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女士走进咨询室里的时候是怯生生的样子,像极了一只受惊的兔子。
她说她和男朋友的感情之间出现了问题,问题的起因在她。
身边的亲友建议听过了却没有什么实际上的帮助,所以才来敲开了咨询室的大门。
是什么问题呢?
与情感依恋有关。
她对待感情特别矛盾,一方面爱极了她的男朋友、渴望依靠,希望维持良好的亲密关系。
可是另一方面又希望独立自主,在男朋友示好的时候会摆出疏离冷淡的态度。
她内在的声音会说:
“不要投入太多感情,不然只会从失败的感情中感到失望。”
“生活中还有其他重要的事情呢,怎么能让感情的事情消耗这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呢?”
在关系中的表现总是摇摆不定,若即若离,于此男朋友和她抱怨了许多次,逐渐也成了她的最大烦恼。
其实,这就是典型的恐惧型依恋人格,它是四种依恋型人格中的其中一种。
什么是依恋?
“依恋”这个概念最早是由英国精神病学家鲍尔比提出的。
他将“依恋”定义为“个体与具有特殊意义的他人形成牢固的情感纽带的倾向,能为个体提供安全和安慰”。
这一个概念主要用来解释婴儿与他的养护者之间形成的情感联系,但后来逐渐将关系扩展到了成人之间的关系。
而现在,我们通常认为,“依恋”是个体与亲近者发展出的某种特别的、积极的情感纽带,也是指个体寻求并企图与另一个体在身体上和情感上保持亲密联系的倾向。
换句话说,当我们在对某人产生依恋情绪的时候,我们会产生接近的愿望;与此同时分离时感到焦虑;感到威胁时会向TA求助,并且在探索生活新事物的时候有鲜明的支持感。
依恋既是作为人本身的社会性联结,也是人情感化社会化的重要标志。
通过依恋他人,我们不再是一个孤单的个体,而是一个融入了集体的社会人。
四种依恋型人格的特点之
安全型与痴迷型
拥有不同成长经历的人可能会发展出不同的依恋模式。
根据的是人们在关系中“焦虑”和“回避”不同程度,将成人的依恋模式进行了分类。
其中,焦虑程度高(即高焦虑)的人总是害怕伴侣会离开自己或者不重视自己,而低焦虑的人则不会有这样的担心;
高回避的人容易在情侣关系中的亲密感感到不适,而低回避的人,则乐于接近他人。
根据以上标准,人们的依恋类型被分为:安全型依恋人格、痴迷型依恋人格、回避型依恋人格以及恐惧型依恋人格。
对痴迷型、疏离型以及恐惧型的人而言,亲密关系都会在某种程度上让他们感到不安,所以,这三类依恋模式都被学者认为是“非安全型”的。
以下是四种依恋型人格的具体表现——
1、安全型依恋人格:既不担心被抛弃,也乐于亲密,与伴侣相互独立又相互依赖。
这类人格的人在人群中还是占据了绝大多数比例。
他们童年时候的经历,与养育者之间可谓是美好和谐,他们相信父母对他们是绝对的爱意,信任感极强。
以至于成人之后,他们在对待恋情时不会疑神疑鬼,他们对另一半也有信任感。信任的同时在亲密关系中获得安全感。
对于恋人之间的亲密动作,例如拥抱、亲吻都接纳不会抗拒。
可以说是最适合做恋人关系的最佳人格状态了。
2、痴迷型依恋人格:总是很担心被抛弃、渴望亲密,十分依赖伴侣
对于痴迷型依恋人格的人,他们在开始一段恋情的时候,会快速地和另一半进入状态,但是与此同时带来的是患得患失的无安全感。
另一半没有及时的回复消息,他们甚至会疯狂到一个晚上循环打电话过去。
以爱之名,强压式的给对方带来压力,让双方都喘不过气来,一点信任安稳的余地都没有。
在他们的心里,会认为只有用比较强势的表达方式,才能牢牢套住另一半。
他们害怕被抛弃的感觉,但做法往往戏剧性的适得其反。
四种依恋型人格的特点之
回避型与恐惧型
3、回避型依恋人格:难以信任和依赖对方,对亲密感到不自在,追求独立
这一类型依恋人格的人性格十分独立,有正确的自我认知,从不依赖他人,拒绝和他人靠近,讨厌亲密关系。
和这种人谈恋爱,你会觉得有他没他似乎差别不了多少。
虽然他们的内心深处非常渴望被关心和疼爱,但是这种情愫深深的掩藏了起来。
取而代之的是平淡的情感表述,甚至是冷漠的。
4、恐惧型依恋人格:担心被抛弃,但又对亲密感到不适,既想要依赖又希望独立
上文提到的李女士就是典型的恐惧型依恋人格。
她当伴侣在身边示好的时候会产生出想独立的一面,却又在伴侣离开的时候感到焦虑不安。
她的感情总是在亲密和疏远之间来来回回的挣扎往返,也很容易让自己陷入分分合合的争吵当中。
除此之外,总是她在我们的面前显得怯生生的模样,但在伴侣面前却是试图压抑和隐藏自己真实的感受和想法,害怕在伴侣面前暴露自己脆弱依赖的一面。
安全型依恋人格适合和另一个安全型人格交往;回避型依恋人格和痴迷型依恋人格往往会相互吸引,相爱相杀;
倘若是倾向于恐惧型依恋人格的人,是很不健康的一种心理状态,和其他3种依恋人格的人交往,结果大都会不满意。
当然,心理上只是将四种依恋模式划出来了界限,但是不代表我们就是这样那样的人了。
我们可以变得更好,学会了依恋人格的四个种类之后也能让自己规避不好的缺点。
祝愿我们能够更加幸福。
如果您有遇到的情感困惑以及障碍,可以像文中的李女士一样向我们寻求专业的咨询帮助。
为心灵而治,为生命而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