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写字,写错了就容易改。但是古代用毛笔写字,如果写错了,怎么修改呢?
他们最直接、最简单的方法是用画笔绘画。
东晋时期的著名书法家王羲之以及唐代的书法家颜真卿都会这样做:不过这样做法会令整个作品“一忽一忽”,王羲之改动少点,可似接受,再看看颜真卿的《祭侄稿》,当改动太多时就似一幅“涂鸦”多一点。
所以古人亦会用另一种方法,就是在错别字旁边用毛笔加点,保留错的原字,会令到整体较美观。所以,我们有成语“文不加点”,表示文章一挥而就,不加以涂改,以这样来形容文人才思敏捷。
如果想更美观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将一种叫“雌黄”的矿物涂在错别字上。
因为雌黄是橙黄色的矿物,也有褪色作用,所以古人都会用它来改错别字。由于古时写字的纸,为防虫蛀,多用药材黄檗染成,纸张会略带黄色,那就与“雌黄”的色水差不多。
正正因为“雌黄”有更改错别字的作用,古人引申开来,会以“信口雌黄”来形容妄加评论、随口乱说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