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数码极客

【单人旁加】单立人获优酷千万级投资,线下和培训正在成为喜剧关键词

“我们的目的是发展产业。

那么我们要做到的事情应该是,这个行业里大多数人,只要足够努力、方法足够正确,都能达到合格的标准,在里面混碗饭吃。”

脱口秀行业迎来了新的互联网巨头加入。《三声》独家获悉,目前专注于线下脱口秀演出的单立人喜剧获得了来自优酷千万级别的A轮融资。融资完成后,优酷在单立人喜剧中的股权占比为25%。在完成融资后,单立人将会继续加大在线下培训和演出业务的投入。

主导这一次投资的是阿里文娱集团轮值总裁兼大优酷总裁杨伟东。在认同喜剧市场重要性的前提下,喜剧人才的培养和内容产出被放在了更加优先的位置。而喜剧产出的一个重要来源则是现场演出。

单立人的创始人兼CEO石老板(石介甫)回忆,这是他觉得优酷打动他的一个地方,“我们是一个非常初期的团队,但他们依然非常重视,愿意投入精力来做这件事情。”

自从2017年1月播出的《吐槽大会》走红以来,美式脱口秀,或者说单口喜剧(Stand-up Comedy)作为一种发源于西方、交互性和及时性极强的喜剧形式,正式在中国年轻观众里得到了广泛的认知,也让演出市场对于“新的喜剧”产生了越来越大的需求。

比如,在笑果文化的线下演出品牌“噗哧”、老书虫、“北脱”俱乐部,以及开心麻花去年主办的巡演《开心麻花·脱口秀》等多个不同主办方的脱口秀现场演出里,你总能见到那么几位不得不重合的演员。人才的紧缺已经成为这个高速成长的行业必须面临的迫切问题。

石老板认为这是未来单立人试图解决的其中一个主要问题:包括演员和编剧在内(而这两者在很多时候还会重合),培养一批合格的脱口秀喜剧人才,才能获得更优质的喜剧内容。同时,单立人正在尝试通过自己在喜剧上的“研发能力”融合到不同的综艺、短视频和音频节目项目里。

和以往自己摸索着前进的方法相比,石老板正在致力于运用单立人过往的经验,建立一套更加有效的的方法论来培养更大批量的脱口秀喜剧从业者。“我们的目的是发展行业”,石老板解释,“那么我们要做到的事情应该是,这个行业里大多数人,只要足够努力、方法足够正确,都能达到合格的标准,在里面混碗饭吃。”

“你是不是一家喜剧学校?”

最近单立人的演员刚参加完举办到第三年的中国国际脱口秀喜剧节比赛。在这个比赛之前,中国还没有全国性质的专业线下脱口秀比赛。石老板、周奇墨是前两届的冠军,而教主今天刚刚拿下了第三届的冠军。

石老板、周奇墨、教主和小鹿,这四名最早聚合在单立人的脱口秀演员的职业成长路径大抵相似:从业余爱好出发,每周闲暇时间到酒吧去观众面前练习脱口秀,不断地修改、练习,直到把它变成自己的职业。在2014年,他们组成了一个演出小团体,互相磨合和沉淀。

随着市场逐渐发展,演出机会增加,也为了让自己的脱口秀水平“更上一层楼”,石老板在2015年决定辞去自己在金融行业的工作,全职投入到脱口秀演出里面。现在,他是中国本土少有的能够一个人支撑1小时中文专场的演员。

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单凭个人的力量似乎很难让行业发生真正的改变:“以前是演员的心态,等待别人来给你把市场做好,但是当你已经冲在最前面的时候,这件事就只能自己来做了。”2017年,石老板决定在之前的小团体的基础上,成立公司”单立人喜剧”来推动行业发展。

和笑果文化选择先打造《吐槽大会》、《脱口秀大会》等终端形式的综艺内容形成内容出口、再培养演员的模式不同,单立人选择了先打造内容“入口”,用线下演出的形式来持续地培训、推出脱口秀演员,让他们成为不断产出内容的源头。

单立人的核心训练方式是保持高频次的现场演出。现在单立人即使是举办免费的开放麦,也会保证观众人数达到一定数量,保持正式演出的感觉。同时,单立人的演员每天都会赶2-3场演出,石老板坚信现场的训练效率:“练脱口秀就是见观众,次数越多、进展越快。对于演员来说,面对10个观众和1000个观众,对他的成长来讲没有本质的区别,但一个段子演1遍和100遍,这个很有区别。”

