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阿富汗的局势让一条评论迅速走红:我以为世界和平了,原来是中国强大了!
短短一句话,瞬间就戳到了无数国人的内心,我们也为如今中国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看不见的战争还在打着,比如说:5G、芯片、自动驾驶等等。
为了遏制国内芯片的发展,某些国家也是做到了“丧心病狂”的程度。为此,华为受伤最为严重。前不久,华为发布了2021年上半年的业绩报告,公司营收为3204亿元,同比下滑29.4%,这应该是华为最近几十年来业绩下滑最猛的一年。
华为业绩大幅下滑的原因就是缺“芯”,最最尴尬的事情是华为明明可以研发出世界先进的芯片,但是却买不到可以为华为制造芯片的机器,这种委屈只有华为能懂。
经过网友的梳理发现,那些卡住华为的“芯片”公司,很多都与华人有着密切关系。
1
国内名校毕业,远赴美国
有人对全球排名前十的芯片设计厂商创始人或者CEO进行了一次梳理,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10家公司的领导人中,有8个是华人,只有排名第一的高通和排名第十的戴乐格是其他人种。
其中,我们耳熟能详的博通、英伟达、联发科、AMD等企业均是由华人掌舵。
据悉,博通的CEO陈福阳的祖籍在福建,出生在马来西亚,18岁的陈福阳考上了麻省理工学院。其中最著名的案例就是在2017年要以1050亿美元收购高通公司,后来因为威胁美国安全,这项收购被叫停但是也让博通出了一把风头。
英伟达的CEO黄仁勋是台湾人,9岁就到了美国学习。又有小道消息说黄仁勋是AMD的CEO苏资丰的表舅。
联发科的CEO蔡明介则是台湾的著名企业家,国内IC设计类的元老级人物。
除了芯片设计领域外,全球最顶尖的材料科学家中前6名全是华人,其中有5个人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最后都远赴美国成为了大学教授或者研究员。
上面的这些人只是我们能够通过新闻了解到的,还有很多天才级人物我们还不曾了解就在美国定居了。
据不完全统计,从1978年-2015年,硅谷吸纳了2万名清华毕业的学子,平均每年有540人左右到硅谷工作。
2019年,清华一共录取了3400多名内地学生,这意味着大约16%的清华毕业生去了硅谷。如果算上纽约、芝加哥、波士顿等其他城市,至少有20%的清华毕业生去了美国,这也难怪网友对清华有一点意见。不过这是清华学生的自由,他们有权利决定自己的人生。
如果算上国内所有的985高校,有20万左右的高材生留在了美国。
中微半导体创始人尹志尧表示,自己在1984年进入英特尔的时候被里边的工作环境吓傻了,里边大多都是华人脸,美国人倒是很少见。
2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很多人可能会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指责这些国内高校毕业,为美国效力的人才。可是我们似乎更应该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据某些接触过这些人才的网友表示,这些能够考入清华大学和中国科技大学的人在学生时代都是学霸中的学霸,他们大多会“自视清高”。
可是搞科研的人并不是一心一意搞科研就行了,必须要去拉经费,否则你再牛,没有经费也是白搭。
这些自视清高的人又特别不愿意去拉经费,甚至是不屑去拉经费。现实是,你不去拉经费,经费也不会自己跑过来。如果想要拉到经费,你就必须要有一些交际活动。很多科研大神也不是不会交际,只是不愿意去陪笑脸而已。
恰巧,国外的某些机构或者是公司知道这些科研大神的痛点,也愿意放手让他们去做,最终也更容易引领科技进步。不可否认,国外机构为此的投入也是巨大的,这是前提。
华为也同样做到了国际企业对待人才的顶级标准,华为招聘了一个俄罗斯的数学天才,年薪是一个天文数字,尽管如此,人家还不想来中国,因为离家太远。华为为了他专门在俄罗斯开设了一个研究所。他每天上班后就是打游戏、玩手机,KPI考核从来就没达标过,任正非全都包容了他。
突然有一天,这位数学家告诉任正非,他攻克了从2G到3G的难题,这就是华为对待人才的态度。
可惜的是,国内像华为这样的公司太少了,以至于大量人才外流,希望未来可以有越来越多的公司更加包容这些人才,让我们再也不怕其他国家卡脖子。
用媒体思维全网覆盖,让产品销售慕名而来!
未来所有的商业竞争,都会聚焦在媒体传播上。一家公司或一个老板,如果媒体思维短缺,注定会提前败下阵来。
请记住:没有传播度,就没有认知度;没有认知度,就没有美誉度;没有美誉度,何来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