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期档片子质量不是一个“惨”字可以总结的。《封神传奇》的出现,把惨推到了极致,从专业人士到观众骂声一片。那这种项目的问题到底出在哪?是创作者能力的问题,还是项目出品方把控上的原因?
喜剧片的市场越来越接近天花板,市场增长就需要新的类型,未来几年,很多出品公司都把重点放在玄幻片或科幻片的类型上,《三体》《西游记》....等等都在拍摄或者制作中,这种大体量的特效片越来越多,对于电影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当然,一部电影是诸多电影人一起努力的过程,从产生一个想法,到拍出一部能够登陆院线的电影,里面有太多的心酸。想到的和能做的,以及到最后产生的结果,很多时候会相差十万八千里,只是因为银幕带来的闪耀,遮挡住了而已。但是很多问题不去深的追究,永远不会解决,或者后人需要绕很多的资源、精力去解决。
所以我们应当从《封神传奇》这个项目身上寻找避免重蹈覆辙的方法,任何片子都有值得研究的问题,他们犯过的错误,可能是任何电影人都会面对的问题。《封神传奇》我们就找到了导演许安,从电影的制作方式,到世界观设立的讨论,再到这个项目在实际拍摄上面临的问题,比如剪掉了哪吒、杨戬杨戬的两条线,还有因为演员档期协调的原因,拍摄中需要大量的调整。最后一段是关于特效制作上的问题,个人觉得总结很到位,对电影没兴趣,可以直接跳转到最后。下面是这次访谈的整理。
1,世界观如何确定
何谓封神?什么为人什么为神?我(导演:徐安,后同)认为神话故事的价值就是提升一种人格的价值,提倡人内在的一种精神。其实每个人都有一种潜能、一种力量,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会经历很多遭遇,这种遭遇会把我们这种力量隐藏。其实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一种神的境界,那就能提升自己。
这几年观众已经接触到了很多有冲击力的画面,如果要让观众有一个新的体验,那创新很重要,所以构建新的世界也是希望观众有一个新的体验。之前有同行把这种电影按照超级英雄题材拍过,但是不成功,我认为不成功是因为观众不相信,亚洲的科技观和西方还是有点不一样。在现在去拍这种题材,是希望给它一种物理根据逻辑,用现在科技的方式去说一个经典的题材。还有我认为电影是一个娱乐媒介,观众进入电影院,就是要提供一个光影的体验。我为什么要拍电影,是因为小时候看了《星球大战》觉得很震撼,过去从来没有想象过有这样的世界,所以到做《封神传奇》的时候,也有这个源概念在里面,就是希望让观众去体验一个超出现实世界的体验,这也是创造这个世界的一个动机。
在电影建组之前,我是先构建了一个概念设计团队,去构画世界观。花了四五个月的时间把故事用一个动画形式做出来,从建筑到生态都包括在这个世界观里。然后《封神传奇》在世界观的架设上做了很多东方文化的参考,是有参考古印度、中东,和古代中国,把时间设立在一个平行轴时空,像地球但其实不是地球,所以是重新建立了一个文化体制和生态体制,把神话元素融入真实景况,在科学定律之余又不乏天马行空,忠于原著的同时也展现充满奇幻的一切可能。为了确保真实性,团队对生态和科学都做了研究与论证,例如:面对电影《封神传奇》世界里的能源从何而来的问题,团队在化石燃料的基础上,进行资料搜集,发现了水晶能量曾是迷失帝国亚特兰蒂斯的能源,从而设计了《封神传奇》世界的能源是水晶能量。又例如:团队运用了“生物模仿学”的原理,研究鸟类和昆虫的生理以及哺乳动物的手爪骨骼、膜翼结构,最终设计出电影《封神传奇》主角雷震子的一对翅膀,既有逼真的效果,又富有神话色彩。
2,原剧情展现以及如何展现主题
电影的开场是花了最多时间拍摄的,也是我非常想要的场面,这场戏就整个准备功夫,前期的动态预览、故事版以及前期测试,甚至拍摄的时候都是比较体系的一场戏。我想这部电影一开始就能把观众镇住,所以设计了这样的一场戏。其实电影里面在设计故事时,以及拍摄时,哪吒、杨戬、雷震子三个角色都有一个故事线,后来因为片长、节奏问题,所以做了一个取舍。哪吒的故事其实是关于宽恕的,哪吒的成长是因为自己的叛逆,他做出的一个事情伤害到了他的父母,也伤害到了陈塘关以及东海的一群人,但是他一直没有觉醒,所以他认为把自己毁灭了就能赎罪。他到最后发现其实他的父母被困在龙宫,一直为他前世犯的过失承受罪过,他父母为他牺牲,反而让他有一个觉醒的动力,然后他学习到,要原谅的不止是亏欠了他的那些人,其实他更需要学习原谅自己。
