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Windows 7开始,驱动程序和系统之间的兼容性问题日趋完善,许多用户的PC(包括台式机、一体机、笔记本电脑)从购买到退役都没有进行过升级。实际上,为了充分发挥PC的性能潜力,需要更新专用驱动程序,尤其是显卡的驱动程序。
显卡驱动到底是干什么的?
戴尔可以将图形驱动程序解释为“系统中介”,帮助您识别、理解、翻译和驱动独立图形卡,以便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正常工作。
重新安装Windows操作系统后,屏幕正常显示并不意味着系统能够识别图形芯片。此时,“标准VGA图形适配器”应显示在设备管理器的显示适配器列表中。这只是Windows独有的原生VGA驱动程序,仅提供原生显示功能,颜色和分辨率非常低
PC周围涉及很多硬件。作为Windows系统供应商,微软当然懒得自己开发所有硬件。因此,对于显卡这一硬件,微软在windows XP时代为“XPDM”,在VISTA,目前为止为改名为“WDDM”的信用卡制造商制定了专用驱动模式。
我们现在下载的所有图形驱动程序都是卡供应商基于WDDM编译的,随着升级的进行,我们可以增强与当前Windows系统的适用性,并针对最新的3D游戏优化配置,从而以肉眼可见的效果提高图形性能。
那么XPDM和WDDM的驱动模式有什么区别,为什么前者会被后者取代?
WDDM是一种先进的驱动模式,抛开性能、功能和可扩展性方面的优势,仅仅因为稳定性就能让XPDM陷入历史的尘埃。
在Windows XP时代,显卡驱动程序出现异常时,会出现全屏蓝色屏幕。如果不提前备份当前的工作,只能流泪。(大卫亚设)。
从Windows Vista开始,微软将系统分为内核层和用户层,WDDM驱动模型主要分为用户层,因此图形驱动程序崩溃通常不会影响内核层。我们看到的突然只有黑屏。然后一般屏幕(WDDM驱动程序重置过程之后)在任务栏右下角突出“显示器”。
为什么要持续升级驱动程序?
WDDM驱动的模型与Windows Vista一起创建,Windows 7、8和10等迭代更新也在不断更新。例如,Vista对应于WDDM 1.0、Windows 7对应于WDDM 1.1、Windows 8对应于WDDM 1.2,最新的Windows 10已进化为WDDM 2.0。
在WDDM 1.0时代,如果经常在窗口模式下玩游戏,会发现游戏帧数比全屏状态慢得多。原因是在窗口模式下渲染游戏。WDDM 1.0是因为CPU将窗和游戏平滑混合在一起,效率低下。从WDDM 1.1开始,微软改善了这个问题,大大提高了窗口游戏的效率。
同样,每次升级WDDM驱动的模型时,性能或功能都会提高。例如,WDDM 1.2增加了对16位色深和YUV 4:4:4的支持。WDDM 1.3优化了视频内存调用,增加了无线输出功能。WDDM 2.0使旧的显卡也能运行DX12游戏,但只是看不到DX12专用的效果。
在Windows 10周年更新中,Microsoft引入了支持HDR输出的WDDM 2.1驱动程序模式。Windows 10秋季更新专用的WDDM 2.2开始优化AR、VR显示。
outiaoimg.com/large/pgc-image/1521426557009d72180d05b?from=detail&index=6" width="640" height="426"/>因此,即便你的老PC在升级到Windows 10系统后显卡驱动依旧可以正常使用,那笔者也建议你升级到与当前系统匹配的驱动版本上,如此才能享受最新版WDDM带来的各种好处,否则就会错失很多新的功能特性哦。
此外,如今很多PC用户只知道有独立显卡,却会忽略处理器内集成的核芯显卡。
实际上,核显通过驱动升级,同样可以获得新功能和更好的性能表现。以英特尔为例,其最新的核芯显卡驱动15.60.1.1.4901就主打游戏性能的提升。据官方表示,该版本驱动支持从第六代到第八代酷睿以及同期的奔腾和赛扬处理器,并对《大神:绝景版》、《星球大战:前线2》等最新3D游戏进行了优化,同时改进Windows平衡或省电模式下FPS帧率的精确度、增强七/八代酷睿的H.265视频播放性能、提升PowerDirector、MAGIX等的编码质量。
问题来了,显卡驱动的版本貌似不少,我们又该选择哪一类升级呢?
