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数码极客

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 电子书?


上一篇文章写完,有人给后山留言说,后山你总让我等待等待,等到什么时候是个头呢?我现在大学毕业工作三年了,干着一份月薪四五千的工作,感觉也没啥前途,我想创业做个奶茶店或者开个水吧啥的,你觉得靠谱不?

这个年轻人的困惑并不是个例,后山在生活中遇到过很多刚毕业三四年的人和他有着同款困惑。

而后山通过和他们聊天和观察,发现他们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比如:

  1. 他们都是出身小城市,毕业的院校都不是名校,甚至不是985或者211;
  2. 他们都是靠着读书从小城市来到大城市的,虽然已经工作三四年了,但是他们的思维还是学生思维,并没有在三四年的工作生涯中迅速的转变他们的思维方式以适应这个和学校生活完全不同的现实社会;
  3. 他们对未来都有非常高的预期,可是现实的困境又让他们感觉实现自己心目中那个高预期的目标越来越难;
  4. 在发现现实和理想的差距有多大后,他们并不愿意耐心的韬光养晦和等待机会,而是想着像电视剧男女主角那样,靠着掌握一种技能或者遇到一个“贵人”,或者刮中一张彩票等等小概率事件迅速翻身。

201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比吉特·班纳吉夫妇写了一本书叫做《贫穷的本质》。

这本书写的内容很多,并作了详细的数据调查,总结了导致贫穷的三大罪是固执、享受和风险。

第一,人之所以穷,是因为没有走出去。这是很显然的道理。走出去,你才会拥抱更多的信息,更广阔的视野,更好的平台,更难得的机遇。走出去,是破除固执的第一把钥匙。

第二,打工赚到钱时,要学会舒解压力,控制欲望,延迟享受,把赚到的钱投入到个人的学习成长上。想过不一样的生活,你就要拥有不一样的认知和技能。持续学习,是破除享受的第二把钥匙。

第三,穷人应对风险的所有的方法一般都很昂贵:他们用时间和未来支付风险!目光看远一点,不妨冒险一点,是破除风险的第三把钥匙。

我们对比一下后山前文提到的年轻人的特点和《贫穷的本质》所总结的贫穷者的三宗罪。

我们发现当代年轻人已经突破了贫穷三宗罪中的两条,第一条是他们已经走出了小镇来到了大城市,第二他们和真正的社会底层比较起来并没有那么厌恶风险,相反他们有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虽然这种勇气可能会让他们变得更穷,这个我们下文细说。

这些年轻人和贫穷三宗罪中重合的特点只有一个,就是:

无法让自己延迟满足

后山可以说的再直白一点:就是鼠目寸光,缺乏耐心,急功近利。

说创业是九死一生都讲轻了,可能是万死一生。绝大部分人拿了钱去做生意,十之八九是赔的。

大部分人是低估了市场的风险,同时高估了自己的能力。看到别人做生意做得不错,于是就认为自己也可以去做,这是一个很常见的偏差。

刚毕业三五年能攒多少钱?运营一家奶茶店需要多少的投入,房租,人工,进货等等都是需要考虑的,同时即使你有钱能够开一家奶茶店,你怎么保证在这样一个遍地奶茶店的时代赚到钱?

好吧,就算你开了奶茶店赚到钱了,一家奶茶店能赚多少钱?一个月一万,两万?

然后呢?然后就一辈子开奶茶店了吗?做生意科不仅仅是要应付顾客和竞争对手,工商,税务,市监,消防,甚至是城管。

这些时间和精力的投入和天花板月收入一两万来比较起来,是否具备性价比?

出生牛犊不怕虎,很多人都认为这是牛犊足够勇敢,不像那些已经被生活锤爆的老牛那样怂,老牛是真的怂了吗?老牛年轻的时候可能和现在的牛犊一样朝气蓬勃,可是亲眼目睹自己的同伴这样死去的时候

老牛自然心里有数,面对大老虎,绕着走是最优选择,你还拿角顶它,你可能连怎么死的都不知道就已经死了,所以说很多人之所以处处碰壁,并不是因为他无知,恰恰相反,是因为他自以为自己知道很多了,并且按照自己知道的去做,然后就赔个精光。

为什么呢?因为他知道的那些道理都是错的,创业九死一生,他听到的创业故事之所以那么多,是因为市场上需要鼓励你去创业来帮助校花就业压力,是因为这些故事可能本身就是编的,是因为这些编出故事的人需要让你相信他们才能赚到你的钱,是因为这些成功的故事才会有人讲,剩下那些百分之九十九创业失败的人,人家不好意思把自己的失败给大家讲出来。

开个店就比打工体面了吗?

