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数码极客

【有一天我的意中人会】总有一天,我喜欢的人会骑着驴子带我去

蠢驴,蠢驴,被阉割的驴,驴,

拥有“驴子”的人几乎没有好词。

但是骑驴的人都不是普通人。

驴子,骑起来很红

阮当了官,骑着驴上任了。到了十天,辞去了官职,只剩下一排清风和驴蹄子。

“偶尔去抢衣服,谁测量主人的情商”,也许阮籍出来做官是为了路上能骑驴。(莎士比亚)。

骑驴的人很飘逸。

李白

李白喝醉了,骑着驴子游览火山,到了和华县,被小李拦住了,立刻怒不可遏。“在异龙旗前我骑马,在你面前我不能骑驴子吗?”

骑驴的人很有气魄。

浆果

浆果的老驴以西式的方式骑倒了。

倒着骑,一边弹琴,不知不觉成为了中国第一位“说唱歌手”。

骑驴的人很艺术。

贾岛

如果贾岛那天不是骑马驴的话,他可能还没想到写《和尚推月亮敲门》或《和尚敲月亮》的时候,就已经摔倒致残了。

或者直接放倒韩愈,果断蹲监狱,或者蹲监狱。(莎士比亚)。

骑驴的人很专注。

刘奶奶

刘姥姥虽然前几个人没有文化,但就像“你们东部那两个石头狮很干净”一样,刘姥姥可以说是《红楼梦》里的正经人。

如果用亲生女儿的命换180两银子,凤姐这笔生意就不亏了。

曹雪根喜欢这个庄稼人,给了他一头驴。

骑驴的人很诚实。

驴子,骑不死

马和驴预计没有人会选择后者。可惜骑马很危险。

骑马犯法

唐代马很宝贵,从中央到地方都设有专门的马政管理机构,不能随便养、随便杀、随便交配。

当代的法律规定,为了官职,不能骑7件以下的马。否则就以“僭越”论,但现场场以上的人有多少?

于是,“县魏驴骡群,几军鹅鸭排”。

骑马,没钱

过去临近的时候,长安格外热闹,大师们都忙着四处走动。

此时长安很热闹,所以.驴的整个眼睛。

冰柱一般都很穷,但马实在太贵了。中党以后战乱频发,马匹价格飞涨,养了一匹马的钱,就能养活6口人的家。(莎士比亚)。

骑马伤了身体

搜索《全唐诗》,“多病”一词出现了163次。可见唐人身体不好,不适合骑马、骑驴、骑驴。

顾炎武《日知录》:“所有陆路旅行,马日70里,脚步和驴50里。”驴子走路

得慢,跟人走路速度差不多,不易引发高血压、供血不足、心肌缺血等心血管疾病。



而且,你知道骑马多伤身吗?


中唐以后宫中开始流行一种运动:“驴鞠”,顾名思义,骑在驴上打球。


为何中唐以前都是“马鞠”,中唐以后改“驴鞠”了?


因为中唐以后有种特殊职业兴起:太监。


太监骑马打球……震感太强,又硌又磨,容易引发不适。


于是某天某个聪明的太监灵机一动:咱不骑马,骑驴!骑驴就不疼了。


于是“驴鞠”就火了。


另外,唐代有个走路不爱看路的群体:诗人。


来了兴致就跟磕了药似的,什么都不管不顾了。安全起见,作诗,就老老实实蹲在家里作。


可他们偏不!就要去一些奇峰峻岭、幽僻蹊径。本来就不看路,路况还不好,喝过二两再骑上时速过快的马,一激动只顾抬头“邀明月”,惊了马,pia!