现场的必要性在于不断试错、证明自己,“就像做实验一样,一个演员有很多段子、一个俱乐部有很多演员,怎么判断好不好?那就得去拿给观众试验。就算你演了十年,有人只演了半年,但人家现场就是比你炸。没办法,这是这个艺术形态最公平的一点,反而倒逼着大家要真实。”

演出背后的支持是单立人的培训体系。单立人整理出了自己的脱口秀表演教材,免费对所有对脱口秀有兴趣的学员提供培训教程和专门的老师辅导。“虽然之前同行也翻译和出版过国外的教材,但我们做了第一本本土化的教材,使用的例子也是我们实际表演中遇到的。”

其中一个只有中国人会遇到的表演问题是,新人很容易在初期陷入“话剧腔”。“国外不管是奥斯卡颁奖,还是奥巴马演讲,你都觉得和平时说话的语气是相似的。但是我们从播音时代成长起来,说脱口秀就很容易不自觉地带着主持人的感觉。”石老板总结,很多时候表演问题是意识的问题,但需要有经验的演员点出来进行纠正。

当然还有更深层次的问题,而这与演员自我认识的深度有关。“比如,有一个演员吐槽高考制度,觉得高考特别傻。但是他自己没有参加过高考、也没有上过大学。他的问题其实不是在于高考制度,而是因为人生遭遇了坎坷,没有上大学,对高考产生了负面情绪。说第一个段子的时候,观众完全不理解;说第二个就可以,因为情绪和根源对上号了。所以演员需要人帮助他找到底层的情绪,和探究表象背后的深层的原因。”

从石老板过去一年半的经验而言,一名普通演员在单立人的体系里,能在3-6个月的时间内达到及格水平。为了不影响主品牌,单立人培养出来的新演员将会以“惊讶喜剧”的新品牌进行表演,除了已经签约的18个演员以外,单立人还有6-7个重点培养的学员,数十个培训中的学员。

“有人会问我,那我们这样(培训喜剧演员)岂不是一家喜剧学校了?但在现在的行业发展阶段,必须得这样做,行业最薄弱的环节就在人才上。”石老板解释。他的出师标准是:“在现场演出里,1分钟有4个笑点,能讲5到7分钟。”

实际上,得到了资本支持的脱口秀公司一致地开始了进行人才圈定和培养的进程。在A+拿到了过亿元的融资的笑果文化就把之前针对大学生进行的培训夏令营、冬令营集合成为了品牌“噗哧学院”,为自己的线下演出和综艺输送人才;在今年4月刚拿到来自峰瑞资本旗下武汉互娱数百万融资的“北脱传媒”(前身是北京脱口秀俱乐部,创始人为西江月)也开始培养自己的脱口秀演员。

在线下演出市场已经磨练了十几年的开心麻花无疑为这些新兴的脱口秀公司提供了信心。根据开心麻花在上个月公布的财报,由于《羞羞的铁拳》的成功,开心麻花2017年度净利润为3.9亿,同比增长了442%。《羞羞的铁拳》正是开心麻花在现场磨练了数年才进行影视改编的话剧作品。

不断渗透

另一个单立人探索的方向则是脱口秀喜剧的延展性。尽管优酷的投资不涉及具体的内容合作事宜,但在未来各种喜剧内容上加深合作依然是一个可以预估的方向。

在石老板看来,国内从脱口秀衍生出来的喜剧内容依然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并且和国内现在流行的综艺节目的编排逻辑应该是相异的。“你看美国的节目,鸡毛秀、囧司徒每日秀、艾伦秀(三者均为美国热门谈话节目,主持人都是喜剧演员),形式都很简单,但就算请的嘉宾都一样,他们聊的东西绝对会不一样,这是围绕着喜剧人本身去投射出来的节目。而国内现在主要还是采取了把人和内容填进去环节里的形式。”

他觉得可以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来影响现有的内容产品的生产,促进一个细分市场的生成。“喜剧这个领域是缺少标准化流程的。我去上《奇葩大会》发挥得好,去别的节目,可能同样的段子就是不行。这是因为我们不但没有专业的喜剧人才,也没有专业的喜剧编剧、喜剧导演、喜剧制作,甚至没有懂喜剧的摄影和场记,什么都没有,市场还很小。”

之前有一个综艺节目想邀请单立人的演员去表演,石老板一连串追问好几个问题:“在这个环境里演员要做什么?策划是什么?你需要我们吐槽、讲段子,还是主持?”然后对方才知道,原来脱口秀表演不是即兴的,需要编排,“等于我们还是在开荒”。

但新的潮流已经不可阻挡,主流娱乐内容的生产者寻求变革的动力比单立人更加迫切。“基本上,主流的平台、电视台,大的网综公司,都向我们表达过合作的意向。”石老板认为单立人对于合作公司的价值在于,他们有能力在自己的小舞台上完成一次“产品”的原型,然后为更大的文化产品增加价值。

