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日,百姓日不能离开快递员。春节前夕他们更忙,有些人每天只睡几个小时。这篇文章的作者和快递模范职员小郭的工作车辆一起采访了他一天。
快递小哥郭浩强
凌晨5点30分起床
2月2日星期二,凌晨5点30分,只睡了两三个小时的郭浩强醒来,迅速起床。因为新的一天忙碌的工作等着他,催他起床。他习惯性地看着手机,毫无动静地用手滑,手机开着,还不错。对每天接500个电话的他来说,手机不发出声音的话,怀疑是否有问题。
上街的时候天还没亮,路灯把两边的建筑物变成了朦胧的构图,2月1日下的雨把空气净化得格外清澈。送了七八年快递,这个小区的路可以闭着眼睛走。
大约6点左右,他前往新华医院停车场,启动了停在那里的圆通公司货车,前往圆通洋浦同志分公司拉货。
货店是一个大仓库,估计有一天早上有1万多票货物,根据货号自动分类的货物依次从装配线出来,小郭等站在装配线旁边,根据特定的标记取下自己要发送的货物。今天早上,他收到了700多票。
小郭有4家店,他把这些东西按顺序整理、分配、装车,前后总共花了3个小时。
上午9点,小郭开车把货物分别送到了4家店铺。
十点多,郭浩强到了双辽路的菜鸟驿站,其实也是他家你妈驿站之一。他卸下圆通快递,之前送来的中统、邮政快递,地上突然堆满了货物,同事范和孙辈们一起扫描货物,打印货物号码,根据号码将货物排出货架。
这几天是春节前最忙的时候。大家开着最后一个快递给亲朋好友们送来了春节、家乡特产。小郭说:“现在的快递物品变化很明显。几年前,服装是主体,但现在吃的东西变成了沉重的东西,其次是生活用品。”
缘分
郭浩强13岁闯入北京,进入门槛低的快递型线,通过圆通这个平台制造。在北京工作了6年,赚了些钱,然后南下广东,除了快递,还做电子商务。那时候做快递没面子,样式比较单一,连父母都不敢说。
偶尔来上海,发现杨浦区新华医院附近的这个地区没有人快递,为什么?附近都是没有7层电梯的丈夫房间。爬楼梯累了,不想送快递。小郭做的时候,每天有300多件东西每天累上7层楼。还有新华医院。电梯上下太慢,送货效率很低。
郭浩强接手后,利用自己的经验做好服务。他根据不断发展的市长/市场要求开了驿站。快递成了日常生活,但有些人白天不在家,进货不方便,晚上回来可以在驿站提货,也可以送到家。
“最重要的是,服务不能不好,服务是第一位的。所谓服务,就是把心比作心。”小郭说:“我的手机24小时开着,任何时候,任何情况,只要一个电话,我都会尽可能做好。还有社区服务。例如,我们正在为福利动脑筋,例如建立社区平台、购买蔬菜的功能、志愿者帮助老人等。(大卫亚设,Northern Exposure(美国电视剧),食物)我的微信群里有400多人,这65个小区里60%的人都在郡里,如果有人@我说“帮我小郭买一袋大米”,我就直接送到他们家。
阿姨们买食物,买大米,买油盐酱醋,有些层不想再跑了,通过一群微信放在驿站,我们准备了两个大冰柜,在他们方便的时候来找。我们还承诺,如果疫情反弹,我们将无偿帮助社区做。小区里的人需要的我们都会实践。”。
十二点半还没吃午饭
一般来说,小郭到店里后会一起收集东西,但他经常被其他事情打断,有时会有人进店问他事情。过了11点人就会越来越多,快递、快递、快递、快递、快递、快递、快递、快递、快递、快递、快递、快递、快递、快递、一个老人会加入社区的福利活动,向他求助。“手机怎么扫?”“小郭耐心地教她分阶段处理小程序。新潮大叔买了花纹裤子,颜色不满意,正在犹豫是不是不好咨询,还是退货。(威廉莎士比亚,《哈姆雷特》)一位中年妇女购买的食品配送日期发生了变化,在小郭的协调下平静地回家了。(威廉莎士比亚,哈姆雷特,食物)一个女孩在父亲拆开盒子后看到粉红色便利贴,说:“我幸福,我幸福!“接连说。
来往期间,你没有感受到送货的快递业务的冷淡,但暴露了人性。(莎士比亚)。
快到十二点半的时候,小郭还没吃午饭,有人在对面吃面条,给他带了水果山东杂粮煎饼,其实他一大早吃得不好。
mp;index=3" width="535" height="479"/>下午时间,大家开始分头送快递,六七层楼的,特别放在一处,需要一家家跑。郭浩强负责周边的14个小区、近10个中小学校及幼儿园的物资派送工作,服务居民人数超过10万人。他联合同行派送快件一天里最多时几千票,成为居民日常生活和企业生产运行贡献“快递力量”。
“哈哈,我是这片地区的一个传说,有一年‘双十一’时15天没有睡觉,附近快递公司所有的人都认识我。那时太忙了,忙到只能站着眯一两分钟,打个小盹,醒了继续工作。”小郭的语气中带着自豪,又有些害羞,“去年‘双十一’还好,忙了7天。”不过,店里年轻男孩小孙说:“我看到郭老板‘双十一’连续3天没睡觉。他做人好,到位,每天晚上都让我们先回家,自家忙到凌晨一两点才睡。”
下午还有另外几家快递公司的货来,是理货、送货最忙的时候。小郭的快递要送到晚上八九点,因为这个点晚回家的人就能收到货了。
