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心动的offer》第三季终于开播,这期的「战场」从律所换到了医院,观众们期待之余,也多少有点惋惜:
那这次就看不到上一季的律师们了!
确实,上一季节目组邀请的律师们,专业博学,又不乏风趣可爱。
这其中就有以「温文尔雅、不卑不亢」好评著称的史欣悦律师。
他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学院(对,一起录节目的撒贝宁是他的学长),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获得硕士学位,目前是君合律师事务所(国内领先的头部律师事务所之一)的合伙人。
大家在综艺中看到的史律,专业、负责,但很多人不知道,成为「史律」并不是史欣悦人生的第一选择。
他在新书《自洽》中透露:自己小时候最喜欢的其实是历史,高考时也曾犹豫过报历史系或考古系。但最终出于现实的考量,还是选了「更好找工作」的法律专业。
没有选择心中所爱的遗憾,却一直伴随他直到今天,他在书中说:
一个曾经放下的梦想,从来不会真正离开你,只会深深埋藏。
我很好奇,既然至今仍对曾经的梦想心怀憧憬,那么如果能够重来一遍,他是否还会做出一样的选择?
带着这样的疑问,我采访了史欣悦律师,和他聊了聊职业道路上的梦想、迷茫和焦虑。
史欣悦说自己一路算是蛮「顺」的:从北京四中到北京大学,再到留学「镀金」、进入君合……单看他的履历,似乎是「轻而易举」地走了条一帆风顺的路。
但事实不然。
史欣悦出生于北京一个双职工家庭,父母对他的未来,并没有任何「鸡娃式」的精英想象。甚至于有一次,父亲骑着自行车带他看病路过四中,对他说的都是:
这学校很好,你要是好好练篮球,就能进去。
北京四中以篮球特长生闻名,普通家庭的家长都觉得,孩子只有天赋异禀、有体育特长,才有可能进去。
史欣悦的成长过程中,紧紧抓住了人生中每一次偶然遇见的,被「高人」指点的机会。
小学,一位辅导班老师在课后留下他,告诉他,他的文章要比其它小朋友写得好;
初中 ,一位新来的班主任鼓励他好好学习,「我要让你上四中」。
原本对重点中学没有什么想法的史欣悦,是在老师们的指引下,明确了自己的位置和未来的可能性。
有时候,生命中路过的人提点一句,就能鼓励你多走一步、多做一点。这些人都是史欣悦眼中的「贵人」、「高人」。
得高人指点,寻榜样示范,是一生都离不开的自我成长的关键法门。
史欣悦半开玩笑地说,自己高考填志愿的时候,就是因为没有「明白人」指点,自己本身的眼光又比较狭隘。他觉得法律系比考古系分高,也更好找工作,所以才选了法律专业。
但用现在的眼光来看,北大的历史系和考古系,尤其是中国历史和中国考古,在国际上是超一流的,如果钻研学术,也会是很好的选择。倒是法律专业,全世界还有许多更好的大学,并不一定就特别有优势。
但如今回头看,「史律」对当年自己的选择依然满意:年轻的他已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出了最好的选择。而事实证明,法律这条路也是适合他的。
史欣悦也想用自己的经历劝诫年轻人:
第一,即便梦想和现实之间有差距,也要尽可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他当年虽然没学成考古或历史,但清楚地知道自己喜欢文科,所以从实际和兴趣两个方面出发,选了法律。
第二,每个人的情况都是不一样的,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作出判断。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有一个稳定的、体面的收入,还是顶重要的。
第三,越是难以判断、难以抉择的时候,就越是要勇于尝试。就算失败了,也会有失败的经验:更了解自己的弱势,也就离找到自己的强项又近了一步。
全面地认识自我,是每个人终其一生都要修习的功课。在认清自我的基础上所做的每一个选择,都会是最好的安排。
即便是在法学院毕业以后,史欣悦也并没有铁了心要做律师。
他也有过好几次失败:
想考公务员,但因为没有认真准备、不知道申论的体例,所以落榜;
