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数码极客

『dr 魏』dr魏是谁

文 | 魏坤琳 编辑 | 金雀儿

有很多家长总觉得自己的孩子不够“聪明”,那么,到底什么是“聪明”?

在这里为大家科普下,其实“聪明”有多层含义,如神经智力、经验智力和反省智力。

其中,神经智力的确受先天影响比较大,那如果先天不行我们就不能培养出“聪明”的孩子了吗?

并非如此。

今天,我们就邀请在这方面非常权威的脑科学家Dr.魏(魏坤琳)就三种智力及结合他亲身的养育经验为我们做出科学解析,让我们一起轻轻松松养出“聪明”孩子。

一、智商与神经智力

遗传和养育方式都重要


孩子的神经智力,受基因影响很大。好多人问我,能不能把自己的智商提高一点,智商是用量表测量出来的,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代表神经智力。
我们一直都很看重智商,主要是因为它可以判断大脑这个计算机硬件的优劣。我们都知道电脑硬件越好,处理速度越快,智商也是这样。
但是,智商主要靠遗传。智商有相当一部分是先天决定的。对这一部分智商而言,要想你的孩子变得聪明的话,最重要的就是找个聪明的老婆或者老公。
不过,后天的经历和环境也对智商有影响。这个环境就包括我们的养育。
人的神经系统有一个最基本的特点叫非用即失。

什么意思呢?

你出生的时候,大脑里的神经元的数目跟成年人的基本上是一致的,大约有860亿个。但是对大脑的运行而言,神经元数目只是一方面,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才是决定性的。宝宝的大脑在 0—3 岁之间有一个非常快速的增长过程,神经元之间会建立大量的连接。
0—3 岁大脑的神经元先建立大量的连接,然后开始修剪。修剪哪些,留下哪些,这些是后天养育可以塑造的。这是早期干预神经智力的最粗浅的原理。
很多实验表明,如果早期发育过程中接受的环境刺激比较少,例如动物实验中的剥夺实验,那么大脑发育就比较受限。
早期大脑发育的特点是可塑性极强,各种能力同时发展,但是每种能力都有自己发展的敏感期。

什么意思呢?

比如语音的发育在七岁之前比较快而且好。日本小孩在五六岁之前还可以分辨出阿拉伯语中的某些音,比如“r”和“l”,但是后来就无法分辨了,因为他们大脑的语言中枢和听觉中枢已经被日语环境给塑造了。
当然,这不是说长大后学外语就不可能了,我只是强调,长大后学习比较费力,而且难以达到母语的水平。其实在人的一生中大脑都是可以塑造的,是可以由学习来改变的。只是,很多能力提高的敏感期在儿童时期。
同样,基于大脑可塑性和敏感期的原理,我们反对在三岁之前给小孩看过多的电视。整个儿童期都是小孩学习和人交流的敏感期,而沉浸在以电视为代表的媒介中的时候,小孩就不需要学习和人交流,这对他的语言能力、社交能力和注意力的发展都是极其不利的。


但是,我非常担心的是很多人滥用了敏感期的原理。比如什么吃饭敏感期、画画敏感期,甚至有人说小孩有婚姻敏感期!这都没有科学依据。

二、专注力与神经智力

让孩子做时间的主人

神经智力还有一个关键的点是注意力,特别是专注力。

说到这个,我相信一定抓住大家的痛点了。

别说小孩儿的专注力有问题,就是很多成人都面临着这个问题。因为我们处在一个信息过载的时代,我们已经养成了习惯,总是忍不住刷刷微博,刷刷朋友圈,一天二十四小时你看手机几百次,你的整个时间都碎片化了,注意力也碎片化了。我们都知道这样的不专注对工作效率影响极大。
而对于孩子们来说,养不成良好的专注力,带来的后果也很严重。