杨戬的故事是要说要学会团结,放下自我。杨戬是一个自负的性格,拍的时候是说他前世有一帮兄弟,叫天雷七子,他是排第二的,所以他是二郎神,有一次他们要去剿灭九尾狐的时候,杨戬手上有一个叫风天雷的武器,他以为有这个武器就能收拾九尾狐,结果是让他几个兄弟都牺牲了,自己也被困在一个迷阵里面,所以后来他那个金甲其实是象征他冲破了自我,能够跟其他人合作去就事。金甲就像《金刚经》里面说,金刚不坏之身,所以整个片子其实是想讲每个人都要发掘自己的一种潜能,以这个为出发点去购建这个故事细节。
而富丽堂皇的王宫戏,是想在这段戏里发挥一个极致的概念。在《封神传奇》构建的世界里面,苏妲己和纣王他们两个是最有财力、资源的代表。我想把他们生活给表现出来,把他们的元素推到一个极致的点,这样我觉得才会有一种反作用,越是金碧辉煌,他们做的事情就越丑恶,而朴实的像姜子牙,他们内心才是最光明的,有这样的一个想法,所以有了这样的一个选择。
最后定剪用了接近四个月的时间,因为拍的素材很多,拍摄的时候故事也比现在成片复杂,所以后来剪辑就需要花很多时间去理顺,从很多素材里面挑出最好的素材,再去找出一个说故事的逻辑。雷震子是跟故事的主题寻找光明之剑是扣的比较紧,所以他那条线就变成我们留下来最清晰的一条线。因为哪吒还有杨戬他们几乎是个人成长的线,跟追踪故事的主任务是西歧,维持光明力量是一致的,但是发展有点分歧,所以最后为了保证主故事的流畅,就做了这样的一个选择。
我们其实拍摄过程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因为片中演员太多,他们的时间都很难安排,所以拍的时候就需要有一些调整,所以电影的对我来说是比较大的遗憾。对我自己来说,结尾是缺乏戏剧张力的,故事上以及人物的情感上方没有一个更好的结果。所以我也是希望下次再拍戏的时候,先把电影结尾创造好。其实在过去跟徐克拍戏的时候,很多片我们都是先拍结尾,然后再从结尾倒过来拍前面,这样结尾的分量、质量就有一个保证。
3,工作方式总结
过去的经验是做特效永远时间不够,特效这个东西是一个固定的科学,没法改变。像现场拍戏大家可以拍快一点争下效率,但是特效是没办法的,电脑要渲染这是没有办法改变的事实。特效其实时间越长,做出来的真实度越高,所以有时候我们国产电影质量没法跟好莱坞比,是因为我们没有给特效的时间足够多,所以做《封神传奇》的时候,还没开拍之前特效就已经开始在做,在开拍的同时,一场戏一定剪,就同步开始特效,就是为了要能有足够的时间做渲染、修改。
当导演是我从小的目标,最早跟着徐克导演工作的时候,是从副导演开始做的,然后副导演、编剧、以及后期的音效、视效方面都比较全面的参与,这也都是为了做导演准备。其实我认为做导演把控故事是最重要的。剧本是电影的源本、蓝图,电影的蓝图一定要把握好,然后演员也非常重要,演员是把整个故事演绎出来的合作伙伴,所以跟如何能把演员的特质发挥出来,这个也是做导演必须要有的一种技能。另外导演是从听觉、视觉讲故事,所以对视觉的理解,以及敏感度,对于创造性很重要。还有,做特效电影流程很重要,2000年我跟徐克导演做了一个叫《蜀山传》的电影,做完那个电影之后,我有一个很大的感触是这种拍摄方式是电影的未来,它超出了传统电影的限制,大家知道,拍戏有很多限制,时间、天气、环境都会影响到拍戏的进程,但是特效电影,只要你想到了,加上技术配合的好就能体现出来,《阿凡达》就是最顶级的一个表现,它创造出了一个世界。我拍完《蜀山》之后,我就离开了徐克的电影团队,自己成立了一个特效公司,其实就是想摸索这种电影怎么做。
我自己总结,要做好一个特效电影三个部分必须要有:一个是创作,一个是技术,另外一个是管理,它们是同等重要的。大型特效片有很多流程,很多部门一环扣一环,如果管理不好,就达不到想要的效果。所以这十年之间,我一方面是从技术方面去考量,另外一方面是我去学习管理流程。所以我才会和概念设计的动画师,先去构建世界观,把我们要出现的技术难题解决掉,概念完整以后,下一步是建立剧组,剧组的建立时,要有编剧、场景还有特效部一起进入,提前为这几个部门建立默契。
业内有很多人迷信电脑,就觉得CG是什么都能解决的,很多摄影精英都说后期去做吧,这些问题后期能决绝,但是这就需要后期部门花很大的资源、精力去做修补,就有很多电影的特效面对过这种事情,一个戏的后期预算有三分之一是用来修补,甚至有些可能超过一半,这样剩下的精力、时间、金钱,真正放在做特效方面的已经不多了,所以国产片要做一个高水平的特效电影,需要经验和技术,当管理意识提升的时候,那质量慢慢会有一个提升的空间。
合作:(可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