后来尝试去考银行、考国企,也都没能上岸。
他开玩笑说:当年「没有地方要我」,是君合「收留了我」。
没想到这一留就是十几年。
问到当时的心情,史律笑说:当然是没现在想得那么开了。但他经过这近二十年的起起伏伏,再回过头去看当年的挫败,自然有了不一样的眼光。
那些你以为的失败,很可能是伪装后的机遇。比如他没成为公务员,却进了律师事务所。站在今天的角度上看,也不是什么坏事。
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这大概也是为什么,当我提到现在的年轻人都很在乎「试错成本」,因此害怕失败的时候,史律说:
只要不是过于重大的决定,不是什么触及底线的事,去做、去尝试所得到的收获,大多数时候都是值得这个成本的。
史律在采访中一再强调:
年轻人,千万不要有太僵化的得失心。
失败往往也能带来弥足珍贵的经验和成长。
而且,史律觉得,现在年轻人最大的问题,不是试错成本太高,而是不敢试、太纠结。
信息时代,我们有了太多获取信息的渠道。于是当我们想要做一件事的时候,我们总要参照无数评论、攻略、指南,在「做」与「不做」之间纠结百八十个来回。但往往在我们纠结完之后,那最初想要「试试」的热情,早就熄灭了。
其实,这世上没有100%保证成功的事,考虑得差不多就行了。
所以史律建议年轻人:想到什么就去做。
想要尝试长跑,不如明天早起就出门跑几圈,不要担心装备、不用规划路线,先趁着热情去做了,再来复盘你是不是喜欢、是不是适合、能不能坚持。
很多事,坐在办公室里纠结,是纠结不出结果的。
史欣悦说,自己刚进君合那几年,也是个埋头苦干的「小朋友」。
没有话语权、不敢挑活、每天也都是忙得脚跟不着地。
实习期间,律所派他做一些影印、整理文件的杂活,他虽然百无聊赖,却也一声不吭地全数完成了。后来他才知道,这点不挑活的踏实,也是他被留用的原因之一。
这也为史律后来对「专业性」的理解打下了基础:在工作中,真正专业的人是要懂得收敛自我的。很多工作,就算主观上有抵触,也必须以100%的专业度去完成它。这是对一份工作基本的尊重。
当然,在职场上也不能逞强。
史律比喻说,很多年轻人会有一种「偶像包袱」:他们觉得自己一定要把某件事情做到最好、交给我多少活我都一定要完成。但当他们的能力和「偶像包袱」不匹配的时候,这种不现实的自我要求反而会害了他们。
虽然不建议挑活干,但在明知完成不了的情况下,还把活揽下来,最后耽误整个小组的进度,后者的情况显然更糟糕一些。所以学会如何拒绝,也是相当重要的。
而且,拒绝这件事,在「可以」和「不行」中间,还有许多种可能性。
真正成熟的职业人,是能很快提出第三种可能性的。这也是史律从一个「小朋友」蜕变成「大律师」的标志之一。
史律成为合伙人后,要兼顾家庭和工作,变得越来越忙。有一段时间,他在夹缝中感到分外疲惫。一次偶然的饭局间,一位前辈听了他的苦恼,四两拨千斤地对他说:
正常,你这是在上坡呢!
可以说是无心插柳,这句话鼓舞了当时的史律:原来我这么累,是因为我在往上走呢!
其实,在职业生涯初期感到辛苦、迷茫,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年轻的史律也曾觉得自己「人微言轻」。在和一位行业专家交流时,他们都觉得某一条法规写得有问题。于是那位前辈对史欣悦说:以后你一定要把这个地方改过来!
这句话他当时听来觉得像个笑话。但没想到,十几年后,自己真的就参与到类似的法规制定工作中。
所以年轻人,真的要相信。
是前辈们给的信念和鼓励,让史律度过了职业生涯起步时,最辛苦的一段时间。
今天,史律想要把这种信念传递给更多、更需要它的人。他把自己几十年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所得出的人生经验,在《自洽》这本书中做了梳理和总结。
比起高学历的头衔,书中那些在实战场上摸爬滚打得出的教训,才是更能够帮助年轻人取得职业成功的经验之谈。
我们将在留言里选取最走心的20位读者,每位将免费获得一本《自洽》,希望你们都有所获益!
采访/撰文:菜乙己
监制:眠去
出品: 麦子熟了 x 史欣悦 x 中信出版社
-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