孩子早期专注力缺失的表现是:容易坐立不安、做事冲动、难以持续集中注意力。

这会直接影响孩子的阅读能力、记忆能力和知觉能力,还容易导致成人 ADHD(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多动症,甚至随着年龄的增长,注意力持续度大幅下降,这也是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主要症状之一。
所以对专注力的关注,是我们培养孩子的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当小孩在专注地玩儿一个东西的时候,你不要打断他,他能够沉浸在一件事情里面是非常好的,也是早期智力发育的很重要的东西。
比如,我女儿喜欢玩拼图,有时候该吃饭了还在玩。这时候老人总爱喊:“别玩了,赶紧吃饭!”但我会尽量不打断孩子,等她拼好一幅再叫她。就算是玩游戏,只要孩子沉浸在其中,就不要去干扰为好。
唠叨和指责并不能帮助孩子集中注意力,我们当父母的要让孩子感觉到他是时间的主人,我们应该做的是教孩子学会分配时间。孩子学会自己掌控时间,有成功的感觉,做事会更加自信。这样能形成一个正向循环。

三、经验智力

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做个有心的父母

前面讲过神经智力,我们再讲讲经验智力。经验智力是以实践为基础的,需要个人在不同领域积累的知识和经验。


1 如何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给他挑选适当的任务难度
比如,学习弹钢琴的时候,我们不会要求小孩直接学习弹奏复杂的和弦,这太难,是所谓的学习的恐慌区,即难度太大造成学习者慌乱。我们也不会让小孩只弹单个的琴键,这样太容易,是所谓的学习的舒适区。
看起来,这种调节难度非常容易,其实家长要注意的是随时根据孩子的学习进展,调整其难度,保证挑战性,同时不会挫伤他的学习热情。我对女儿的算术训练就是这样,从简单的加减到复杂的乘除,循序渐进,让她一直都有信心,有动力。所以,她从来没有对心算畏难过,从来都是非常感兴趣地学。
2 集中注意力的学习,成块的反复练习
练习可能是枯燥的,不能指望永远都是轻松的、欢乐的。如果想学习成功,反复的练习是必须的。另外,把复杂的技能拆解成小块,也是必要的技巧。从这个角度来说,题海战术,虽然大家诟病很多,但是恰恰是学习的一种必要手段。
集中注意力也非常重要,只有孩子对学习的东西用心,大脑才能真正掌握知识,真正记住东西。

对我女儿而言,她最容易集中注意力的是画画、弹电子琴、和爸爸一起读书。虽然她不识字,但是我会把绘本上的字一个一个地点着念,她自己看看字,看看图片。这种集中注意力的体验是无与伦比的学习机会。有研究表明,互动阅读可以提高智商,同时我期望的是她能和我一样,从小养成对阅读的热爱。我相信这样可以惠及她的一生。

研究说话

大量的研究已经证明,互动亲子阅读对于孩子的认知能力和智力水平非常重要。给孩子讲故事,大人是用语言讲,但是孩子在他头脑中构建了一个想象的世界。对于这么小的孩子来说,这其实是很高阶的认知能力。比如给孩子讲卡梅拉系列,孩子在脑中会开始想象小鸡的种种经历——这正是抽象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发展的基础。

在一个故事听了几遍之后,我会请女儿当家长,讲故事给我听。通过孩子讲述的故事,你能观察到记忆的特点——记忆不是简单的复制,大脑会进行很多的加工。很多时候,我女儿讲着讲着会发展出自己的故事,我觉得这也特别好。


讲故事需要提取记忆、重新组织记忆材料、组织语言等一系列认知活动,研究不是证明“记忆再提取可以让记忆效果更好”吗?这也是学习的一个小窍门。
3 给孩子持续有效的反馈
在学校里,大家做完作业,一般老师会给你打钩打叉,好一点的老师会告诉你错在什么地方。因为反馈太重要了。

大脑有这样的学习机制:做出一定的行为,会看它产生的结果是不是符合预期。如果不符合预期,就根据错误修正自己的策略和知识,学到新的东西。

所以你需要关注孩子,知道孩子的表现哪里不足、哪里优秀,并及时给出具体的反馈。
我需要强调一下“具体”,具体的反馈才有效果。

像“你怎么这么笨,连这么简单的东西都不会,脑子进水了吗!”这样的话,一点儿真正的信息都没有传达。

我们需要说的是:“你看,这道题你没做好,我们来看看,是因为你粗心大意,还是因为你没有掌握解题方法。看这里,你有些马虎,把8看成了3,所以后面计算错了。以后要更认真一点⋯⋯”

四、反省智力

为什么情商这么重要?

