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数码极客

人类如何影响南极?

外媒称,曾几何时,南极寒冷得似乎连时间都冻住了,但如今那情那景已成海市蜃楼。南极是全世界受全球变暖影响最大的地方。冰盖的消失和海洋环境的变化给气候、海平面、生物多样性和人类造成了全球性的后果。因此对海洋复杂的生态系统展开深入研究成了当务之急。

据西班牙《趣味》月刊12月号报道,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诞生于1958年,是一个国际性跨学科机构。此后越来越多的专家登上了这片广袤的冰雪大陆。截至2014年已有29个国家在这里展开科学研究。2014年4月该机构邀请来自22个国家的75位科学家,共同商讨未来南极研究的主要课题,如何传播有关南极的科学知识,以及如何对各国的政策产生影响。这是南极研究界首次齐聚一堂,共商大事。

进入繁殖期的企鹅在迁徙

会议决定的首要课题就是南极生态系统的全球影响。南极大气层的变化对气温、大气循环、地球化学和能源平等都产生了影响。然而,人类对这些关系,以及极地气候如何对热带海洋和季风产生影响却知之甚少。南大洋十分关键,因为它和所有海洋共同构成一个将大气层的热量和二氧化碳传递到深海的体系。传递到北方的营养物质支撑着海洋食物链。随着不断吸收二氧化碳,海洋开始酸化,而南方冰冷的海水正是这种变化的源头。人类应当研究为何最近40多年来南大洋幽深的海水水温会越来越高,而且含盐量会逐渐降低。

海冰能够反射和过滤阳光,并且调解海洋与大气层之间的热量和气体交换。海冰的凝固和融化能够影响表层海水的含盐量,进而影响海水的密度和凝固点。了解到底是什么因素控制着海冰的分布和体积是关键。

第二个课题是了解南极的海冰如何、从哪里开始以及为什么逐渐减少。数千年来南极海冰的体积一直相对稳定,但近年来却开始急剧减少。到底是什么因素引发了这种现象?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是否在达到一定浓度之后就会导致海冰融化和海平面迅速上升?全球变暖还会对南极冰盖产生什么影响?这些都是亟待回答的问题。

第三个课题是揭示南极的历史。在南极边缘地区采集的岩石样本表明,如果地球变暖,南极将发生巨大变化。但是人类尚未对南极洲中心地区的岩石展开研究。人类对南大洋海底地面知之甚少,同样也不太了解南大洋是如何对大洲的形成和分裂产生影响的。

第四个课题是了解南极洲上的生命演变。人们一致认为在南极生态系统中占据主要地位的是简单而孤立的新物种,但是最近出现了一种不同的观点。例如,仅海底蠕虫的种类就非常繁多。南极洲上的物种与周边岛屿上以及海洋中的物种之间的关系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分子研究显示,线虫动物、蜱螨和甲壳类动物在冰川时代就生存在地球上。要想预测动物种群对气候变化的反应,我们必须从基因、分子和细胞角度破解其中奥秘,而南极洲将在这方面为我们提供诸多启发。

第五个课题是从南极洲观测地外空间。南极的大气层干燥、寒冷且平静,为从地球上观测外太空提供了绝佳的条件。另一方面,南极冰川湖泊的环境与木星和土星寒冷的卫星上非常相似。在当地发现的陨石碎片也未探索太阳系的形成开辟了新的道路。此外,这里也非常适宜研究太阳喷发出来的高能粒子。太阳上时刻有大量的高能带电粒子放出形成“宇宙线”,“宇宙线”到达地球附近时,会受到地磁场的作用,迫使其到达地球的两极附近,有时会在那里形成美丽的极光。这将有助于大家了解太阳喷发对人类电子通讯的影响。

第六个也是最后一个课题是人类的影响。人类活动或将对南极的未来产生重要影响。自然和人类的影响应当分开来看。目前人类限制进入南极的措施是否有效?人类和病原体是通过何种方式对南极产生影响的?南极的生态系统的现实价值和潜在价值是什么?人类应当如何保护南极洲?这些都是亟须去解答的问题。

专家认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持续不断的资金支持,而且研究人员应当被允许全年进入南极洲进行考察,并采取新的技术。此外,还应当加强对南极洲的保护,促进世界各国在这方面的合作,并加强各个利益方的交流与沟通。然而,经济危机导致各国纷纷采取财政紧缩政策,其中包括削减科研经费等措施。因此很多发展了多年的科研项目如今面临着被迫中断的风险。下面就来了解以下在南极开展的重要科研项目当中的最突出的7个:

1,追踪研究冰盖变化

极地观测网(POLENET)是一个致力于监控极地变化过程的全球性网络。其主要任务在于通过铺设在南极和格陵兰岛的全球定位系统和自动监控系统,搜集数据和地震观测信息,同时也对地球引力和地球磁场等地球物理现象进行研究和观测。

