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由微信公众号OSXLab发行,原作者ibuick授权转载少数派。如果需要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点此阅读原文。2015 年,算是 Apple 泛 iOS 设备爆发的一年。从年初的 Apple Watch,到 9 月份的 iPhone 6s 、 Apple TV 和 iPad Pro,无一不显示 Apple 对于 iOS 设备的倚重,以及对于该平台给予的厚望。
Apple Watch 算是给智能手表指明了一个新方向,并且自 watchOS 2 以来,我们已经能看到该设备应该会拥有良好的前景。iPhone 6s 则没什么好说的,算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作品,不过 3D Touch、Tapic Engine 在 iPhone 6s 上的表现令我感到惊艳。Apple TV 是一个巨大进化,虽然从理念来讲落后于众多的基于 Android 的机顶盒,智能电视设备,但是 Apple 做出来的东西,有精致感,并且有强悍的 App Store 背书,前景应该不错。
最后就是 iPad Pro。我近两年其实一直对 iPad 系列抱有很多担心。随着 iPhone 尺寸的不断增大,处理器越来越强悍,iPad 当初的特点不复存在。外加上它便携性不如 iPhone,功能性不如 MacBook,所以逐渐的被挤压到了一个尴尬的位置上。其实近两年 iPad 销量的持续下滑也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在这种情况下,iPad Pro 上市了。在我看来,这其实是 Apple 对于以上问题的一种回应,也是 Apple 重新开始考虑 iPad 定位的一种尝试。究竟这个尝试的效果如何,在后文中我会谈到。
反观微软,近两年微软动作不断,从 Windows 10 的发布,到持续打磨 Surface 品牌,再到开发类似 Hololens VR 设备,似乎这个软件巨人终于醒了过来开始奋起直追。尤其是在 Surface 品牌上,从最初的混乱彷徨,微软到现在终于看到了希望。Surface Pro 4,Surface Book 的发布无不让人眼前一亮,其销售数据也证明了这一点。虽然有了去年购买 Surface Pro 3 的不愉快经历,但是今年我还是想要再买一台 Surface Pro 4,看看这一年间微软 Surface 设备有什么变化。这次我买了台 M3 处理器的乞丐版本,之所以选择这个版本,是因为它是唯一一款利用被动散热的 Surface Pro 4,不用担心风扇狂转啸叫的问题。我 Windows 的使用率很低,所以这个配置也正好能够满足我的需求。
这篇文章,就是我在使用了一个月的 Surface Pro 4 和 iPad Pro 后的体验,里面夹杂了很多的个人情感,也非常不客观,所以请想要看中立评测的朋友,出门(多穿点)右转去 Google 找。
两台机器的配置情况如下,都算是整备配置:
- iPad Pro Wi-Fi+Cellular 128GB 黑色版本,配有 Apple Pencil 和 Smart Keyboard for iPad Pro
- Surface Pro 4 最低配 M3 处理器,配有带指纹识别的 Surface Type Cover 和 Surface Dock
有关硬件性能的对比,这里就不说了,相信你们也看的很多,这篇文章只说体验。
键盘
iPad Pro 就是一个放大版本的 iPad Air 2, 如果没有键盘和笔,那么它在使用上与 iPad Air 2 基本没有任何区别,唯一的特点就是那12寸的屏幕和四角的扬声器,无论从感官和音效上来说,都比 iPad Air 2 要提升很多。然而一但配合上 Smart Keyboard,iPad Pro 与 iPad Air 2 的区别就开始逐渐拉大。iPad Pro 的主打 Slogan 其实就是生产力,而生产力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就是创作,甚至可以说是写作。那么键盘的存在就成为了必须。Apple 这次还是在 Smart Cover 上作文章,加入了键盘,然而这个只能有两种固定角度的产品实在有点蹩脚。在观赏模式下,我一直担心它会倒扣在桌面上,而在创作模式下,80 度的倾角让我觉得非常难受。这个角度是 Apple 偏爱的一个角度,不信你去 Apple Store 看看那些展示机,所有屏幕打开的初始角度都在约 70~80 度之间。
不过这个键盘倒是还有些可圈可点之处,首先是它敲击的感觉类似新款的蓝牙键盘,键程短、按键清晰、反馈适中、回弹干脆利落,而且它使用了一种复合材质表面,防水、防尘、防油,让人在室外使用时觉得放心。但令我特别不爽一点是,这个键盘缺少功能键,比如调节亮度,音量等 Apple 键盘上必备的功能键,也没有 Home 键,这样导致很多操作双手需要离开键盘直接进行触控操作。并且键位映射不全。比如 cmd+tab
