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心理健康问题,什么是心理健康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小飞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心理健康是指心理的各个方面及活动过程处于一种良好或正常的状态。
2、心理健康的理想状态是保持性格完好、智力正常、认知正确、情感适当、意志合理、态度积极、行为恰当、适应良好的状态。
3、受到遗传和环境的双重影响,尤其是幼年时期的原生家庭的教养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发展影响甚大。
4、心理健康突出在社交、生产、生活上能与其他人保持较好的沟通或配合,能良好地处理生活中发生的各种情况。
5、根据我国青春期儿童的心理活动特点,他们达到心理健康应具备以下六个心理品质:一、智力发育正常,即个体智力发展水平与其实际年龄相称;二、稳定的情绪。
6、尽管会有悲哀、困惑、失败、挫折等,但不会持续长久;三、能正确认识自己。
7、清楚自己存在的价值,有自己的理想,对未来充满信心;四、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8、尊重理解他人,学习他人长处,友善、宽容地与人相处;五、稳定、协调的个性,能对自己个性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进行有效控制和调节;六、热爱生活,能充分发挥自己各方面的潜力,不因挫折和失败而对生活失去信心。
9、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心理健康标准;百度百科- 心理健康谈心理健康的标准 四川省凉山州教育科学研究所 谌业锋 什么叫心理健康?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定义为: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
10、具体表现为: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有效率的生活。
11、 除此之外,人们还从不同的方面来进行解释。
12、有人认为心理健康是人们对环境能高效而愉快地适应;也有人认为心理健康应是一种积极、丰富而持续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适应良好,具有生命活力,能充分发展其身心潜能而绝非仅仅没有心理疾病;还有人认为,心理健康表现为积极性、创造性和人格统一,有行动热情和良好的社会适应力。
13、较为普遍的观点认为心理健康是能够充分发挥个人的最大潜能,以及妥善处理和适应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14、具体说,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与绝大多数人相比,其心理功能是正常的,无心理疾病;二是能积极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顺应环境,能有效地富有建设性地完善个人生活。
15、基于以上观点,我们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生理、心理和社会性方面达到协调一致,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功能状态。
16、 一、学术界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马斯洛和密特曼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 1.有充分的安全感。
17、 2.对自己有充分的了解,并能对自己的能力作出适当的评价。
18、 3.生活理想和目标切合实际。
19、 4.与周围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
20、 5.能保持自身人格的完整和和谐。
21、 6.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
22、 7.保持良好人际关系。
23、 8.适度的情绪发展与控制。
24、 9.在集体要求的前提下,较好地发挥自己的个性。
25、 10.在社会规范的前提下,恰当满足个人的基本需要。
26、 (二)斯柯特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 1.一般的适应能力 适应性;灵活性;把握环境的能力;适应和对付变化多端的世界的能力;阐明目的,并完成目的的能力;成功的行为;顺利改变行为的能力。
27、 2.自我满足的能力 生殖性欲(获得性感高潮的能力);适度满足个人需要;对日常生活感到乐趣;行为的自然性;放松片刻的感觉。
28、 3.人际间各种角色的扮演 完成个人社会角色;行为与角色一致;社会关系适应;行为受社会的赞同;与他人相处的能力;参与社会活动;利用切合实际的帮助;托付他人;社会责任;稳定的职业;工作和爱的能力。
29、 4.智慧能力 知觉的准确性;心理功能的有效性;认知的适当;机智;合理性;接触现实;解决问题的能力;智力;对人类经验的广泛了解和深刻的理解。
