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数码极客

增强现实增强现实的英文缩写…

增强现实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已经成为科技圈内炙手可热的词。大公司和投资人都在大把往里头砸钱。

Facebook在2014年豪掷20亿美金收购了Oculus。Google从2012年开始就亮出了自己的智能眼镜而且还在力排众议继续投资研发。微软,索尼,东芝和三星也都纷纷推出自己的智能眼镜。基本硅谷所有主要的风投都投资过Magic Leap和其他一批类似的创业公司如Atheer,Meta,Optinvent,Recon ,Vuzix,Epson,ODG以及其他一些做智能眼镜的公司。这一块领域算是火了。

但是,增强现实(AR)和虚拟现实(VR)到底有什么区别呢?我们先看看韦氏词典里的解释:

增强现实:通过电脑技术,将虚拟的信息应用到真实世界,真实的环境和虚拟的物体实时地叠加到了同一个设备(比如说手机摄像头)产生的画面。

虚拟现实:指用计算机生成的一种特殊的包含声音和图像的环境,人可以通过使用各种特殊装置将自己“投射”到这个环境中,并操作、控制环境。

很明显Oculus是虚拟现实技术而非增强现实技术。同样的,除了Oculus,上面我们所提到的所有公司都不是做虚拟现实技术的。但是他们又全部都是增强现实技术吗?

喂!那不是增强现实!

词典里面有一点我不太同意,我觉得AR技术确实是在用户对真实世界的成像上再叠加一个画面,而以上所提到的设备却无法将真实世界的成像以及虚拟的画面智能地融合在一起。这些设备只不过将一些文字和数据投射在画面上,这些仅仅只是提示显示,而不是AR设备。如下:

对我而言,这些图片并不能展示真正的AR体验。为什么你需要在视线正前方看到心率数据?它对你的跑步或是骑行运动是必须的数据么,还是说正好它是方便可视的数据?为什么温度预警要在整个视野的正中间?为什么就不能在右上角呢?

这些并不是AR,我常开玩笑地说它们只是「糊个手机在你脸上」。虽然听起来很可笑,但事实就是这样。

更智能的AR技术

那么什么才是智能的AR呢?增强现实不仅仅是在屏幕中显示信息,而且是要在真实画面上适合的位置叠加相应的信息画面。

上面这幅来自Atheer的图展示了真正的AR,实现了在实物上智能地展示数据。这些蓝色的箭头要在必要的位置准确地显示出来。如果你往右走个3米,那么这些箭头的图像也要根据新的位置和视线而重新自动调整。否则,数据显示就是不对的。

但是为什么不直接将数据逐条列在边上反而要将它们叠加在物体上呢?问得好,这就要看你所需信息的数量,类型和使用目的了。

就像上面这个压力表的图示,其实并不一定要叠加在具体物品上,虽然图中显示看着挺牛逼的。它们完全可以按照以下形式显示在边上:

仪表1: 65度

仪表2: 37度

仪表3: 2.4 巴

但是那些箭头就不一样了,它们的位置恰到好处,而且代替了很多文字解释。对于一个设备操作者来说,有图片做辅助说明会方便得多。如果没有图片,口头解释一遍也不是不行,但明显不如图片显示流向来的清楚方便。

再看另一个例子,同样是来自Atheer:

在这个例子里,在屏幕边上显示文字是不够的,因为你很难描述16-38-30这个位置啊。而屏幕上的信息图片却恰恰很好的进行了解释。

真正的AR的复杂程度,甩开那种「糊个手机在你脸上」的技术简直好几条街。为什么?因为真正的AR需要依靠高级准确的光学原件(这个暂时还没有...),视线追踪功能(还没有植入任何硬件里)以及成熟的电脑成像技术,这就要求有强大的处理器,随之就要求有更好的散热器和更大容量的电池。可以说,成熟的AR技术商业化可能还需要几年时间。

像那种在你的视野中间显示个心率,插入个声音,导入个数据神马的不需要任何智能设备。只要有一些基础的合成技术和普通的用户体验设计,就可以实现。

而这些有什么关系呢,随着一些科技巨头和创业公司推出各种各样的商业应用,我们正目睹着智能眼镜行业涌现出许多不可思议的创意。尽管大多数公司还是停留在糊手机的阶段,但是没关系。这并不是坏事,只能说以后他们在出新的应用之前应该更多地考虑对用户体验的局限性并进行相应的改良。

现在的智能眼镜领域顶多算初始阶段,今天的智能眼镜时代就像是2000年的智能手机时代一样,真正的iPhone时代还没有到来呢。

虽然第一波创业公司还处于「糊个手机在你脸上」的阶段,但是这些都还只是一支红杏,真正的满园春色还在后头。

--------

点击「阅读原文」,看我们能为你做些什么。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