可以调出 App Switcher,但是只能是一个方向,没有我们习惯的cmd+\~
反向选择。在我看来,提高一点点屏幕的角度,即可在键盘上添加这一行功能键,但是 Apple 没有做,让我很失望。
反观 Surface Pro,铰链的设计自不用多说,无极可调节一直是我喜欢的特性,虽然因此要牺牲厚度,但是为了方便使用这绝对值得。Type Cover 则是一个全功能的键盘,亮度调节等功能键也应有尽有。从这一点来说,Surface Pro 可以进行全键盘操作,无须利用鼠标和触控。从这一点来说,两台以移动生产力为诉求的设备,Surface Pro 是赢过 iPad Pro 的。
登录(解锁)方式
iPad Pro 依然是密码或 Touch ID 的组合,Touch ID 当年在 iPhone 5S 上首次出现时,确实极大的提高了便利性,但是其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对于我这种有长密码强迫症且手汗比较大的人来说,噩梦也随之而来。
Touch ID 受到手汗的影响非常大,以至于在健身房的时候,我每次不得不输入我那长达24位的密码,去查看我的健身计划。或者不得已拿着 iPad 在裤子上狂蹭一番,非常丢脸。而 Surcace Pro 搭配 Windows Hello 则显得得心应手的多。首先,带有指纹识别的 Type Cover,其指纹读取器是磨砂设计,防汗防污,而其更进一步的支持面部识别登录,只需盯住一秒即可解锁。所以在登录便利性方面,iPad Pro 还是略逊一筹。
然而说到了登录,就不得不提一句多用户,Windows 10 这种通用系统对于多用户的管理是非常成熟的,但是 iPad Pro 上的 iOS 至今却没有这个功能,以至于在借给别人使用的时候,对自己的个人数据提心吊胆。虽然说这种个人设备按说不应该外借,但是过年过节,亲戚朋友说要拿过去玩一玩你能不给么?这时候,如果没有一种临时账户甚至客人账户的解决方案实在是不可接受的。不要跟我提可以开启限制功能,对方手都伸过来拿了,你还在那里选择功能开关你合适吗?(不过据悉 iOS 会在 9.3 左右对于 iPad Pro 加入多账户的功能,我很期待)
笔
由于我不会画画,所以就不谈关于压力感应等话题。Apple Pencil 其实至今没有公布详细压感参数信息,但是从目前的资料来看,它肯定是支持多级压感的,具体有多少,尚不明确,而 Surface Pen 则是标明了有 1024 级的压力感应。
续航能力方面,由于 Surface Pen 使用了一块 AAAA 电池供电,可以达到长达 18 个月的续航时间。反观 Apple Pencil,抛开蹩脚的充电方式不谈,那支笔据我个人来看撑死会有一周的续航时间。而且没有任何功能键,没有橡皮擦这种基础功能,需要你通过触控在软件里操作,这对于一款名为 Pencil 的产品来说简直就是匪夷所思。
Pencil 为了外观的惊艳,使用了一种来自施华洛世奇的浮夸材料(未有实证),晶晶亮的同时巨滑无比,长时间写字的时候痛苦不堪。Apple 属于管杀不管埋的类型,给你笔,却没有考虑任何的携带问题,放在衣服兜里显然不合适,放在包里又不方便,完全不如 Surface Pen 可以吸附在 Surface 一侧的便利,以至于我安利了很多人去买 Surface 的笔贴以解决 Apple Pencil 的携带问题,一度把京东买断货。这里说一个小故事,我带着我的 iPad Pro 去三里屯零售店,店员跟着我问了半天那个笔贴,我最后很不好意思的跟她说,去微软在线商店买。
虽然 Apple Pencil 有诸多问题,但是其在精准度,延迟方面的调教堪称优秀,一点都不落 Surface Pen 下风。Surface Pen 已经做了好几代,但是 Apple 依然有能力一把翻盘。如果你不信这个结论,你可以找一台 Surface Pro 4,在找一台 iPad Pro,在 Surface Pro 上使用 OneNote,在 iPad Pro 上使用 Notes,写一样的汉字体验一下,在这一点上我感觉 Surface Pen 完全被 Apple Pencil 吊打。而且,Apple 对于 Notes 有很多的优化,使得汉字书写非常舒服,对于笔画方面,Notes 也会进行优化,你可以尝试写连笔字,潦草一点,你会发现在你抬笔的瞬间,Notes 会对笔迹弯折的地方进行处理。所以说我感觉 Apple 如果能在下一代 Apple Pencil 上解决上述问题,则应该就是市场上最好的电磁笔。
对了,我还忘记吐槽的一点就是,iPad Pro 的 Smart Keyboard 没法做一个小角度的支撑供书写绘画使用,你发现所有有关 iPad Pro 创作的视频,都是把机器直接放在平面桌子上进行的,我建议读者可以自己试试看,是否累感不爱。