最后一点,怎么培养反省智力?

反省智力分为三块。

1策略的选择


比如说思考某一个问题的时候,常人是从一个角度思考一个问题,聪明人会从四五个角度思考同样一个问题。我会注意引导小孩换着角度思考问题,甚至是换位思考问题。把事情之间的联系指出来,帮助他来推理。
比如有时候,女儿发脾气了,我会告诉她爸爸知道她的感受,知道她发脾气的原因,这是第一步,通过理解来帮助她平静。第二步就是告诉她我的感受,或者她生气的对象的感受,比如她发脾气其实爸爸很伤心,爸爸也委屈。

这能帮助她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知道人和人之间交往的逻辑和立场问题。我相信这有利于她理解他人,对培养情绪控制力有很大的帮助。

2积极的态度


这个态度是,你要知道怎么充分调动自己的资源,永远保持乐观,有韧性。挫折是肯定有的,小孩子的挫折不会比我们碰到的少,一生有很多挫折,怎么保持他的韧性,保持积极的态度,这是可以教的。
在这方面,我从来不夸女儿聪明,我只会说你做得不错,但是如果进一步做这个和那个的话,可以做得更好。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防止她把自己的成绩归结为自己聪明,而不是归结在自己的努力上。

这样,当她遭受挫折的时候,她就会想到,自己只有足够努力,再继续尝试,才有可能成功。所以说,表扬是培养积极态度的一个好机会。

3自我监控的习惯


你自己到底有多少认知资源,当时的情绪和状态是否正确,这些都是需要我们经常评估的。客观评估自己、管住自己很难,但是可以做到。
再举个例子,如何提高孩子的情绪调节管理能力。为什么我们要有负面情绪?孩子会发怒发脾气,悲伤得哭个不停,害怕得不敢尝试。我们作为家长,很多时候都在跟孩子们的负面情绪作斗争。
其实每一种情绪对于人的生存和发展都是有作用的。比如:

  • 害怕让我们能谨慎对待、提防可能的危险;
  • 愤怒让我们能调动资源,直接从平静的状态转入到应激的状态,有效地对付威胁;
  • 悲伤能让我们慢下来,重新思考方向,可以理智地面对问题。

所以正情绪和负情绪就像硬币的两面,是不可分离的,对我们的生存都很重要。我们要让孩子学会和各种情绪做朋友,教他们学会正确地识别情绪、表达情绪和调节情绪。

我会把女儿每一次乱发脾气的机会当成教育她的机会。在她大喊大叫的时候,我会要求她说出自己是在“愤怒”,甚至说出“为什么愤怒”。

当她愿意用语言来描述自己的感受的时候,就是她对自己的情绪有理解的时候,有利于安抚她安静下来。等她头脑发热的劲头过去了,我会引导她回忆自己当时的状况,指出这是很糟糕的,是不对的,可能伤害了爸爸的感受。这样能帮助她一步步认识自己的内在感受,提高情绪控制能力。


最后,我想告诉大家,做父母,和孩子一起成长是一个快乐的人生经历。我们不需要为自己的努力不够或者没有很好的物质条件给小孩而觉得自责和内疚。其实,孩子需要的东西非常简单,那就是你用心的陪伴。

本文出自作者畅销书

《聪明养育:像科学家一样养孩子》

魏坤琳

人称Dr.魏、叨叨魏。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运动控制博士,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最强大脑》科学评审,爱贝睿儿童实验室主任。出版育儿指导书《聪明养育:像科学家一样养孩子》《给孩子的未来脑计划》等。

关于作者: admin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