影视公司拿着剧本找到他们,希望他们能够在剧本里面加梗、加段子。而经纪公司会把自己的艺人送过来“加技能点”,进行脱口秀培训。视频平台和短视频平台则需要单立人提供编剧能力和演员。比如,有一些公司希望他们能够撰写时长为1分钟的剧本,投放到类似微视和抖音这样的平台上。

“当我们往线上发展的时候,必然会跟现有的产品融合,因为线上产品的形式非常多,用户使用场景也更加复杂,所以需要去和外部的行业和公司合作和融合,并且也可以为公司获得额外的收益。”除此之外,单立人也在进行一些小型的产品尝试,比如和音频节目《日谈公园》合作推出《日谈喜剧人》节目、以及已经在策划中的短视频节目等。

同时,单立人还入股了一家编剧公司,提高自己对于内容的掌握能力,也可以叫服务能力:“去谈合作的时候,经常就是我、公司的策划,再加上编剧,一起去见对方,提升内容。”

这对于公司成长而言也是一个符合逻辑的选择。“等演员成长到一定程度,要往下一个点迈的时候,会发现公司已经帮你布局好了,你可以始终待在这个系统里面。”而且,对于习惯现场演出、展现自我的演员而言,怎么在应对综艺节目人设化的同时,依然能展现出真实自我的某个侧面,依然是单立人的演员需要探索的能力。

在现场演出方面,他们也会逐渐往二、三线城市渗透,教会当地人怎么做脱口秀演出。“这个很重要,《超级女声》能下沉到三、四线城市去选秀,是因为就算在村里也有人会唱歌。所以要有意识地去培养,具体可能通过找当地核心的演员隔段时间就来一次北京,我来免费做培训、做运营,甚至还可以投入一些资金,帮助他们做一个基本的打样。”

以下是《三声》和石老板的对话

三声:作为一个兴趣导向、“半路出家”的脱口秀演员,为什么决定创业,自己做老板?

石老板:我确实是从小就对喜剧感兴趣,小品、相声都喜欢。但脱口秀的表演方式更自由一些,开始业余讲段子,讲了几年,2012年开始讲到2015年,到那个时候觉得我要全职才能更上一层楼,就自己写段子,每天就是这个生活。

到2015年觉得现有市场演出机会也好,上升空间也好,都有限了,我就觉得要自己做。到2017年的时候觉得再往上做,你自己没有公司,自己不去推动这个行业发展,个人能量也到顶了。我们在早期作为一个演员总是期待别人帮你把市场先做好,发现你每次都走在别人前面,你就必须得自己去做。就像沈黎晖最早做摩登一样,那个时候他想发唱片,没有人发,我自己发,这回就做成功了,我当时就这种感觉,我就先做个公司成立起来。大概是这个逻辑。

三声:因为你是行业中的人,《吐槽大会》的播出对你来说有什么影响?

石老板:我觉得还是很震动的,之前大家对这东西就是没有概念,什么叫脱口秀,什么叫stand-up comedy,没有任何概念,你先有个东西大家有认知了。整个行业说,我们原来还可以这样玩。

三声:一开始怎么把核心的演员聚集起来?

石老板:最早是周奇墨、小鹿和教主嘛。那个时候大家心已经挺齐的,在线下大家也认识好几年了,等于基本上是我们一说这事,大家都说一定支持。而且我从公司一成立就把股份分给大家。对我来说,团队的磨合是早在2014年、2015年就已经开始在做了,包括价值观的碰撞、磨合,公司只是形式上的一起,团队是2014年底就开始在架了。

三声:你刚才提到价值观的碰撞,这最终形成的是什么样的价值观?

石老板:最重要的是真实,因为你在台上讲的是你自己的事情,不是扮演成别人。传统的演员是给你个剧本,今天是医生,明天是个老师。但是我们在台上石老板就是石老板,你要装别人,装不像。只有演自己,你不能演很表面的东西。

你要在台上讲60分钟关于你的事,你肯定要往深挖,挖出来的很多可能是负面的情绪。但是在这样一个演出的氛围,你这样说是没问题的,而且你把观众当朋友,他会愿意听你的分享。

这是一种真实、不怕挫折、不怕负面情绪,也不怕冷场的价值观。其实在这个艺术的形式里,它暗含的都是这样的精神力量,所以我们的slogan叫“上舞台演自己”,也是想透露出这个东西。我对演员、同事,包括合作伙伴,都是这个逻辑。我觉得这是一脉相承的。

三声:对于单立人而言,现场演出为什么这么重要?

