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曾经因为自己和别人不一样而感到不安、恐慌甚至痛苦?你是不是曾经问自己,“我和别人不一样,我是不是不正常”?
其实很多时候,“我是不是不正常”这个问题本身,就可以说明人们的很多心理状态。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为什么我们总在追求正常?我们如何学会接纳自己?
我们为什么总在追求“正常”?
当人们问“我正常吗?”的时候,他们口中的正常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和他人一致。当我们的行为、思想、情绪、特质等等过分地与其他人不同,我们往往会认为自己不正常;而一种正常是功能良好,指的是我们的行为、思想、情绪和特质能不能让我们正常地在社会中顺畅地学习、交往和生活。如果一个人一和人说话就结巴,他/她可能会被他人认为“不正常”。
而从根源上看,我们追求两种不同的正常,表现出的是我们内心不同的需求。
追求“和他人一致”的背后是人们对归属的需求——人们害怕被群体抛弃,希望能够被群体接纳,因而作出一些符合群体期望,和大众相同的行为。因此,一旦发现自己与群体中的他人不同,人们就会感到焦虑:“我会不会被排斥在群体之外?”
而追求“功能良好”的背后则是人们对成就的需求——人们担忧不正常会干扰自己去取得成就,担心因此无法达到既定目标。例如,人们会认为“如果我总是焦虑,那我就没办法做好工作”,或者“如果我会感到抑郁,说明我很无能,没办法做到控制自己的情绪。”
既然如此,那么只要我们满足了背后的需求,变得和他人一样,或是实现既定目标——是不是就可以解决追求“正常”的问题了呢?心里咨询师认为,不论是掩盖自己来和他人保持一致,还是强迫自己变得“毫无破绽”,都背离了人们真实的自己,无法获得真实感带来的幸福。而最好的解决方案,是做到接纳自我。
学会接纳自我:我与众不同,但这并不是“不正常”
“接纳”指的是人们在理解自身或他人的优点和缺点的前提下,依然能对整体感到满意——“尽管我与众不同或是有缺陷,但我依然认可自己”。一个健康的人应该能做到接纳自己与人类的天性,不为此懊恼或抱怨,就像一个人不会抱怨水为什么是湿的,或石头为什么那么硬。
那么,我们如何去接纳一个和别人不同的自己呢?
破除误解,才能开始接纳
有时候我们抗拒去接纳自己,可能是因为对接纳存在误解。常见的误解有以下两种:
a.迷思1:“只要我不断苛责和否定,我就可以改变。”
有时人们认为,否定和责怪是为了把情况变得更好,从而不断地自我反省和自我苛责。比如社交焦虑者下意识地认为,只要不断责怪自己“你不可以害羞”、不断逼迫自己和人交流,就可以改善自己的社交恐惧。但往往否定不能起到改善的效果,只是增加了自己的无力感和焦虑感,造成更加负面的结果。
b.迷思2:如果我接纳了现状,就意味着我放弃了、随波逐流。
接纳非但不等于自暴自弃,它还是改善问题时重要的第一步。一味否认和抗拒只会阻碍人们客观、清晰地对人与事作出评价。而接纳了问题或缺憾后,人们可以更平和地看清它们的全貌,试着用更合理的方式改善。如果一个人一直抗拒自己的抑郁情绪,认为“我不该抑郁”,那么对情绪的逃避让Ta并没有真的学会管理抑郁,反而问题可能更恶化;相反,接纳自己有抑郁情绪后,才能更仔细地观察与分析它,找到情绪的来源并尝试管理。
换一种自我评估方式,可以帮你更好地接纳
a. 试着更全面地看待自己
学着整体地看待与认识一个人,而不是凭借一个人在某个特定情境中的某个表现来作评判。举个例子,平时你对朋友很耐心,但今天你遇到很多倒霉的事,很烦躁,于是对朋友很刻薄。但这不代表你就是个刻薄的人,这只能说明你“心情不好时会刻薄,但总体上依然是个温和的人”。学会整体地评价后,我们就不会因为自己暂时、间歇的负面状态而过度焦虑。
b. 为“短处”找到合适的情境
随着情境的变化,有的“问题”可能不再是问题,反而是优点。比如,如果你不喜欢“有攻击性”,但如果成为一个律师,有攻击性会是优势;如果你不喜欢自己“太过注意细节”,也许可以尝试做一份校对的兼职。
c. 问自己正确的问题
当你对某类特质或表现感到困惑时,不要问“它正常吗?”、“是不是坏?”等等贴标签式的问题。而是多问描述类的问题,例如它给你带来的感受。比起问“我正常吗”,更合适的是问自己:“我因此痛苦吗?”
积极地接触与自己不同的人
试着找某些方面和自己不一样的人做朋友,有助于培养开放的心态。越是接触过不同的人,看过他们的生活,越是能意识到:世界是参差多态的,人不止有一种生活的方法。长久单身的人也能过得幸福,内向害羞的人也能有感情深厚的朋友……
当你再面对自己与他人身上的异常或缺憾时,能更淡然处之:没关系,反正都能想办法生活下去。
最后,愿你不再因与众不同而困扰。因为你的与众不同不是短处,它能带给你独一无二的人生体验。
以上。
你有过觉得自己“不正常”并因此而感到痛苦的经历么?在评论区留言给我们吧。
收藏文章?不如顺便关注我们——头条号KnowYourself,最犀利的人性与心理分析,人际交往与恋爱技巧,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