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开篇的话
我们都知道诺贝尔奖,那么大家是否知道有数学诺贝尔奖的菲尔兹奖?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
菲尔兹金制奖章
菲尔兹奖(Fields Medal),是据加拿大数学家 约翰·查尔斯·菲尔兹 (John Charles Fields)要求设立的国际性数学奖项,于1936年首次颁发,常被视为数学界的诺贝尔奖。
颁发规则
菲尔兹奖每四年颁奖一次,在国际数学联盟(IMU)四年一度的 国际数学家大会(ICM)上举行颁奖仪式 ,每次颁给二至四名有卓越贡献的年轻数学家 。获奖者必须在该年元旦前未满四十岁,每人将得到15000加拿大元 (CAD)的奖金和金质奖章一枚 。
历史由来
诺贝尔奖中,只设有物理、化学、生物或医学、文学、和平事业5个类别(1968年又增设了经济学奖) ,而没有数学的份额,使得数学这个重要学科失去了在世界上评价其重大成就和表彰其杰出人物的机会 。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世界上先后树起了两个国际性的数学大奖:一个是国际数学家联盟(IMU)主持评定的 ,在四年召开一次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上颁发的菲尔兹奖(Fields Medal) ;另一个是由挪威政府设立的一年一度的阿贝尔奖(Abel Prize) 。这两个数学大奖的含金量、国际性,以及所享有的荣誉都不亚于诺贝尔奖,因此被世人誉为"数学中的诺贝尔奖" 。
菲尔兹奖从1936年起开始颁发,随后成为最著名的世界性数学奖 。
奖章结构
菲尔兹奖是一枚金质奖章和15000美元的奖金 。奖章由加拿大雕塑家罗伯特·泰特·麦肯齐(Robert Tait McKenzie)设计。奖章的正面是阿基米德的浮雕头像,并刻有大写希腊字母:ΑΡΧΙΜΗΔΟΥΣ,意为阿基米德的(头像);设计者的花押字RTM, MCNXXXIII(雕刻家的缩写,1933,第三个M字以N代替),和拉丁文TRANSIRE SUUM PECTUS MUNDOQUE POTIRI,意为:超越人的精神,作宇宙的主人。出自罗马诗人马尔库斯·马尼利乌斯(Marcus Manilius)的著作《天文学》(Astronomica)卷四第392行。奖章背面刻有拉丁文"CONGREGATI EX TOTO ORBE MATHEMATICI OB SCRIPTA INSIGNIA TRIBUERE",意为"聚集自全球的数学家,为了杰出工作颁发(奖项)"。背景为阿基米德的球体嵌进圆柱体内。
授奖仪式
菲尔兹奖的授奖仪式,都在每次国际数学家大会开幕式上隆重举行,先由执委会主席宣布获奖名单。接着由东道国的重要人物(当地市长、所在国科学院院长、或国王、总统)或评委会主席或众望所归的著名数学家授予奖章和奖金。最后由一些权威数学家分别、逐一简要评价得奖人的主要数学成就。
菲尔兹奖第一位华人获得者丘成桐
截止2017年,共有2位华裔数学家曾获得过菲尔兹奖,分别是1982年获奖的数学家丘成桐和2006年获奖的数学家陶哲轩 。据相关资料统计,截止2017年,哈佛大学拥有的菲尔兹奖得主(校友、教授和正式研究人员等)位列世界第一(18位) ,巴黎大学(16位)、巴黎高等师范学院(14位) 及普林斯顿大学(14位)、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13位)分列世界第二至第五名 。
2018年8月1日,菲尔茨奖揭晓,德国波恩大学教授彼得·朔尔策、英国剑桥大学教授考切尔·比尔卡尔、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教授阿莱西奥·菲加利以及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阿克萨伊·文卡特什获得这一奖项,最年轻的获奖人年仅3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