在你能力不行的时候,底子太薄的时候,踏踏实实的打工,利用帮别人赚钱的过程,抓紧时间提升自己,让自己在实践中摸透到底如何开一家店,如何开一家公司,通过实践的结果评估自己的能力到底能不能支撑起一家企业。

否则的话,开个店半年就垮了,然后欠一屁股债,并不比打工一个月赚四五千的社畜体面到哪去。

有人活个面子,有人活个里子,后山希望所有读这个号的朋友们,都能够真实的面对自己,自己活得好,活得舒心才是王道。

与其花费大把时间和起点与自己完全不同的人比较,不如把眼光从外面拉回来,放到自己身上,让今年的自己比去年的自己有所提升。

没事儿的时候,问问自己今年读了几本书?跑了多少公里?写了多少文章?赚了多少钱?

自己的时间到底是花在哪里了?

每天晚上回家是喝茶看书,还是在外面和一群无聊的狐朋狗友喝酒撸串?

每天白天是认真的工作学习提升工作效率,优化工作流程,还是摸鱼偷懒,找到一个机会要么刷抖音要么看综艺?

休息日的时候,是天天窝在家里吃泡面,看无聊的国产电视剧还是出去打球跑步游泳健身?

人的很多焦虑都是因为:自己做的事情太少,但是想的却特别多,还特别美。

踏踏实实的提升自己,从身体到头脑,假以时日,自然会有所改变。

当然了,这种改变不一定能让你马上就变得富贵,甚至可能用尽一生也不能让你富贵。

可是那又怎么样呢?如果你真的做到了,天天读书充实自己的头脑,日日健身强健自己的体魄,即使时运不济,没人欣赏你,你会觉得后悔吗?

你不会。因为一个人通过自律和学习,真的做到了上述的种种,那就是把自己酿成了一杯纯之又纯的酒,把自己锻炼成了一把利之又利的剑,没有人来饮这杯酒,那是未饮者该后悔的事,没有人来用这把剑,那是未用者该后悔的事儿。

正如幽兰词中所讲:

兰之猗猗,扬扬其香。不采而佩,于兰何伤。

你完全不需要担心你这朵兰花到底有没有人来采来佩。

你真正要担心的是:你到底是不是一朵兰花。

事实上,很多人一生生活的痛苦,并不是因为世道不公,而是因为他本身就不行,他不行又不愿意吃苦提升自己,他不受穷,谁受穷?

穷而无道,就会变成老而不死的贼人。

这才是很多刚毕业年轻人的真实底色,后山也许说的过于直白了。

但是忠言逆耳利于行,不直白,有些人还真的就是看不懂。

屯卦六三:

六三:即鹿无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几,不如舍,往吝。

《象》曰:即鹿无虞,以从禽也。君子舍之,往吝,穷也。

屯卦六三爻说的也是这个道理,为啥要让你等待?

因为不等待,你就会往吝,往吝就会穷,这里的穷是走投无路,陷入险境的意思。

很多人都觉得等待是没有价值的,只有动起来才能有希望。

可是屯卦六三爻说的很清楚:即鹿无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几,不如舍,往吝。

你想要追求官禄,走进了职场,可是这个时候你是在下卦之中,你感觉你已经工作三四年了,有一些积累了,可是自己去打猎追求理想了。

这种想法太过于天真了,你三五年的积累和司马懿老艺术家比起来算得了什么呢?

