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人们对剩余农业的关注也越来越多。开发低毒性农药和规范使用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
不过对于普通公众,更加关心的是如何“清除农残”。
在盘点常见的各种农残去除方法之前,先列出理性看待农残的两条常识:
第一、“检出农药残留”跟“危害健康”不是一回事。任何农药都需要达到一定的量才会产生危害。这个“不产生危害的量”是由国家标准来进行规范的,意味着基于目前的认识只要不超过这一上限,可以认为没有健康风险。
第二、“有多少种农药”跟“有多大危害”也不是一回事。不同的农药是针对不同的虫害或者病害,作用机理一般不同。即使有同类的农药作用会累加,也还是根据其“残留量有多大”,而不是根据“有多少种”来判断是否有害。也就是说,如果每种的残留量都低于国家标准,那么危害可以忽略;如果残留量超标,那么即使只有一种也还是不合格产品。
当然,农药毕竟对于人体没有价值,而“安全数据”也都是通过实验数据来推测制定的。我们还是希望“尽可能降低它们的存在”。
常见的“小窍门”
盐水侵泡:对于特定的农残,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能增加溶解性,但效果有限,而且影响食物风味。
碱水侵泡:有一些农药在碱性条件下更容易分解,可能会有一定帮助,同样效果有限。
淘米水、面粉水:主要靠颗粒增加与果蔬表面的摩擦增加去除效率,仅仅依靠侵泡效果有限。
(这几种方法简单易行,可能浪费精力,但基本无害也不费钱,不怕麻烦的试试也可以。但要注意如果盐或者碱浓度高、浸泡时间长,也可能导致细胞破裂,农残反而往内部渗透。)
商业化的解决方案
果蔬清洗剂:主要依靠表面活性剂的“去污”能力,类似于洗衣服。一般而言,农药水溶性差(不然就轻易就被雨水冲掉了),附着在果蔬表面。表面活性剂要“去污”,需要与农药充分接触进行“乳化”,仅仅侵泡很难实现。在美国康涅狄格州政府进行的一项大型研究中,对比了市场上常见的果蔬清洗剂和清水的去农残效率,结果是清水和它们一样有效。(不推荐使用)
贝壳粉:贝壳粉是经过高温煅烧的贝壳,其去农残成分跟石灰是一样的。对于某些在碱性条件下不稳定的农药有比较好的效果,不过也仅此而已。至于其他的卖点,主要是噱头。(不值得采用,实在要用,买食品级的烧碱或者石灰价格便宜量又足)
超声清洗:超声波在水中产生局部高压,对于表面清洗有较好的效果。但是用于农残处理,目前见到的资料不多,而且多是产品推销广告。需要考虑的是,,超声会导致那些比较“娇嫩”的果蔬细胞破裂,从而使得果蔬表面的农残向果肉渗透,反而可能降低清洗的效率。(不推荐使用)
臭氧处理:臭氧具有强氧化性,能够破坏某些农药的结构,使其发生降解。但要注意:1、农药的种类非常多,能够被臭氧降解的只是其中一部分;2、臭氧降解农残的效率取决于其浓度和作用时间,市场上销售的臭氧机能否达到需要的臭氧浓度很难说,有非官方的调查发现多数臭氧机难以达到;3、臭氧降解些农药得到的产物是否有害,并没有科学数据。在降解农药的臭氧浓度和作用时间下,对于果蔬中营养成分是否会造成损失,也缺乏数据。(不推荐使用)
复合酶:特定的酶可以高效地降解特定类型的农残。理论上,只要找到能降解各类农残的酶,把它们一起使用,就可以“包打天下”。这一思路得到了许多研究,也有产品宣称实现了这种目标。(目前这类产品还缺乏权威验证,不妨保持观望、关注,不要急着掏钱包)
明确有效的方法
清洗:这是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农残主要是被清洗时的机械运动所去除的。如果在自来水下冲洗30秒以上,并伴随着搓洗,那么大部分农残会被去掉。(虽然有点麻烦,但效果好无顾虑,推荐使用)
去皮:即便是有些农药能够渗入皮内,也主要分布在表皮内,所以去皮是高效的去农残手段。(有许多人舍不得“皮上的营养”,这事吧,充分清洗之后皮上的农残也很少,其中的营养也就那么回事,觉得哪头更重要,自己斟酌呗~实在纠结还可以扔个硬币来决定)
加热:农药分解是一个化学反应,化学反应的速度受温度影响很大,所以一般而言加热会促进农残降解。不过有的降解产物无害,有的或许有害,所以而焯水是一种较好的选择。(放开水中烫一下就捞出来,高效而对营养成分的破坏比较小,尤其适合多数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