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数码极客

MIUI黄页产品进化史:从号码查询工具到生活服务平台,拨号界面是被忽视的O2O入口

编者按:自从MIUI 6发布后,小米内部有不少工程师、设计师和产品经理都从不同的维度在解读MIUI 6,本文来自小米黄页产品经理@齐云飞投稿,文章分享了MIUI黄页产品背后的故事,以及对黄页这个产品的思考。

“黄页”的本意是电话号码本。

早年间,一些地方安装完固定电话后,会给家庭送家里一本厚厚的册子,从头翻到尾能查到全城的电话号码。现在这个大厚本子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已经难觅芳踪——国外对“黄页”的使用仍较频繁,只不过由印刷册子搬到了网上。

但是,人们对查号的需求还是存在的。

所以三年前 MIUI 早期开始做“黄页”功能的时候,我们内部用的代号其实叫“超级电话本”,对外单发的 APP 也很接地气——“服务号码”,主要是用来查号码的。当时用户在拨号界面用 T9 搜索,可以搜索“王小硕”这样的联系人,也可以找“麦当劳”这样一些公共号码——它们不是你存的联系人,是 MIUI 预置在手机里的。当时我们大约收集了 200 来个号码,也没有多想,就是方便用户嘛。

但是我们一直觉得,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这个东西应该可以做得更好。怎么才能更好呢?我们把通讯录的功能抛开,从打电话最常见的使用场景开始琢磨。

肇始于号码标记和号码识别

人们每天会接到很多来电,有的是来自于你存的联系人,有的则是陌生电话。

在日常生活里,有人来你们家串门,“咚咚咚”地敲门,你肯定要问“谁呀?”,或者从猫眼里看一看,确定来人是谁后才会开门。可是,一个陌生号码打来电话,在你接听之前,完全不知道对方是谁,要找你做什么。这就好比一个陌生人来家里串门了,你开门把他请进了屋子再问,你是谁你有什么事儿?——这可就太危险啦。

能不能给电话也装一个“猫眼”?在来电话的时候帮你判断对方的身份。

我们想了一个方法,让用户自己来标记号码。比如我接到一个陌生号码的来电,接听了之后一问是推销理财的,我就可以标记说这个号码是个推销号码。像我一样标记的人多了之后,这个号码就具备公共意义了——再有人接到这个号码的来电,系统就直接提示这个号码可能是个推销电话,至少有 340 人这么认为。

正好当时搜狗号码通在做这个工作,而且市场的反响也很好,我们从 2012 年秋天第一次跟他们接触,在 2013 年 3 月底,正式推出了号码标记的功能。后来也引进了一些其他的数据源比如触宝、电话帮等等。

在这个功能推广的过程中,我们进一步发现,其实很多被标记的号码,都是有可能直接被“识别”出来的。比方说一个 400 号码,我其实很明确地知道,它就是某某银行、某某保险公司。你这时候就不用告诉我多少人标记它为“保险”了,我可以直接告诉你,这就是某某保险公司。

2013 年 4 月底,MIUI 开始正式着手整理可被识别的号码。我们找了很多可靠的数据源,请他们提供优质的公共号码。比如找大众点评要餐馆的数据,找艺龙要酒店的信息,找快递公司要快递员的电话(甚至是快递员的头像和姓氏)……这个工作一直在持续,到现在我们大概有 20 多个数据源。算上号码标记已标记的号码,目前我们的统计是接近 50% 的通话可以被识别出来。

黄页是便捷地寻找服务的工具

在做号码识别的过程中,我们又有了新的发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主动拨打这些公共号码的频次远比接听它们要高得多。

这说明了什么呢?

第一,人们真的有拨打某些电话的强烈需求。比如供电服务热线,我自己很多年没有打过了,但这个号码仍是用户最常拨打的号码之一。比如有一天夜里回到家,窗外电闪雷鸣,全楼突然停电了,这个时候就很自然地想到,我要打电话报修,但是我去哪里找供电所的电话呢?在黄页里找可能是最快的一个途径。

当时很多用户也在论坛上反馈说,你们能识别那么多号码,那能不能给我们一个地方,让我们去查询这些号码? 好,这就是“黄页”这个产品名字的由来:我给你一个超级电话本,常用的号码都给你,你在里面查吧。于是我们做了三个 tab 页,一页是通话记录,一页是自己认识的联系人,一页是公共号码。这是通讯录功能的一个自然延伸。

