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白光图案是画在佛坛内佛像后墙上的装饰。
背光包括头光和身光,头光亦称圆光、项光。壁画上的佛像也绘有背光,与像背光相同。依佛经说,佛是圣人,身有“三十二好相”,或称“八十种好相”,其中有“身金色相”、“常光相”,身体经常放射着金色光芒。
敦煌北朝佛背光纹样是一种近似真实的火焰形态,并且有浓厚的图案意趣。
背光上的火焰纹样可归纳为:单头火焰纹、三头火焰纹、多头火焰纹、单头套联火焰纹、三头套联火焰、忍冬形火焰纹、齿条形火焰纹、波状火焰纹。
272窟 北凉 西壁龛内 天人千佛火焰纹佛背光
257窟 北魏 中心柱东向龛内 天人化身火焰纹佛背光
佛背光由多种火焰纹组成,身光中的波状单线火焰纹环层面较宽,头光中的波状四色火焰纹在敦煌石窟中极少见。
在佛背光中绘新式火焰纹和千佛,特别突出了背光尖端的莲花摩尼宝,这是北周时期佛背光的一个重要特征。白色集中涂饰在佛头两侧在肩的上部,强调了背光中心的亮度。
296窟 北周 西壁龛内 千佛火焰纹佛背光
隋代佛背光与北朝相比,最大的不同是,北朝佛背光无论头光还是身光,全画火焰纹,虽然有少数背光中夹画有千佛、天人,但均为单一的火焰纹图案。隋代佛头光和身光中的内环层带全画忍冬纹,外环层画火焰纹,火焰纹层甚宽,在纹样布局上形成忍冬纹与火焰纹内外两区。
407窟 隋 西壁龛顶 葡萄卷藤忍冬火焰纹背光
初唐佛背光装饰,已由北朝以来的火焰纹转向华丽的卷草纹、团花纹。一般只画以多色光环,中期以后绘饰纹样日渐华丽,纹样与同期边饰相同。
180窟 盛唐 西龛内莲花火焰纹背光
盛唐偏重龛内塑像背光、头光装饰,壁画中的背光、头光装饰比较简略,或只画一光环。背光、头光装饰重点转向了壁画。背光、头光装饰纹样除卷草纹、茶花纹之外,同时还绘出了回纹和前所未有过的波折纹、弧形折带纹、齿形纹、三角纹、连续勾云纹。这些纹样在盛唐末期已经出现,中唐发展成为背光、头光的装饰纹校,并影响到晚唐和五代。
(作者:慧海)
(来源:佛像雕塑艺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