初心
采访当日,小郭看到一位老太太收到其他公司的快递,扛不上楼,他主动帮老人扛回家,他说人不能只顾眼前的利益,你的帮助人家会记在心里。
“在我眼里,没有难对付的顾客。你如果被投诉的话,可能就是因为没做好服务。有些业务员和人吵架,其实是没有意义的。”——小郭这样认为。
小郭说:“我想得很明白,小区就是我家。我在小区有好几个干妈,都是送快递认识的。她们对我都很信任。有人出去旅游,把钥匙给我,让我帮着遛狗。我把小区叔叔阿姨都当成自己的亲人对待,有个阿姨说:‘小郭,你对我好一分,我还你十分。’我感到,上海的叔叔阿姨对我十分热情。我去过北京、四川、东北、广州、杭州、上海,如果让我评价最好的地方,那还是上海。上海人大多讲道理、讲文明,在上海做了这么年快递,我从未和客户发生过肢体冲突。”很多快递都是货到人走,不浪费时间赶下一票,冷冰冰的工作流程。小郭喜欢唠磕,和人交谈,有时候只是一句简单的问候,就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快递的初心不能变,给家人寄东西,是表达心意、传递温暖;我们送快递的,也要具有温情。”小郭说。科技在发展,业务量大了之后,人的距离反而远了。小郭做社区,就是想把距离拉近。对人的热情与对送货的负责二者合一,即是“优质快递”。小郭追求这个。“你做到位了,顾客也会到位。”
晚上9点继续理货
晚上9点,员工们都回家了,小郭一个人留下来,泡杯茶,翻看记事本、回复手机上白天遗漏的信息,然后继续整理货物、对账,等他处理完所有的疑难件,已是凌晨一、二点钟。
睡觉之前,他会回顾这一天干了什么,清理思绪。有时候也会呆望天花板,想着明天干什么?他说:“我很喜欢夜深人静的黑夜,一切都安静下来的时候,偶尔会有一些感慨,一些启迪。”他曾经有当军人的梦想。当生活需要时,快递员有些像预备军,他说。他喜欢挑战。
责任
最近,采访小郭的媒体多了,因为他是去年的抗疫英雄,因为他不忘疫情中的家乡河北,因为他在最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
“2020年本来是回家乡过年的,腊月29(1月23日)我开车回河北衡水老家。路上已听到发生了疫情,腊月30日公司打电话给我:‘医院你熟,这边快递没有其他人可以送了,你赶紧回来吧。’于是我调转车头紧急赶回了上海,然后就进了集装箱。”郭浩强告诉我,他其实很想家,在外打拼了十几年,前几年用积蓄在老家买了房子,回家签约时只有图纸,到现在都没有看到过新房的样子。
抗疫期间为什么选中了郭浩强?首先,郭浩强是快递老员工,新华医院是他工作中的一个点,今年是他为新华医院派送快件的第八个年头,他已经与医院里的医护3000多人建立了联系,颇受信赖。之前,郭浩强还因凌晨为医院紧急派送急救药品,被医生授予“服务一丝不苟 贴心无微不至”的锦旗。
去年,当疫情发生后,郭浩强就在圆通快递坚守。疫情形势最严峻的两三个月里,圆通分公司的陈总与医院及同行网点协商,最终确定各家快递公司的快件都统一交由郭浩强一人负责,进行“无接触派送”。医院流动人员多、病源感染风险高,为保障医院快件服务和安全防控,经过协商,郭浩强在医院门口搭起了一个集装箱,用于暂时存放、安排快件。每天,他戴上口罩、穿上防护服,把自己武装好,把快件分类归好,逐个通知。包裹上写有“重要物资”的优先处理,或送到科室,让医院得以第一时间入库使用。小郭坚守集装箱几个月,为医院派送各类快件近万票。最多的一天,他连续奋战14个小时,为医院派送快件500多票,无一票投诉!郭浩强说:“其实我也害怕,这是人之常情,我有老婆,有两个孩子,都在上海,当时的情况我再想家也不能回家。”“我出生于军人家庭,父亲是军人,从小深受影响,当时就有一股热血在奔腾:国家有难,匹夫有责。我必须把本职工作干好。人家医生在那里救命,物资来了,你却跑了,怎么行?该做的事情必须做,不能逃避,关键时刻要伸出一把手!”前段时间河北老家出现疫情,郭浩强十分着急,给村支书打电话:“叔叔(是小郭叔叔),咱老家疫情怎么样了?缺什么物资我想办法邮过去。”那时候因为疫情原因,快递到河北不通畅。小郭采购了包括1万只口罩和十几箱消毒洗手液等在内的一批防疫物资,发往河北,捐赠给家乡的父老乡亲,还打出广告:“捐赠物资,一律免除邮费”。
上海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2020年9月下旬举行,郭浩强作为民营快递业的两名上海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之一,登台受到了表彰。
“春节我不走,留下来就是为了更好地为大家服务,让所有人过个安心年。要让上海这座城市越来越美好。”郭浩强说。(家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