人家司马懿二十九岁出来做官,做到六十一岁成为曹叡的托孤重臣。

已经做了三十二年的官了,然后呢?然后就是被曹爽一顿打压排挤。

人家司马老爷子混了三十多年了,结果还是被打击被排挤,你工作个三四年就觉得自己翅膀硬了,可以单飞了?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为啥我们要读历史,读经典,因为在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到自己,在经典中我们可以找出解决我们困境的办法。

屯卦六三说的很清楚,即鹿无虞,就是去逐鹿但是却没有向导。

虞是古代的一种官职,专门在君主游猎的时候做向导的。

《孔子家语·正论解》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孔子在齐,齐侯出田,招虞人以旌。不进,公使执之。对曰:“昔先君之田也,旌以招大夫,弓以招士,皮冠以招虞人。臣不见皮冠,故不敢进。”乃舍之。孔子闻之曰:“善哉!守道不如守官。君子韪之。”

孔子在齐国时,齐侯出去打猎,用旌旗召唤管理山泽园林的官吏虞人,虞人没来晋见。齐侯派人把他抓了起来。虞人说:“从前先君打猎时,用旌旗来召唤大夫,用弓来召唤士人,用皮帽来召唤虞人。我没看见皮帽,所以不敢晋见。”齐侯听后就放了他。孔子听到这件事,说:“好啊!遵守道不如遵守职责。君子对此是肯定的。”

讲的就是虞人官的故事,说明古代的规矩很严,君王用不同的饰品召唤不同身份的人,召唤虞人要用皮帽子。

这个虞人看到齐景公挥动旌旗召唤自己,不敢前来,因为君主没有按照规矩来召唤,孔子称赞这个虞人,说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比虚谈道德有价值多了。

我们在现实中看到很多年轻人,自己明明在生活中一事无成,个人的素质也是一塌糊涂,可是在一些宗教群或者国学群中却能大言不惭的夸夸其谈。

认为自己的贫穷和困苦全是因为社会不公,认为所有通过努力提升自己生活质量的人都没有他们这种社会垃圾能够坚守本心。

这样的人其实就可以送给他们孔子的这句:守道不如守官。

先把自己的日子过好了再说这些玄之又玄的佛道之事吧,你那种自认为道家高于儒家,所谓的逍遥自在不过是逃避自己现实里无能的意淫而已,自欺欺人又能有什么价值呢?

先把自己的“官”守住,不扫一屋何以扫天下?

当自己真的发自内心的很满意自己的生活了,在考虑这些精神上的追求。

饭要一口一口地吃,路要一步一步地走,步子迈得太大了,容易扯到蛋。

劝这些手高眼低,夸夸其谈的年轻人一句:踏踏实实的做事,本本分分的做人,真能做到这两条了,你自然离成佛成道就更近了。

在没有虞人做向导的时候,就不要盲目地闯入森林之中。

在现实生活中还没有具备独立生存的能力之前,就不要贸然的走进宗教的世界里获取精神的麻醉。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可近道也。

本末倒置的结果就是家破人亡。

有那么夸张吗?

各位可以看看红楼梦里王熙凤的结局,很多人都认为王熙凤能干,其实她差得远了。

秦可卿在死后给她托梦,告诉她要做两件事能够让贾家不至于败落的那么彻底。

第一件事是在祖坟的附近买一些看坟的土地,做一个家族信托。

第二件事是在这些土地上建一所学校,可以让家族的子弟上学。

这两件事就是贾家能够躲过大灾并且走向复兴的根本。

看坟的土地不会被抄没,收来的租子可以用来维持学校的运营,家里的孩子有饭吃有书读,就有重新做官的可能,家族就可以通过一代代的积累重新走向复兴。

可是王熙凤并没有听从秦可卿的这两条可操作性极强的建议。

她做得不过是今天当个项圈,明天当个玉佩。东拼西凑,拆东补西。

这就是把精力都放在了末上面,失了根本。

因为当东西不可持续,收地租办学校是才是科学发展观。

那为啥王熙凤愿意选择当东西而不是办学校呢?

因为当东西见效快,办学校见效慢。

说到头,还是王熙凤事事都要求速,事事都没有耐心。

换做当代的年轻人就是不肯踏实的下苦功夫提升自己,放弃了这个见效慢但是可持续的根本。

却要么选择自欺欺人的所谓佛系和修道谈玄,要么选择急功近利的炒股炒币,这种东西可能短暂的麻痹自己的精神,但是瘾过了就过了,现实的困境还是一点没改变。

正所谓: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

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

家富人宁,终有个,家亡人散各奔腾。

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

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

呀!一场欢喜忽悲辛。叹人世,终难定!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