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考取更好的成绩,或者工作上面得到升迁。主动学习更像一把钥匙,打开人的认知,获取人生更多可能性。
在现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的时间不断碎片化,进而产生了焦虑症,如何才可以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取到你想要的一杯水。最近读了很多学习相关的书籍,想找到快速学习的一些技巧。
《超速学习》的作者Scott Young上学读的是EMBA,但快要毕业的时候发现对管理学并不感兴趣,对编程比较感兴趣,可是不想再回大学在读四年,偶然发现MIT的课程网络上都是免费开放,他整理了MIT本科需要学习的所有课程,一年完成了33门课程,平均通过一门课程也就花一周半左右,用了一年时间搞定了正常要4年的课程。其实我也是通过1年的时间从化学专业转为计算机专业,但是我和大神还差很多,大神又用一个月学会了素描,一年学会了4门语言。书中分享了有效的学习原则,和《刻意练习》介绍的也非常相似。
有目标的练习大家应该都听说过1万小时理论,只要长期从事某一个领域超过1万小时,那么就会成为该领域的专家。也符合一般人的想法,只要在一个领域待的时间足够旧,熟能生巧。但《刻意练习》反驳了这个理论,一个人如果一复一日、年复一年重复做同一件事的时候,是无法让他的能力更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一个工作30年的医生,居然还比不上一个3、4年毕业的医生。事实证明,如果一个人的能力达到被接受的程度,他的技能就不再进步,甚至还会退步。
把一个巨大目标分解为具体的目标,比如学习篮球,可以分解为运球、上篮、投球、传球、防守等,如果把目标分解的越细,就越可以知道那一些部分可以帮我们达成目标,就可以先去练习他,帮我们迅速掌握。
高度的专注在《深度工作》这本书中提到,不管是智力还是体力方面的技能,最终都要追随到大脑里面的神经回路,只有在深度专注时,才会形成神经肌肉。
寻求反馈不完美行动,不必等待所有的事情准备好了,才开始行动,因为不存在完全准备好这回事。最好的做法是马上去做,然后边做边调整,记住在那些地方做的不好,然后针对错误来调整。
跨出舒适圈人的身体或者大脑,天然就有非常强大的适应性的,比如第一次上班,就感到非常不自在,如果和同事混熟后,就不会再有那种恐惧感。学习也一样,当我们把一个技能练一定程度后,那么这个技能就进入你的舒适区,比如你可以慢跑的更远一点儿,强迫自己走出舒适区,进而提高我们的能力。
主动学习可以让自己变为成长性思维的人。每个人每天重复相同的事情,却期望得到不同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