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大家好!我是小乌,欢迎回到脑洞乌托邦。
点击此处可观看完整视频(打不开视频时,请看评论区置顶信息)
1976年7月28日,北京时间凌晨3点42分,河北省唐山市的居民们都沉浸在香甜的睡梦之中。突然之间地动山摇,短短30秒之内,唐山几乎被夷成废墟。在那次7.8级的大地震中有65万栋建筑被毁,24万人死亡,16万人重伤,4200个孩子成了孤儿。直接经济损失高达30亿人民币。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全国人民都无法从悲痛中走出来。但是,在那次地震中,也有无数人被医疗队和救援人员从死亡的边缘拉回来的人们。
十几年之后,1987年天津市安定医院院长冯志颖教授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和同事刘建勋教授随机采访了100位唐山大地震的幸存者,进行了濒死体验调查。收回有效数据81例,随后发表关于中国大陆首篇关于濒死体验的报告。今天咱们就来聊聊唐山大地震幸存者所看到的死后世界。
冯志颖教授和刘建勋教授的论文于1992年首次在「中华神经精神杂志」上发表。起初随即选取的100例调查对象中,有19人提供的信息不完整,或者在访谈过程中表现过于痛苦,不愿再提及当年的灾难。因此,他们的案例从样本中被剔除了。最终,调查资料完整者一共81人,其中男43例,女38例,平均年龄31岁,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有4例。他们当中有76人在那场灾难中成了终身瘫痪,其中完全性瘫痪者54人。也就是说受访对象都是在地震中遭到了严重的人身伤害的人群。
地震当年年龄23岁,初中毕业的刘女士,曾经是一位工厂工人。她在灾难中被倒下的房屋砸伤了腰椎,导致下半身截瘫,此后只能在轮椅上度日。这位面容清秀的姑娘在调查中回忆说,被砸倒的那一瞬间,她并没有感到害怕,思维反而变得更加清晰和敏捷。往事一幕幕像电影一般在脑海中闪过。有她童年时和小伙伴们一起嬉笑打闹的画面。有她初恋时和男朋友在一起的甜蜜场景,第一天上班,第一次收到上集的表彰。好像人生的幸福时刻都凝聚在了那短短的几分钟里。至今回忆起来那种前所未有的强烈幸福感依然让她不自觉地嘴角上扬。也是这份幸福感成了如今支撑她坚强活下去的勇气。
地震当时只有12岁的农家孩子李某则和刘女士有着完全不同的体验。他说当时他被落下的房梁砸到了颈椎,无法动弹。突然之间他感觉自己好像来到了医院的太平间。看到形形色色不知是人是鬼的东西。接着自己的身体开始漂浮在空中,下肢不翼而飞,身体的不同部位开始分解,散落在空间里。随后周围突然之间一片漆黑,开始听到一种难以描述的声响。声响持续了一段时间之后,开始闪现他短暂的人生。但这种回忆像是一种游离的意识流,完全不受大脑的支配。有好的画面,有坏的画面。
在濒死体验中,回放生前画面的人不在少数。地震当时56岁的大学女教师曹某,此前是个标标准准的无神论者。她在仿佛要死去的那一刻里,眼前也闪现了,从上大学,到四清运动,再到文革挨批斗,最后好不容易回到了工作岗位。突然之间她觉得自己的一生经历了太多的坎坷,不能就这么死去。好像冥冥之中有一只手将她拉回了现实。即使在那场地震中,她失去了丈夫,儿子和孙子,至今为止依然坚强地面对生活。她认为她能活下来就是上天的安排。
除了这种回放生前画面的,还有一些人的濒死体验充满了神秘的色彩。当时28岁的银行职员王某,在睡眠之中被一声巨响惊醒。紧接着,一块天花板掉下来,砸在了王某的胸部。他试图挣扎着拔出身体,可怎么都动不了,想喊也喊不出声。随后,他开始变得意识朦胧,仿佛进入了另外一个世界。这时,眼前出现了一个穿着长袍马褂,一瘸一拐走向他的男人。但奇怪的是,虽然和男人离得很近,但怎么都看不清男人的脸。接着男人带他走进了一个一片漆黑的洞里,仿佛深不可测。他的身体似乎不听使唤,只是跟着那个长袍马褂的男人一直走。终于在黑洞的尽头,看到了一个金碧辉煌的地下宫殿。男人让他在殿外稍等一会儿。片刻之后,从里面传出来声音说到,“生死簿上没他名字,让他先回去吧!”再睁眼时,王某就发现自己躺在医院的病床上,周围站着给他做急救的医生和护士们。仿佛就像是做了一场梦一样。但奇怪的是,多年以后王某依然能够清晰地回忆起当时的幻境和那个金碧辉煌的宫殿,他认为那就是传说中的阴曹地府。