30、 5.对他人的积极态度 利他主义;关心他人;信任;喜欢他人;待人热情;与人亲密的能力;情感移入。
31、 6.创造性 对社会的贡献;主动精神。
32、 7.自主性 情感的独立性;同一性;自力更生;一定的超然。
33、 8.完全成熟 自我实现;个人成长;人生哲学的形成;在相反力量之间得以均衡;成熟的而不是自相矛盾的动机;自我利用;具备把握冲动、能量和冲突的综合能力;保持一致性;完整的复杂层次;成熟。
34、 9.对自己的有利态度 控制感;任务完成的满足;自我接受,自我认可;自尊;面对困难,解决问题充满信心;积极的自我形象;自由和自决感;摆脱了自卑感;幸福感。
35、 10.情绪与动机的控制 对挫折的耐受性;把握焦虑的能力;道德;勇气;自制力;对紧张的抵抗;道义;良心;自我的力量;诚实;清廉正直。
36、 二、心理健康的一般标准 综合各家观点,参照现实社会生活及人们的心理和行为表现,现代人和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标准应以从下七个方面来考虑; 1.智力正常 智力是以思维能力为核心的各种认识能力和操作能力的总和,它是衡量一个人心理健康的最重要的标志之一。
37、正常的智力水平是人们生活、学习、工作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
38、一般地讲,智商在130以上,为超常;智商在90以上,为正常;智商在70—89间,为亚中常;智商在70以下,为智力落后。
39、智力落后的人较难适应社会生活,很难完成学习或工作任务。
40、衡量一个人的智力发展水平要与同龄人的智力水平相比较,及早发现和防止智力的畸形发展。
41、例如,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过于敏感或迟滞、知觉出现幻觉、思维出现妄想等,都是智力不正常的表现。
42、 2.情绪适中 情绪适中是指情绪是由适当的原因所引起;情绪的持续时间随着客观情况的变化而变化;情绪活动的主流是愉快的、欢乐的、稳定的。
43、有人认为,快乐表示心理健康如同体温表示身体健康一样的准确。
44、一个人的情绪适中,就会使整个心身处于积极向上的状态,对一切充满信心和希望。
45、 3.意志健全 一个人的意志是否健全主要表现在意志品质上,意志品质是衡量心理健康的主要意志标准,其中行动的自觉性、果断性和顽强性是意志健全的重要标志。
46、行动的自觉性是对自己的行动目的有正确的认识,能主动支配自己的行动,以达到预期的目标;行动的果断性是善于明辨是非,适当而又当机立断地采取决定并执行决定;行动的顽强性是在作出决定、执行决定的过程中,克服困难、排除干扰、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
47、 反应适度是意志健全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心理健康的外在表现之一。
48、反应适度说明人的行为表现协调有度,主要表现为:意识和行为一致,即言行一致;为人处世合情合理,灵活变通;在相同或相类似情境下,行为反应符合情境,既不过分,也不突然。
49、 4.人格统一 人格是指一个人的整体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50、人格的各种特征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有机结合成相互联系的整体,对人的行为进行调节和控制。
51、如果各种成分之间的关系协调,人的行为就是正常的;如果失调,就会造成人格分裂,产生不正常的行为。
52、双重人格或多重人格是人格分裂的表现。
53、一个人的人格一经形成,就具有相对稳定的特点,因此,形成一个统一的、协调的人格和形成一个残缺的、失调的人格,其性质对心理发展和精神表现的影响是截然不同的。
54、 5.人际关系和谐 人际关系和谐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也是维持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之一.人际关系和谐具体表现为:在人际交往中,心理相容,互相接纳、尊重,而不是心理相克,相互排斥、贬低;对人情感真诚、善良,而不是冷漠无情、施虐、害人;以集体利益为重,关心、奉献,而不是私字当头,损人利己,等等。
55、 6.与社会协调一致 心理健康的人,应与社会保持良好的接触,认识社会,了解社会,使自己的思想、信念、目标和行动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协调一致。
56、如果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产生了矛盾和冲突,应及时调节,修正或放弃自己的计划和行动,顺历史潮流而行,而不是逃避现实,悲观失望,或妄自尊大、一意孤行,逆历史潮流而动。
57、 7.心理特点符合年龄特征 人的一生包括不同年龄阶段,每一年龄阶段其心理发展都表现出相应的质的特征,称为心理年龄特征。
58、一个人心理行为的发展,总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变化的。
59、如果一个人的认识、情感和言语举止等心理行为表现基本符合他的年龄特征,是心理健康的表现;如果严重偏离相应的年龄特征,发展严重滞后或超前,则是行为异常、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60、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
