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常人来说,在生活中找到“幸福”较为容易,可对于一对残疾夫妇来说又是何等困难。在忠县黄金镇老街租房开电器修理店的杨良培与妻子陈媛便是靠着自己勤劳的双手,自强不息过上了幸福生活。
杨良培,今年40岁,多重一级残疾,家住忠州街道麟凤村4组。陈媛,37岁,智力二级残疾,是县城州屏环路人。2006年,两人经好心人介绍相识并于同年10月结婚,现有一个12岁的女儿。为了让家更幸福,两人一直朝朝暮暮,相扶相携共同勤劳致富。家住巴营山脚下的杨良培自娘胎生下来半月便不幸患上了小儿麻痹症。后来,他说话吐词不清,走路时脚也有些跛。他的妻子陈媛从小也因为一场大病落下了智力残疾。1998年,因身体残疾又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杨良培没法加入“打工潮”,家境贫寒的他为了生计,于是便向堂叔杨贤军拜师学修电器,经过两年时间刻苦学习,头脑聪灵的他就出师“独立门户”了。2001年,他直奔黄金镇辖区的卫星桥水泥厂租房开店,几年之后又因卫星桥水泥厂关闭再次迁租到附近的黄金镇老街为客户继续服务,转眼间,一干就是20个春秋。
“在卫星桥时靠着水泥厂维修电器生意很好,一年可以赚6000多元,那时很知足,觉得已经步入了高收入群体。”杨良培一提起曾经的“业绩”便喜笑颜开,合不拢嘴。 “当初不选择相对人气较旺的黄金新街开店经营,是为了节省开支。老街门面实惠便宜,租一栋房一年才2000元,楼下门面开店,楼上还可以用作夫妻俩住宿。”杨良培歪着脑袋非常艰难地对笔者说。由于脊椎变形,杨良培常常在修理电器时不能坐只能站,有时一站便是深夜,一站便又是凌晨。多少个清晨黄昏、通宵达旦,虽然腰椎疼痛难忍,杨良培都坚持着干活。直到将客户送来的电器修好为止,若遇客户急用,他总是第一时间将修好的电器骑着三轮车送至客户手中,从不怕山高路远,道路崎岖不平,只为兑现给客户的一句承诺。店里有时缺少零配件,忠县城能买到的他就骑车去县城进货,有些零配件需要去万州采购,他就经常清晨出门,傍晚才归,往返需要7—8个小时,到家时已累得疲惫不堪,但为的是能让客户真心满意。由于说话吃力,与客户交流困难,他便通过自学使用智能手机,微信上打字与客户进行沟通、交易,转账收款。
杨良培靠着修电器的精湛手艺和夫妻俩良好的服务态度加之又乐于助人,不错的口碑深得乡邻与客户的喜欢,在黄金镇上夫妻俩的名字人人皆知。黄金镇黄土村的村民王万河一提起杨良培便激动起来:“杨良培不但手艺好,维修电动机是他的拿手好戏,只要坏了就找他维修,他认真负责,收费也是收的良心钱,从不比别人收得贵。杨良培夫妇身残志坚,勤劳吃苦,夫妻恩爱,值得大家学习。”
“这些年靠着顽强拼搏,修理店的生意也越做越好,现在一年也有3万多元的收入。除去夫妻俩享受残疾人的护理补贴和3口之家的低保金收入,他自己靠修理电器等赚15000多元,日子越过越幸福。虽然是重度残疾之人,学有一技之长也得用上,很是感恩党和政府好政策的同时,更愿继续努力为国家减轻一点儿负担。”善良憨厚的杨良培喜滋滋大军入珠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