石老板:就像做实验一样,不是说你这个段子不给观众演它就不好。而是说,如果我有很多的演员,我怎么评判TA好不好,我得有一个公平的方法。就像我在实验室做实验一样,我要把它做出来,并且能反复地得到一样的结果。谁也别说自己演了十年,别人演了半年,结果人家(演出)就比你炸,他就是比你炸。没办法,你就是过气了。这是艺术形态最公平的一点。所以反倒逼着大家都要真实要平和。

现在我们一周有10场开放麦、5场商业演出。一定要保证他们每天要赶两三场,这个频次才能让他在三到六个月之内出来。如果人多了,我就会增开场次。练的越多,进展会越快,练这个东西就是见观众,在自己家排练不算,就得见观众,所以我给你开的场次越多,密度越高,你见观众的次数越多,你就越能出来。而且不要有什么老段子的概念,五年以内都不算老段子。国外我们之前看Ali Wong(黄阿丽,美国脱口秀演员),她的专场《小眼镜蛇》练了12年。

三声:单立人对于培养新演员的方法论是怎么样的?有没有只有在中国会遭遇的问题?

石老板:一套基础的方法论。其实是教材加我们开放班现在训练的机会,加老师一对一的辅导。我们做了一套免费的、也是中国唯一的本土化的教材,书里的例子也是我们实际演出的例子,马上就要更新2.0版。另外,我们有专业的培训老师,他的工作就是培训。我们天使轮那么点钱基本全都砸在线下,这一轮同样会投在线下。现在能说是基础的方法论和体系,可能半年之后就是完全的和健全的线下的体系。

本土化的演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是我在国外的教材里面没有看到,大家一上台都用表演腔,都是这问题,为什么呢?你看国外,这个主持人他上镜,他哪怕是奥斯卡、哪怕是奥巴马,你觉得和普通说话是一样的。而我们是播音主持时代带出来的习惯,大家看主持人是那么说,所以我要那么说,但是现场不需要。所以这个是国外的东西里边没有,我们要主动具体要帮助的,特别是我们的学员很多现在有播音主持专业的,有综艺艺人。

三声:怎么样帮助每一个脱口秀演员去找到自己的特点?

石老板:先是帮助你挖掘你自己的一些情绪,你有什么不爽的,你要说出来,我们帮你总结,不断的去总结说出来,激发表达欲望。有些人天然就想表达,有些人是憋着不说。

还有些人,他想说一个事情,但反而说了另外一件事情。比如有一个演员他觉得高考太傻。但他没有参加过高考,也没有上过大学。你的问题不是在于高考制度,而是在于你因为没有参加高考,所以产生了对高考的负面情绪。不然你负面情绪没对,还老在那儿吐槽高考制度,人家观众就会说‘我没觉得啊’。但如果你说,‘我没上过大学,所以我的人生遇到坎坷了’,所有人都理解你。培训老师会帮助他找到底层的那些情绪,激发他找到表象中背后深层的原因。

三声:你担心无法满足脱口秀演员发展需求以后,有人可能会离开的问题吗?

石老板:我们公司层面比演员要走的快。等他们要往下一个点迈的时候,公司已经在那个点上布局好了,他们就没必要离开了。虽然我们做得很小,比如《日谈喜剧人》在音频上的尝试、综艺节目在编剧上的尝试,还有和经纪公司、短视频平台的合作,都是在尝试往线上迈。

当我们往线上走的时候,必然会跟现有的产品融合,不太可能是单兵出来,一个人讲单口。因为线上你的产品变化的形式非常非常多,大家使用的场景也更多,你根据多个场景形态去调整,这个时候你需要跟外部的行业、外部的公司去合作、去融合,这个融合的过程就是对我们演员的下一步做布局,对于公司来讲,这个融合的过程也是公司获取收益的一种新的方面,这个逻辑是这样的。

三声:单立人还会给别的公司提供培训服务。对于一家想做内容生产的源头的公司而言,这样重心是否会不一致?

石老板:我们的核心工作永远是提供喜剧内容。现在由于行业中人才不够,喜剧内容就赋能在了人身上。我不但可以做自己的艺人,也可以培养从业者,为行业储备人才。在人才够了以后,内容就可以赋能给上游的产品,比如编剧。只不过是现在行业最薄弱的环节在演员上面,所以必须要培养人才,然后才能提升行业。有人会问我说,“那你是不是个喜剧学校?”只是现在这个阶段,必须得这样做,这是最主要的。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三声”,作者罗立璇。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芥末堆立场。

关于作者: admin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