在全球定位系统和地震传感器搜集的信息的基础上展开的研究是人类朝着了解南极巨大冰盖受全球变暖的影响迈出的重要步伐。与此同时,此项研究还致力于回答一个关键问题:两极冰盖融化是否可逆?极地观测网铺设的传感器移动网络范围之广是史无前例的。工程始于10多年前,未来观测站的数量有望超过100个。这些永久或临时的观测站无时无刻不在搜集有关冰雪圈、陆地、大气层和海洋之间相互作用的资料和信息,以供全世界的科学家共享。

2,最大的中微子探测器

数十年来科学家一直在对中微子这种亚原子粒子有着浓厚的兴趣,以期揭开暗物质和超新星的演化等谜题。传统的中微子探测器,例如位于日本的“超级神冈”探测器是建立在废弃的矿井中的水罐。而“IceCube”中微子探测器的大小为“超级神冈”的2万倍,但成本仅为其2倍。

“IceCube”位于南极洲约1500米深的冰层下1000立方米的冰块内,由装备了传感器的电缆组成,而传感器的任务就是搜寻太阳系和系外的中微子。2010年竣工后,科学家们已经捕获到了超过30个中微子。探测器有望更加自动化,进而发现宇宙中的中微子到底源于何处。

3,通过企鹅看全球变暖

南极洲主要生活着两种企鹅:阿德利企鹅和帝企鹅。企鹅在南极的海洋生态环境中是重要的一环,它们通过改变生活习性适应全球变暖的过程恰恰揭示了南大洋的生态系统是如何适应气候变化的。“Penguin Science”研究团队的科学家们根据在南极洲冰面下沉睡了4.5万年的企鹅遗骸和蛋壳,以及对阿德利企鹅长达15年的追踪研究收集到的数据,详细描述了这种企鹅对环境的适应情况。但目前该研究团队对帝企鹅的适应过程尚缺乏了解。由于帝企鹅通常在极其寒冷的条件下繁衍生息,因此观测工作十分困难。但是阿德利企鹅和帝企鹅存在很多相似之处:对环境变化非常敏感,且在食物缺乏的情况下很难存活。

该研究团队从1996年就开始了研究工作,2014年则把主要精力放在了研究企鹅的觅食能力究竟是一种后天习得的能力,还是遗传特征,以及这种能力是否会受到海冰的融化的影响。

4,生活在冰冷黑暗的环境中的微生物

有些依赖太阳生存的生物在南极洲暗无天日的冬季竟然也能存活。那么它们到底是怎么做到的?为了找到答案,ALPS项目组的科学家在位于南极洲麦克默多湾的两个冰雪覆盖的湖泊中建立了配有传感器的观测站。每个观测站都拥有海藻探测器、浮游植物采集器和水化学分析仪,全年无休,时刻都在搜集数据。

研究结果对天体生物学家而言至关重要。因为如果人们能够理解到底是什么因素促使微生物能在南极的极端环境中生存,那么或许就可以预测在冰雪覆盖的天体,比如木星的卫星“欧罗巴”上是否也有这样的微生物生存。

5,海洋中的食物链

一艘隶属于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的破冰船正在南大洋上乘风破浪。船上的一组研究人员则在海上搜寻一种两英寸长的甲壳纲动物——野生磷虾。从企鹅到鲸鱼,几乎所有生活在南极的海洋动物,以及人类都以野生磷虾作为主要食物来源。

AMLR项目组的科学家预期用5年时间对磷虾展开深入研究,目前研究已经进入第三年。他们希望能够详细地绘制出隐藏于海冰之下的野生磷虾的分布图。目前该项目已经派出多支海上研究小组前往南极展开实地考察。

6,利用射电望远镜观察“襁褓”中的宇宙

BICEP项目组2014年3月宣布利用位于南极的BICEP2望远镜捕获到宇宙最古老的信号:来自宇宙大爆炸最初的“回声”的重力波。这是宇宙诞生初期扩张的首个直接证据。

但最新研究也引发了一些科学家的质疑,他们认为BICEP2观测到的太空中所含的星际尘埃比想象的多,而星际尘埃可能影响结果的准确性。该项目组的科学家接受了这种观点,并开始在南极铺设了BICEP3。BICEP3拥有的传感器比其前任多5倍,且观测视角为其前任的3倍,它将帮助科学家证实或推翻BICEP2提供的研究结论。

7,低成本观测恒星

南极洲位于极地,地球混乱的大气层在那里变得非常稳定,并且更加容易预测。因此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选择在这里开展气球科考项目。作为最简单易用的观测工具,大气球利用稳定的极地气流在3万米高空中,围绕南极洲大陆旋转并最终仍然落到其出发点附近。围绕极地一周大约需要14天时间,有的科研项目可能需要绕着极地转上两、三圈。

最近美国的研究团队使用大约770公斤的伽马射线望远镜,观察由于地球大气层的阻隔而在陆地上看不见的恒星。通过这种技术获得的图像质量可与利用宇宙飞船拍摄的相媲美,但成本却要低得多。(编译/刘丽菲)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