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仅上映天票房已经突破了25亿票房而这个数字还在增长着,赶超30亿已经是信手拈来的事了。
以前总有人调侃韩国有改变国家的电影,我们有改变电影的国家。
《我不是药神》能够顺利公映,实际上就是一种电影的进步和胜利。
《我不是药神》的真正主角不是我们的“山争哥哥”,是“药”!
是那个叫做“格列宁”的药。
故事的所有发展都围绕着“格列宁”展开的。
制造格列宁的瑞士诺瓦公司,销售格列宁的药贩子(程勇和张院士以及印度药企老板),购买格列宁的白血病人(吕受益们),打击假格列宁的警察。
四方的斡旋、斗争、交错,才组成了完完整整的《我不是药神》。
我起初也有类似的一个误解,但在第一次看完这部电影之后,看着台上演员谭卓和王佳佳在映后互动环节不禁落泪,看着台下观众大多数人红了眼眶,我才意识到:这不是一部全程轻松搞笑的喜剧电影,而是一部融合了现实主义核心的严肃又温暖的电影。
因为有那样的误解,前后的观影体验便有一种强烈的反差感。带着放松一下的心态走入影院,结果却背着沉重的震撼与感动走出影院。望着当时下过雨的上海天空,再看看街上匆匆走过的行人,我不禁有些恍惚,感觉眼前的世界仍在电影之中,每个人有各自不同的困境,每个人也都面临着各自不同的选择。
制造格列宁的瑞士诺瓦公司
《我不是药神》最好的一个地方就是没有可以去丑化或美化任何一个角色
看起来是影片最大恶人的瑞士诺瓦公司,其实也只是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已。
要知道,研发出一种新药所经历的过程不仅耗费人力,更耗费财力。
从理论研究开始,到实际的制药工艺,再到毒理学验证,成品出来之后还要经过漫长的临床验证,有的甚至达到十几年。
如果是进口药,从外国制药企业真正到达病人手里,要经过一层又一层的关税、增值税和经销商的抽成。所以在2002年的上海,一瓶治疗白血病的格列宁卖到了4万块的天价,要知道,那时候北京的房价也才三四千。
市场要保住,瑞士诺瓦公司当然要出面来起诉卖假药的药贩子了。
但是,这些真的是假药吗?
销售格列宁的药贩子
在《我不是药神》里有两个药贩子,一个是徐峥饰演的程勇,一个是王砚辉饰演的张长林。
程勇卖的是“真的”假药,张长林卖的是“假的”假药。3
因为交不起房租、卖不出印度神油、夺不了儿子的抚养权、交不起老爸的手术费,程勇铤而走险,只身来到印度找到熟人门路,打通进货渠道,把在印度成本价只有500块的印度格列林带到了上海,他卖5000块一瓶。
这个药不假,是真的能治白血病的格列林。
可以说是合理利用规则的典范了,但在最后印度政府还是被瑞士诺瓦公司起诉了。
程勇就是完美利用了格列林在中国和印度的差价,甩掉了背在自己身上的四座大山,把销售权转让给了张长林,开起了自己的纺织厂。
程勇有错吗?程勇完美诠释了在违法的边缘试探。
销售能治病的仿制药,救活了几百个白血病人,他有错吗?
张长林呢?
一个召集中老年人开讲堂卖自己生产的德国格列宁的假院士,十足的江湖骗子。
靠自己的小手段拿到了程勇的代理权之后转身就把价格涨到了两万。
他看上去是电影里最大的恶人,赚的都是白血病人的救命钱。
但是最后还是守住了自己的底线没有供出程勇。
购买格列宁的白血病人
“包庇犯罪也是犯罪”。
饰演警察曹斌的周一围对一屋子被抓来审讯的白血病人说。
别说在2002年,4万块钱一瓶的格列林是天价。
就算放到现在,4万块一瓶药也是天价。但是我买一瓶只要5k块,也能达到相同疗效,病急乱投医的病人和家属们当然要买。
“我病了三年,40000一瓶的正版药我吃了三年,房子吃没了,家人被我吃垮了。现在好不容易有了便宜药,你们非说它是假药。那药假不假,我们能不知道吗?那药才卖500块钱,药贩子根本没赚钱。谁家没个病人,你能保证一辈子不生病吗?你们把他抓走了,我们都得等死。我不想死,我想活着。”
被抓的老奶奶对着警察曹斌的这一番话可以说贡献了影片的一大泪点。
他们不过是想活命而已,有什么错?
打击假格列宁的警察
没有经过药监局注册的药就是假药,就算它真的具有治疗药效。
这是警察恪守的原则,所以就算是最后程勇良心发现甘愿自己补1500还是把药卖500块一瓶时,他还是被警察抓了。
法律和情义,警察站在法律的那一段无可厚非。
这才有了警察局长对曹斌说的那句话“干了这么多年,法大于情的事你见得还少吗?”
阴谋论者可能会认为警察局长和瑞士诺瓦公司沆瀣一气,拿了好处帮抓人。这两方一个是诉求方,一个是执行方,在警察局长破例让瑞士诺瓦公司的医药代表旁听会议被打断后,他也会呵斥医药代表。
这里面,谁都没毛病。
看起来,如此冲突的四方好像都没毛病,影片该怎么结束呢?
把格列宁纳入医保,让国家出面解决问题,电影完美结束。
这两天对《我不是药神》的赞誉太多了,接下来可能会更多。
今年的豆瓣年度十佳必定锁定了,TOP250在前方向《我不是药神》招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