在唐山大地震幸存者濒死体验调查报告中,大约有三分之一的人表示他们有经过黑暗通道的体验。部分人说在通道中听到了奇怪的杂音和身体被挤压的感觉。有的人能够清楚地看到通道那头的亮光。有的人说,隧道虽然一片漆黑,但是他们丝毫不感觉害怕。还有一些人说他所经历的隧道里面狂风大作,飞沙走石,但是却丝毫感觉不到气流的冲击。冯志颖教授和刘建勋教授将这类体验归纳为“隧道体验”。
另外,还有将近四分之一的调查者,在都濒死体验中遇到了其他人或者灵魂。有些是他们还在世的亲人朋友,还有些是过世的家人。这些灵魂通常被描述为带着一种光辉。一名小学女教师,在地震中被落下的物体砸中头部,昏迷数日后,最终得以获救。她回忆说,当时遇见了自己的父母,而她的父亲在几年前早已去世。她很欣慰,在那短暂的时间里,可以和家人团聚。
更有意思的是,有近半数的人都有意识或灵魂从自身分离出去的感受,就像是我们俗话说的“灵魂出壳”。冯志颖教授和刘建勋教授将这种体验称作“意识与躯体分离”。
一位被调查者曾经这样描述:当时觉得自己的身体分成了两个,一个躺在床上,就像是个空壳。而另一个比空气还轻,晃晃悠悠飘在空中,感到无比舒适。
研究报告指出,每个人由于社会经历,宗教、信仰,婚姻,性格,甚至文化水平的影响,濒死体验所感受到的,不尽相同。但这形形色色的感觉也并不是毫无规律的。冯志颖和刘建勋教授统计了所有调查者的描述,将濒死体验划分成了40个小类,其中包括回顾一生、意识与躯体分离、失重感、身体陌生感、身体异常感、世界毁灭感、同宇宙融为一体感、时间停止感,等等。大部分受访对象都能感受到2种以上的体验。
而让两位教授感到惊奇的是,他们的研究成果和之前西方国家研究者对濒死体验的描述极为相似。也就是说这种体验是可以跨种族,跨语言和跨宗教信仰的。这是不是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确实存在一个和我们现实世界不同的死后世界呢?
濒死体验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内华达大学教授雷蒙·穆迪(Raymond A. Moody)提出的。英文称为Near-death experience。穆迪教授将其定义为人在呼吸骤停,心脏停止跳动,脑电波消失的临床死亡状态下的一系列特殊体验。上个世纪70年代,穆迪教授在大约150个有过此类体验的人当中选择了50个案例,进行了深入研究。后来在1975年,出版了「死后世界life after life」一书。成为了濒死体验研究的奠基之作。1978年,国际濒死体验研究联合会正式成立,探究生命的意思和死亡的真相。穆迪教授所研究的濒死体验对象大约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被医生判定为临床死亡的而后来又复苏过来的病人。另一类是在意外中受重伤接近死亡的人。穆迪教授通过他所研究的50个案例,总结出了濒死体验的几大元素。
首先是声音。死亡时可以听到医生的宣判,也有人听到了无法描述的哭声,甚至还有愉悦的音乐声。
二是旁观自己的身体,也就是唐山大地震濒死研究中的“意识与躯体分离”
三是黑暗隧道,往往是进入一个黑暗的空间,可以是洞穴,峡谷,甚至是排水沟或者烟囱。有时候隧道里还伴随着响声。这和唐山地震濒死体验的研究成果也是一致的。
四是见到已故的亲朋好友。
五是看到发光的生命体,由远及近,从灰暗过度到非常明亮。但这种亮光不会让人感觉到不舒服,甚至可以从亮光中感受到温暖和慈爱。
不同宗教背景的人对亮光有不同的认知。比如说大部分基督徒认为那是耶稣基督,犹太教信徒往往认为那是天使,没有宗教背景的人一般认为那是一个发光的生命体。之后会和这个发光的生命体交流,不是通过声音,而是通过思想和意识的交流。
第六是回顾一生。不难发现不管是中西方,在濒死体验中回顾一生是一个非常高频出现的环节。这种回顾展开非常迅速,几乎是在一瞬间完成的。
最后,第七,濒死体验者会感受到边界或者限制。可能是一道门,一个栅栏,一条河,或者是一座桥等等。往往在他要跨越这个界限的时候,就会有某种力量将他拉回。有些人说自己根本不想回来,但最终不知什么原因还是回来了。
康涅狄格大学心理学教授肯尼思·瑞(Kenneth Ring)在穆迪的研究成果之上提出了濒死体验的五阶段模型。
第一阶段:会在在死亡时刻出现一种宁静的感觉
第二阶段:感受到灵魂从身体里分离出来
第三阶段:进入了黑暗
第四阶段:看到光明
第五阶段:进入光明之中
而并非所有的濒死体验者都能经历每一个阶段,根据体验的深度不同,每个人能回忆起的片段有所不同。
近二十年来,有关濒死体验的科学研究大量发表在权威学术刊物上,那么死后世界是不是真的存在呢?