61、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适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
62、心理健康 是现代人的健康不可分割的重要方面,那么什么是人的心理健康呢? 人的生理健康是有标准的,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也是有标准的。
63、不过人的心理健康的标准不及人的生理健康的标准具体与客观。
64、了解与掌握心理健康的定义对于增强与维护人们的健康有很大的意义。
65、人们掌握了人的健康标准,以此为依据对照自己,进行心理健康的自我诊断。
66、发现自己的心理状况某个或某几个方面与心理健康标准有一定距离,就有针对性地加强心理锻炼,以期达到心理健康水平。
67、如果发现自己的心理状态严重地偏离心理健康标准,就要及时地求医,以便早期诊断与早期治疗。
68、 心理健康是指具有较好的自控能力,且能保持心理上的平衡,能自尊、自爱、自信而且有自知之明。
69、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培养身心健康社会公民为目的,通过运用健康管理的方法,以校园环境、功能环境的改善为主,人文环境的改善相配合,以老师和学生两个主体,提供科学、健康、专业的指导。
70、“新健康教育”在学校建设了专门的健康指导室(心理咨询室),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师长期驻校,以开设心理课程和开展课外活动等方法引导学生的健康心理发展。
71、同时,开设“亲情聊天室”,为亲情的连接打开通道,为学生们的健康成长铺就一条畅途。
72、标准 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幸福和健康有了更高的追求。
73、心理健康,这项在早前容易被忽略的人类健康的重要指标,如今正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
74、那么究竟什么是心理健康?它的衡量标准又有哪些呢? 什么是心理健康:关于什么是心理健康,国外学者多有一些表述。
75、英格里士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心理情况,当事者在那种情况下能作良好适应,具有生命的活力,而能充分发展其身心的潜能;这乃是一种积极的丰富情况。
76、不仅是免于心理疾病而已”。
77、麦灵格尔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人们对于环境及相互间具有最高效率及快乐的适应情况。
78、不仅是要有效率,也不仅是要能有满足之感,或是能愉快地接受生活的规范,而是需要三者具备。
79、心理健康的人应能保持平静的情绪,敏锐的智能,适于社会环境的行为和愉快的气质。
80、” 2.心理健康的标准:心理学家认为,人的心理健康包括以下七个方面:智力正常、情绪健康、意志健全、行为协调、人际关系适应、反应适度、心理特点符合年龄。
81、了解什么是心理健康,对于增强与维护人们的整体健康水平有重要意义。
82、人们掌握了人的健康标准,以此为依据对照自己,进行心理健康的自我诊断。
83、发现自己的心理状况某个或某几个方面与心理健康标准有一定距离,就有针对性地加强心理锻炼,以期达到心理健康水平。
84、如果发现自己的心理状态严重地偏离心理健康标准,就要及时地求医,以便早期诊断与早期治疗。
85、[1] 总而言之,健康的心理就是做出正常思维,行为标准,人性的对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反应。
86、什 么 叫 心 理 健 康 ?心理健康又称心理卫生,包括两方面含义:(1)指心理健康状态,个体处于这种状态时,不仅自我情况良好,而且与社会契合和谐;(2)指维持心理健康、减少行为问题和精神疾病的原则和措施。
87、心理健康还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心理健康,主要目的在于预防心理障碍或行为问题;广义的心理健康,则是以促进人们心理调节、发展更大的效能为目标,使人们在环境中健康生活,保持并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更有效地为社会和人类作出贡献。
88、心理健康这一术语是人们在认识和处理心理障碍的过程中提出来的。
89、早期,在有些国家,凡行为古怪者均被视作异人,遭到非人的待遇,有的被铁链锁起来,有的作为展品在周末展出,尤其当社会主义发生变革或天灾人祸时,对异人的怀疑、蔑视、憎恨和迫害就会加剧。
90、随着心理科学的出现和发展,人们对异人的看法逐步改变了,发现这些行为古怪者是可以医治的,于是各种专门收容异人的机构也应运而生,治疗代替了惩罚。
91、但当时的治疗机构大多设在修道院中,其方法也只是在为这些人提供阳光、空气、自由和生物性需要的基础上进行医疗。
92、正是在这种医疗过程中,人们发现这些行为古怪者的心理活动是导致精神不适和行为异端的一个主要原因,而且这些招致了障碍的心理活动有时在正常人、甚至医生身上也会出现,如焦虑、紧张、抑郁等。
93、这说明每个人对自己进行正确认识和评价的重要性。
今天的内容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