……

骑马伤身,还是骑驴的好。



驴,能通灵、会算卦


驴有一个非常奇特的习惯,爱听打更。


一喊“天干物燥,小心火烛”,驴就跟着叫唤。老百姓便认为驴“知更懂时”,乃是天地灵物。


《酉阳杂俎》记载,有个叫韩泉的善解梦,有天有人来问他,说梦见自己被驴踢了,掉进河里,爬上来鞋却没湿。韩泉说,哦,放心,那你考不上了,这人果然没考上。


《逸史》记载,从前有个叫映的人去考试,在礼部休息。感觉饿了,刚要走却下雨了。正发愁,来了个穿白衣拄拐棍的老头儿。


老头儿上前说,我家不远,去我家吃如何?映欣然同意,跟着老头儿出门,骑上一头白驴,没想到这头白驴竟然飞了起来,后来映就高中了。


从此“白驴如飞”成了一句预示能高中的吉祥话。


相比驴能通灵会算卦,马那点儿本事都不算事儿了。



骑驴,很逼格


驴,中国人刚开始喜欢,后来不喜欢,后来又逼自己喜欢。


汉朝皇帝爱骑驴,《汉书》:“灵帝于宫中西园驾四白驴……于是公卿贵戚转相仿效。”皇帝一骑,一群二货开始跟着学。


魏晋,连驴叫都喜欢。


《世说新语·伤逝》,魏文帝曹丕为王仲宣吊唁,对属下说:“他活着的时候爱听驴叫,你们都学一声,算是给他送行吧。”


《晋书·王济传》,孙楚吊唁王济,对王济说:“你平时爱听我给你学驴叫,我再为你学一次。”


到了唐,不喜欢了,因为骑驴的都是七品以下的,都是骑不起马的,丢人。


唐人的智商再一次上线了:我骑不起马,但我可以人为制造“骑驴很帅”。


站在舆论宣传第一线的唐代文人迅速开始行动。


第一步,打击马:


穷猿号雨雪,老马怯关山。

马依秋草病,柳傍故营摧。

瘦马恋秋草,征人思故乡。


第二步,吹捧驴:


骑驴到京国,欲和薰风琴。

我似骑驴孟浩然,帽边随意领山川。

驴骡负重登长路,方知可得比龙鳞。




效果怎么样呢?


南宋陆游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亦长安车马客,几生修到骑驴人?”


这辈子就图个能骑驴了!


文化人不喜欢驴貌似只有一个bug:柳宗元的《黔之驴》,实实在在借驴骂人。



但据考证这是一个误会,柳宗元说的“黔之驴”是外国驴。


1、《魏书.匈奴传》记载:“土出名马、大驴及驼”,波斯有种“大驴”是和马与骆驼放一类的,体型硕大,具备吓到老虎的潜质,“进口驴”得一票。


2、古希腊希罗多德《历史》载,在斯奇提亚骑兵大举反攻时,波斯军队的驴突然集体狂叫,直接把斯奇提亚骑兵的马吓得掉头就跑,这嗓门,应该吓到老虎完全可以实现,“进口驴”再得一票。


综上,柳宗元骂的是“进口驴”。


而“国产驴”,安全、实惠、明星同款,居家旅行必备良骑。



既然驴这么好,为啥中国人总爱用“驴”骂人呢?


首先,老百姓是瞧不上驴的,比如他们从来没让驴成过精。


蛇可以嫁许仙,猴子可以去取经,穿山甲可以帮助葫芦兄弟救爷爷,马可以是三太子变的,牛可以帮牛郎织女相会,驴呢?只会拉磨,还得戴个眼罩。


其次,市井语言中“驴”也真是尴尬:


盲驴拉磨——瞎转圈

驴粪上下霜——外光里不光

大路旁边一头驴——想骑就骑


跟驴有关的成语是讽刺人的:


骑驴找马、卸磨杀驴、黔驴技穷、三纸无驴。


驴在市井文化中真不受待见,但细一看,老百姓用驴骂人,都是骂人“笨”,从没有骂人“坏”,而且骂得亲切、活泼。


骂了,却不讨厌,骂得可爱,骂得幽默诙谐。


驴也始终是憨态可掬的呆萌形象。


驴就像是一条凳子腿,一把笤帚,一碗咸菜,一件旧衣,瞧不上眼,想不起来,却又不讨厌,有时,还有点离不开。


文人把驴写“仙”了,老百姓把驴写“活”了,但他们都喜欢驴。


看着一匹马,它似乎总在对你说:快上来!出发!



而一头驴却好像在说:诶,你来啦,那我们一起走吧~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