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来自公众号《玩转电脑》。搜索更多好文章微信:“电脑游戏”
上次用了主板知识识字,大家好像都很喜欢。正好是中秋节假期,铅锤哥决定整理硬盘。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大卫亚设)。
今天说的硬盘其实是内存,就是数据存储的地方。作用是存储——数据,下次需要使用数据时随时可以找到。
首先,我们来看看计算机的初始存储数据是什么。
磁带——早期的电脑大部分都使用通过上面的洞存储信息的卷轴磁带。有些早期计算机,如COLOSUS MARK 1(1944年),完全使用纸质磁带实时提供的数据运行。后期计算机,如Manchester Mark 1(1949年),从纸质磁带上读取程序,并将其存储在原始电子内存中,以便以后运行。
磁带——UNIVAC I(1951年)在数据存储领域掀起了新的风潮:磁带的使用。IBM不久就开始存储自己的一盘磁带(类似于当时的录音带)计算机数据。塑料条上涂有磁感应材料,内置在特殊磁带机中的电子磁头使计算机能够读写。
小型盒式磁带(其实也是磁带)——60年代,飞利浦开发了音频记录格式的小型盒式磁带(塑料外壳内有两个小型磁带)。这种存储媒体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便宜的电脑上仍然盛行,因为媒体和驱动器都很便宜。(因为很多电脑可以通过标准卡带播放器加载和存储数据。)
软盘335470年代,许多企业试图开发非传统软盘格式。苹果的FileWare安装在第一台Apple Lisa电脑上,就是使用3英寸微型软盘。此后,5.25英寸和3.5英寸软盘格式开始主导市场。
以前的记忆铅锤哥在这里介绍过,不太流行的存储介质可能会丢失,所以我们主要看看现在的内存。
目前主流存储是——硬盘,主要是机械硬盘和固态硬盘。
铅锤哥先说说机器硬盘。需要向机器硬盘读取和写入数据时,收到命令,磁头移动到该位置,磁盘旋转,使数据工作的区域到达指定位置。
机器硬盘价格非常透明。一般1TB是320韩元,2TB是460韩元左右。品牌的话,只剩下西部数据、喜胜、三星、日立、东芝品牌,性能和稳定性差不多,铅锤哥以前用昆腾、Mito、IBM,现在都退出市场了。
除了机械硬盘外,还有现在流行的固态硬盘(SSD)。
使用固态驱动器,基本上整个人都能感觉到清爽得多。固态硬盘没有机械装置,不需要移动头部,因此反应时间比机械硬盘快得多。
固态硬盘主要分为闪存颗粒和主控两部分。也就是说,主粒子主要决定SSD的速度,闪光粒子类型主要决定SSD的寿命。
主管主要是Marvell、SandForce、三星等。还有台湾主力中低端市场的Jimmin、惠英Celicon Motin、集团Fison等。
闪光粒子主要分为SLC、MLC和TLC。
寿命:SLC MLC TLC。
SLC成本太高,应用比较少,主要是MLC和TLC颗粒多。预算充足的情况下,一般选择MLC比较稳定。现在TLC技术也成熟了,铅锤型不太在意寿命,选择TLC闪存粒子的硬盘性价比非常高,一般建议使用3-4年不会有问题。
什么牌子好?铅锤哥推荐可以便宜选择:闪迪山盘、创造犬。更贵的有福科特、三星pro系列、海盗船、英特尔。
总之,记住每一分钱的东西都是对的。
lockquote>还有一个非常影响硬盘的就是,接口类型。
SATA接口
目前主流的硬盘接口绝大部分都是SATA接口,理论极限传输速度600MB/s,左边小的负责数据,右边大的负责供电。
PCI-E接口
PCI-E的固态硬盘由于走的是和显卡一样的通道,理论速度可以达到4GB/s,价格也非常昂贵,一般只有企业用户或者高端玩家选择。
M.2接口
M.2 接口是目前高端主板和笔记本上新流行起来的一种接口,分为 走SATA通道的M.2 和 走PCI-E通道的M.2,记得购买时要看清楚。
IDE接口
IDE接口是已经淘汰掉的接口,主要特征是两排并列的针孔。目前只有十年前购买的主机才会配备这种接口。
硬盘的基本知识就简单介绍到这里,祝大家中秋假期快乐!
铅锤哥原创内容,欢迎转发,请勿盗用。
------------------------------------
我是铅锤哥,IT行业从业十年经验
喜欢结交更多的朋友,大家一起学习
如果您在电脑或者网络遇到问题, 十分欢迎和我交流哦
公众号搜索:玩转电脑
私人微信号:wanpc168
空闲的时候晚上8~12点会上线回答大家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