第二,找黄页不是人们最终的需求,找到服务才是目的。比如你给顺丰快递打电话,不是为了跟接线员小姑娘聊天,而是为了说“我要发个快递”、“我的快递到哪里了”。你给运营商打个电话,除了某些客服需求之外,更可能是想了解“我手机还剩多少钱”、“我要充个值”——这些才是拨打电话背后真正的需求。

我们想,要做就做一个完整的用户体验:本来,为了解决某个问题,你想找号码打个电话,但是我在旁边直接提供一个途径,让你不用打电话,照样把自己的事儿给办了。所以 2013 年底我们上线黄页页面的时候,就直接加上了话费充值、快递查询这样的功能,事实上,这些功能都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从 2013 年底黄页产品上线到现在,我们陆续添加了找代驾、游戏充值、在线挂号、电影票购买、打车、发快递、买火车票、订酒店等服务。还做了一些周边查询的功能,比如查找周围的银行网点、周围的美食,甚至还跟 EMS 进行合作,在 MIUI 里帮助高考考生查询录取通知书的寄送情况。也多亏了提供这些服务的合作伙伴,才能让黄页的内容和服务如此丰富。

(编者按:这就有点类似微信公众平台、百度“轻应用”这样的服务连接平台。)

这些陆续添加的服务,切切实实地方便了用户的生活。对于较低频次应用(除了 IM 之外,大多数 APP 都不是每天必用的),你想享受它们服务的时候,再也不必站在街头,用着每月不多的套餐流量去应用商店下载 APP 了,直接打开黄页,在里面打个车、买个电影票、订个酒店就行了。当然,对于那些有专业需求的用户,比如一个长期出差经常住酒店的人,我们仍然推荐你去使用酒店 APP。

未来的黄页产品应该是什么形态?

从开始做号码识别到现在,已经有一年多时间了。在这段时间里,号码识别和黄页功能已经成了不少手机系统的“标配”。现在不少手机厂商逐渐在自己的操作系统中增加了黄页功能。我们觉得很欣喜,众人拾柴火焰高,大家一起来做会让黄页这个市场变得更好,也会让手机的使用者生活更方便。

目前包括我们在内,嵌入黄页页面的厂商,都不约而同地采用了与第三方服务提供商合作开发的方式。这是黄页发展的一个必然选择:无论是通讯录软件还是操作系统,其实在各个服务的垂直领域都不足够擅长,而用户需要的是最好的服务。谁的服务好,那我就请谁来给用户提供这个服务。从这个角度来讲,黄页其实扮演了一个服务导航的角色,就像传统的 114 或者 12580,或者更互联网化的说法——有点像 hao123,在用户有需要时帮助他们找到合适的内容或服务。

但说实话,在我看来,现在市面上所有的黄页产品都还处在一个比较初级的阶段。

黄页仅仅是一个号码库加一些互联网服务的大杂烩吗?这是一个同行提给我的问题。我想来想去,恐怕还是得说,很遗憾,一段时间内确实是这样的。因为要把一个所谓的“大杂烩”做好,要花的功夫绝不少——至少比我们这些走过一遭的人之前所想的要多得多。

首先是号码的体验。用手机不比打开网站,号码的翻译是实时而直接的,那么如何保证所有的号码都是真实可信的?如何保证号码的更新?如何识别更多的公共号码?就算这些都解决了,如果有骗子伪造号码来电或短信怎么办?其次是服务的体验。黄页嵌入的服务,是不是已经足够多?是不是足够流畅可用?是不是已经和系统融为一体?在号码和服务调优之后,用户是不是真的喜爱这一整套功能?

假如我们已经完美地战胜了号码体验和服务体验的挑战,黄页将不可避免地向更深的层次进化。让我们回到手机这个东西的本源:手机是你和世界连接的工具,是你的生活助手。我们可以从这两方面入手来尽情遐想——黄页有没有可能帮助人们和公共号码背后的这些机构更方便的联系?有没有可能更智能更自然地在生活中为你出谋划策?

对这些方向的讨论没有止境,甚至可能已经超越了“黄页”这个产品的范畴。到时候黄页是不是还在通讯录中,是不是还作为一个号码本的形象出现,甚至是不是还作为一个独立的产品形象存在,都是有待时间来解答的问题。

[本文来自读者的投稿,不代表36氪立场]

AD:云之家,一种新的工作方式。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