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深圳联通用户王洋在8月22日上午购买了20G流量包后,表现出了“疯狂”。这个流量包到当天下午都用完了,到23日为止,被告知超级套餐流量达到正常标准600韩元,到27日为止,超级套餐流量使用了50多个G,扣除费2700多韩元。她质疑运营商随意扣除手续费。对此,深圳联合回应称,流量监测系统由国家有关部门监督,不乱扣用户的流量费,扣费都是有根据的。公司已经尽了阻止通知和网络功能的义务,目前可以从客户的角度提供50%的折扣。
扣除 5天内的油费2700多韩元
从8月22日开始,深圳市闵王洋发现自己的手机流量使用情况异常。她向记者回忆说,到月底,自己套餐内的流量用完了,所以当天早上买了20G的流量包,但到了22日下午,20G的流量包用完了,手机流量一直在消耗。看到这种情况,她立即拨打了10010联通客服电话。“我问他们有没有异常,客服说会尽快给我答复。”
但是到了23日,王阳收到联通客服短信,告知超套餐流量已经达到封锁标准600元,并关闭了她的手机账户,正在进行数据网络处理。(威廉莎士比亚、windows、家人)。(Windows)但是王小姐认为手机没有数据流量,对正常的工作生活会产生很大影响,所以请客服打开自己的数据流量。
但是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数据流量消费速度让王小姐感到惊讶。根据提供给记者的流动表,数据流量在多个时期内以30000KB以上的速度消耗。她告诉记者,数据不正常的那天,每台微信收到一条短信,流量又减少了。根据王阳提供的当时短信截图,记者确实看到联通10010客服频繁发送流量消费提示短信。(威廉莎士比亚、windows、文字、文字、文字、文字、文字)截至8月27日,王小姐表示,由于使用了总套餐外流量达50多个G,因此扣除了2700多元。
流量去了哪里?
联通:观看视频消费
用户:不使用流量查看视频
对此,王阳希望找到联合方面协商这一异常问题。“现在他们说可以退还一半的费用,我不接受。”王小姐认为自己根本没有使用过这个流量,运营商要全额退款。根据联通客服给王小姐的解释,后台查询的结果是,她的这些流量是看视频消费的,但是王小姐坚称自己没有用流量看视频。另外还提到,8月27日以后,数据流量消费再次恢复正常。“但是对手机完全没有做特别的处理。说明不是我手机的问题,而是运营商的问题。”
深圳联通:没有可以给50%折扣的无差别扣款。
对此事,记者联系深圳联通相关人士进行了采访。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流量监测系统由国家有关部门监督,因此不会随意扣除用户的流量费。一般来说,如果手机继续开通数据流量,用户在没有手机使用期限的情况下,从手机内社交软件收到的照片、视频等信息不会消耗流量。除非用户下载照片或视频等,否则将产生流量费。(大卫亚设)。
据相关人士透露,接到顾客对收费提出异议的投诉后,让技术人员确认相关情况。系统记录显示,王某属于深圳本土某大型汽车企业客户,使用396元4G全国套餐,包含6GB全国流量,2019年8月22日上午订购了30元10GB全国和10GB国内流量10天假包,当天下午5点30分左右发短信通知用户流量已完成。
根据国家工信部的规定,当用户流量费用扣除达到600元时,运营商关闭了用户的数据网络,但用户仍在继续使用数据流量。因此,Unicom数据流量收取0.3元/MB,用户达到流量200MB时扣除成本60元,但向用户发送800MB免费流量的方式。
截至8月26日,用户使用流量超过52.4GB,产生扣除费2716.2元,技术人员查询后发现,用户的主要流量将用于腾讯开放云平台或视频类。联合方面表示,公司已经尽了唤醒和关闭网络功能的义务,但在客户标记后,自己打开网络功能继续使用,从而产生了高额的流量费。(莎士比亚,温斯顿,《互联网》前情提要)。
目前,10010站正在考虑从服务客户的角度提出减免8月流量费1380韩元的50%折扣申请,但客户不同意,因为客户的隐私问题,无法查询客户的具体使用情况。联通建议客户登录联通官网的网站进行查询,查询移动互联网记录和手机互联网目录,以确定使用手机平台和流量的具体情况。
律师主张:消费者保存证据后,可以向相关部门投诉
对此,记者咨询了江苏法德东港律师事务所蓝天斌律师。蓝天斌律师指出,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8条,消费者有权知道购买、使用或接受的服务的真相。因此,Unicom必须及时告知客户,包括手机互联网费用的计算方法和价格情况等,并以易于理解的语言提醒其结果。蓝天宾律师说,
此事中,联通公司应当承担主要责任。作为消费者的客户,也有一定的过失,没有及时去了解清楚收费方式就贸然使用,没有尽到审慎义务,也要承担一部分次要责任。蓝天彬律师建议,消费者可以去联通公司详细了解收费情况。根据《电信条例》规定,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当为电信用户交费和查询提供方便。电信用户要求提供国内长途通信、国际通信、移动通信和信息服务等收费清单的,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当免费提供。“了解清楚收费清单,保存好证据材料后,消费者可以拨打12315进行投诉,或者直接到工商部门投诉反映。”
采写:南都记者 吴灵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