ACC、东南分区,常规赛、季后赛,电视转播合同另签。

以NCAA为鉴 中国篮球路在何方?

当NCAA决赛以不输“超级碗”的阵仗结束,老K和他的弟子们疯狂相拥,忘情地沉浸在蓝色的海洋中时,绝大多数天朝球迷也许会发出如下感叹:“连个大学生联赛都如此火爆,我们怎么就不行呢?”观NBA之成功,反思CBA之不足,类似程度的讨论过去十年我们始终没有停止过,NCAA和国内大学生联赛的对比亦如此。实际上,CBA、CUBA和CUBS,都属于舶来品,参考模型恰恰是NBA和NCAA。

在感慨两家联赛水平相差天壤之别前,我们有必要强调一个事实:NBA是有着69年历史的公认的全球最成功的职业联盟,NCAA则有着79年的历史,我们的CBA、CUBA、CUBS呢?分别是20年、17年和11年!反思不足可以,但千万不要盲目地去对比,发出——“靠,我们的联赛怎么就这么差,我们的球员水平怎么就这么窝囊啊?”——之类的悲叹。这就好比你让郭德纲的儿子去跟石富宽比谁的相声水平高一样,得道有早晚,且行且修炼,这没什么好自叹不如的。

当然,真正值得我们讨论和研究的,是两国联赛环境的迥异,以及运作机制的不同。NCAA和NBA的共生关系众所周知,两者分别做到了职业化和业余化的极致,但这并不妨碍他们联手将美国篮球塑造成世界第一。实际上,淡去两家联赛的属性标签,NBA和NCAA在各自运作上都十分成熟和完备,小到基层球员的选拔和培养,大到联赛体制的建设和改善,每个环节缜密衔接,彼此互补。美国篮球的人才链条有序地延伸,从街头到校园,从中小学到各大高校,从低级联赛到NBA,整个体系的运作几乎没有死角。

与此同时,NBA的成功也对NCAA是一次极好的反哺,几十年来,我们热衷于讨论魔术师和大鸟的黑白争雄,膜拜乔丹帝王般的英姿,对邓肯不老传说反复演绎,但其实,他们在NCAA同样有着自己的传奇。职业赛场上的荣耀和学生时代的辉煌合璧,成就了无数耳熟能详的英雄人物,就此而言,联赛的成功是促成美国篮球文化源远流长的关键。

对此,CBA和本土大学篮球联赛无法企及,差别判若云泥。体制的制约,决定了CBA联赛短时间内根本不可能具备NBA那样的建设思维,从选秀制度到球员体系,从球队建设到赛区管理,每个环节都显得不够职业。CBA的球员来源主要还是依附于各地方体校,人才选拔机制仍停滞于举国体制和竞技体育的管束中。尽管CUBA和CUBS不断成长,但输出的人才非常有限,根本无法在各大俱乐部中扮演决定性的角色。

当然,我们应该看到联赛发展的积极一面,在与老美的对比和较量中不宜妄自菲薄。今年的CBA总决赛上,北京队的李根和吉喆,辽宁队的韩德君和刘志轩,都是拥有大学联赛经历的球员,他们在本队的角色定位已经创造了大学球员在职业队里的新纪录。试看之前,有哪位“学生”出身的球员享受过他们的待遇?这是一个好的势头,但不代表联赛自此会一帆风顺。体制的流毒依然存在,且根深蒂固,中国篮球的出路,要看中国篮协对于各联赛的管控,何时做到科学化、合理化和自然化的程度。

被锦标主义操控数十年的中国体育,想要打破这种垄断,走上一条完全成熟完备的竞技道路,仍需要大量的时间和反复的尝试。拷贝他人模式未尝不可,但要因地制宜,扬长避短。NCAA的热闹和火爆,我们根本学不来,但剽窃他们的创意,稳抓基层,完善人才链条,倒是可以效仿。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