17世纪,法国哲学家笛卡尔提出的“心物二元论”。他认为世界存在着两个实体,一个是“物质实体”,另一个是“精神实体”。它们各自独立存在和发展,谁也不影响和决定谁。精神的本质在于思想,物质的本质在于广袤。目前普遍接受的唯物主义与“心物二元论”有着本质的不同。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比如说大脑,而意识是第二性的,比如说大脑中复杂的神经系统所涌现的现象。信奉唯物论的人认为世界的本源是物质,万事万物都是物质派生出来的。所有的事物都有固定的规律。这些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1994年,美国亚利桑那州大学麻醉学与心理学教授史都华.哈默洛夫和英国物理学家罗杰.彭罗斯共同出版了一本书(Shadows of the Mind)。在书中二人提出了“调谐客观还原理论”( Orchestrated objective reduction )(Orch OR)。中心思想是说,人的意识就像是大脑内的一台量子计算机的程序,即使人死后,这个程序依然可以存在于宇宙之中。这就从物理学的角度给濒死体验提出了一种解释。人类的灵魂是一个起源于神经元内部的量子过程。存在于脑细胞的“微管”结构之中。不同于传统观念认为的意识是大脑神经元连接的产物。史都华和罗杰认为人的意识活动是大脑内神经元细胞微管内量子引力效应的结果。灵魂和意识,是宇宙的基本构成,在时间诞生的时候就已经存在。人死后,心脏停止跳动,血液停止流动之后,细胞微管虽然失去它的量子态,但量子信息并没遭到破坏,也无法被破坏。量子信息将离开肉体,重回宇宙。也就是“我思故我在”的一种状态。如果短时间内人体再次苏醒,量子信息遨游一圈之后回到人体。这类理论可以比较完美地解释濒死体验。
然而和我们之前提到的李嗣涔教授的信息场,复数时空理论一样,“调谐客观还原理论”一经发表也遭到了学术界强烈的抨击,甚至时常被反对者在学术论文中引用。
其实这些所谓怪力乱神的观点和很多宗教都有相似之处,和中国古代的易经也有一定的契合度。易经中说到,“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宇宙最初处于一个阴阳未分的混沌状态,就是无极。而后形成万物的本源,混天太极。易经认为宇宙的产生过程就是从无极而太极。
太极的鱼眼,就是阴阳两界的通道。也对应了李嗣涔复数时空理论中的实数时空,即我们所在的物质世界;虚数时空,也就是灵界。宗教信仰中的神就是自由意志的化身,不受时间空间和速度的限制。
那么我们在回到最初的问题,死后世界是否真的存在呢?
我来跟大家分享一个小故事。多年前一个无神论的学者,在演讲中跟大家说道,神绝对不可能存在。甚至在讲台上高声向神挑战说:假如你真的有灵,就请你现在下来,当众杀死我吧!学者静静等了几分钟,可想而知什么都没有发生。
他满脸得意地向观众说:你们都看见了,神根本不存在!
这时,一位老妇人缓缓站起身来,对学者说,“先生,您逻辑缜密,理论高明,是个饱学之士。但我心中有一个疑问,不知先生是否能替我解惑。”
接着,老妇人缓缓说道,多年以来,我相信神明真的存在,心中也慢慢有了神的教诲。在我恐惧时,给我安慰。在我悲伤时,使我快乐。同时,我也谨记在别人需要时,给予帮助,最大程度地将善意传播出去。因为信奉神明的存在,我的人生变得更加幸福快乐。那么请问,假如我死后,发现神根本不存在,那些教诲,一切都不存在。我这一辈子信神,有损失什么吗?
全场一片寂静,学者想了好一会儿,说道“我想你什么都没有损失。”
老妇人接着又说道,“那么我心中还有一个疑问,假如我不信神,可在死的时候,发现神明确实是存在的,那些因果报应,天堂地狱,六道轮回也都是存在的,那么此时,我又损失了什么呢?”
学者愣在那里,竟无言以对。
点击此处可观看完整视频(打不开视频时,请看评论区置顶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