扩展能力
周边扩展问题方面,Surface 完全吊打 iPad Pro。USB 接口、视频输出等,Surface 都自带。通过原厂 Surface Dock,还可以方便的扩展 USB,有线网络及视频输出接口。由于其使用的是通用操作系统,市面上所有针对 PC 设计的周边设备都可以轻易的在 Surface 上使用。反观 iPad Pro,除了官方提供的几款外设之外,没有其它更多的选择。
系统和软件
Surface Pro 4 虽然是微软自家产品,但是系统小问题超多。首先就是长睡不醒的问题,这个在 Surface Pro 4 非常普遍,再一个就是 Intel 核显驱动的问题,时常的崩溃导致黑屏,就目前来看依然没有解决。
Windows 10 是一个好系统,在 Surface Pro 上,你可以方便的在桌面模式和平板模式间切换,这在很大程度上挽回了因为 Windows 8 混乱的桌面环境导致的负面影响。不过 Windows 10 的 Bug 也极多,模式切换后,App 显示不完整或显示异常等情况时有发生,包括系统自带的应用程序都有这个问题。可见微软对于自家设备的调教还是不怎么上心。
但是微软的商店有一点好,把音频视频内容、Xbox 游戏,应用程序等都放在了一个平台下,不像 Apple 至今还分 App Store 和 iTunes Store。另外一点,微软的 UWP 貌似推广的也不算好,现在应用商店里的应用程序,数量,质量上都还不行,与 App Store 有很大差距。
反观 iPad Pro,显然 Apple 是要基于 iPad Pro 这个平台对于 iOS 做一番大的整改。其实这也是我一直以来想的问题,iOS 以手机操作系统开始,后来渗入到诸如手表,平板以及电视机顶盒中,但它有骨子里带来的问题,那就是文件系统的隔离。这一点其实在手机,手表和机顶盒方面都不是问题,但在 iPad Pro 这种面向生产力的产品中,这就是一个较大的绊脚石。自 iOS 8 以来,Apple 显然已经发现了这个问题,所以在 iOS 中加入了 iCloud Drive,App Extension 等特性。但是在多程序中操作数据仍有不便。
比如你要使用 Transmit将一个在服务器上的文件拷贝下来,并通过 Mail 发送,那么你只能在拷贝后,将文件存入 iCloud Drive,然后在邮件里通过浏览的方式将 iCloud Drive 中的文件作为附件发出。虽然在我看来整个过程还算流畅,但是对于普通用户来讲,这一过程还是不符合直觉。当然,你可能说在 App 内直接通过 Share 功能可以将文件作为附件发送也是可以的,但是依然对于用户来说觉得难以理解。
为什么我这么说?iPad Pro 是可以分屏操作的,感官上这种方式下,两个 App 应该能够互动,我为何就不能把文件从一个 App 方便的转移到另一个 App 而非要通过 iCloud Drive 这个中转站呢?当然,通过 App Extension 是是可以实现这个功能的,不过这要应用程序支持,既然是这样,为什么不能在系统级别直接支持这个功能呢?你可能想说这是为了数据隔离,但是我想说的是,Sandbox App Entitlement 里有一个条目,叫做 user select,有这一条就说明应用程序可以读取或写入任何用户选择(允许)它操作的文件,那么在分屏的时候,就应该有这种特性,让用户直接把存在于一个 App 中的数据,简单导入到另一 App 中而无需通过任何中转。
当然,数据问题只不过是一个生产力导向的系统要解决的一个基本问题,iOS 想要作为一个功能完备的生产力系统,要做的还有很多。比如用户管理、权限控制、设备管理、策略等。这一点 iOS 要赶上 Windows 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但是我并不悲观,是因为 IBM 的很多经验在这里应该可以帮到 Apple,随着 Apple 设备在企业中的使用,这些特性应该会越来越多的加入到 iOS 中来。
总结
最后,如果让我出门只能在这两者中二选一的话,我会毫不犹豫的带着 Surface Pro 走,因为它是一台全功能的电脑,它可以满足我 90% 的需求。而 iPad Pro,由于操作系统受限,则根本不可能替代一台完整功能的笔记本电脑。不过,iPad Pro 由于带有蜂窝网络支持,可以满足需求相对单一的用户移动工作的需要,只要你能找的到可用的 App,它便会是一个好选择。
我个人对这两款产品都非常喜爱,但我还是比较担心 iPad 的未来。Apple 需要加快它的脚步了,平板电脑这一方面,它目前真的落后于老对手微软。两个选择,要不就大改 OS X,要不就大改 iOS,总之得占一边,否则 iPad 只依赖 App Store 而不在系统层面上做彻头彻尾的变化,是不可能抵住 Surface 这种全功能的平板电脑的。
题图来自 TechAdivs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