驱动也有服役期
显卡驱动也是存在寿命的。比如NVIDIA就在2017年底宣布自390版本驱动发布之后,将不再支持32位操作系统,这意味着很多老电脑想体验新驱动的特性,就只有对整套平台进行软硬件升级了。比如内存容量升级到4GB以上,系统版本更新为64位版。还好,现在跑不动64位系统的PC应该早就被淘汰了。
显卡驱动的三大版本
目前显卡驱动大概可以分为三个版本:官方正式版(Certified)、微软认证版(WHQL)和测试版(Beta)。其中,官方正式版是NVIDIA、AMD和英特尔官方发布的显卡驱动,它们都通过了大量的实际应用测试,在稳定性和兼容性上都有良好的保证,推荐直接在NVIDIA/AMD官网下载。
微软认证版是在官方正式版的基础上,经过微软操作系统硬件质量实验室认证后的驱动版本,它代表着其与Windows操作系统达到99.99%兼容,从而使计算机达到前所未有的稳定性。一般通过Windows Update安装的驱动就都属于这一版本。
为了让发烧玩家抢先体验新功能,收集足够多的用户真实反馈信息,NVIDIA和AMD等显卡厂商会在较短的周期里推出多个版本的测试驱动,有一些是官方为了扩大测试范围发放的,还有一些则是从厂商或测试媒体内部泄露的,所以Beta版驱动往往代表潜藏Bug,并不适合追求稳定的普通用户尝鲜。
至于选择哪种版本升级,台式机用户可以安心选择官方正式版下载,而笔记本电脑用户则推荐安装微软认证版。如果你自己总是搞不明白驱动版本,则可通过Windows Update或GeForce Experience等自动升级的方式加以安装,一般就不会出现问题。
在网上我们还能下载到第三方驱动,比如发烧友修改版。此类驱动大都是个人或小团队在原驱动的基础上修正而来,在性能或功能上有更好的表现,只是兼容性不好保证,不推荐普通用户尝试安装。
显卡驱动的安装方式
显卡驱动一般支持两种安装方法。第一种是进入“设备管理器”,在“显示适配器”对应的显卡一栏通过鼠标右键选择“更新显卡驱动软件”,然后手动选择显卡配置文件对应的目录,从而实现显卡驱动的安装或升级。这种方案的好处是只安装最基础的驱动部分,不涉及类似显卡控制面板的组件,可以保证系统的纯净。
而另一种方案就是通过运行Se安装程序(或Windows Update升级),实现驱动、控制面板和各个功能组件的升级。一般来说,笔者推荐使用第二种,无论是NVIDIA、AMD还是英特尔的显卡控制面板都提供了包括色彩、视频输出和针对3D游戏进行画质自定义的丰富功能,熟练使用后总会得到意想不到的好处。
来自负优化的解读
就独立显卡而言,NVIDIA和AMD无疑是双雄典范。但是,最近几年来针对两家厂商驱动的表现,很多DIY玩家却给予了完全相反的两种评价:AMD的驱动是“打鸡血”,而NVIDIA的驱动则为“负优化”。
那么,这两种说法到底是缘何而来呢?
AMD的鸡血驱动
从2014年开始,AMD每年年底都会为玩家带来一款年度驱动,而该驱动的典型特征就是可以让多个时代的AMD老显卡像“打鸡血”一般显著提升性能,所以常被AMD显卡用户戏称为“鸡血驱动”。而AMD也会为年度驱动起一个颇为醒目的名称,比如2014年的 “Omega ”、2015年的“Crimson Edition”、2016年的“Crimson ReLive Edition”以及在2017年底最新推出的“Adrenalin Edition”,中文直译为“肾上腺素”。
这一代的“肾上腺素”驱动改进可谓巨大,它不仅拥有更为人性化的操作界面,同时还能在手机端安装AMD Link APP进行远程管理,在PC端也引入了Radeon Overlay,允许玩家直接在游戏中控制GPU设置,以获得更加个性化游戏体验的OSD功能,比如一键式访问Radeon ReLive、性能监控、Radeon Chill、帧数锁定(FRTC)、Radeon FreeSync和颜色设置等功能,让玩家游戏时无需切出游戏便可进行相应的检测和调教。
在大家最关心的性能提升环节,有媒体通过Radeon RX 480显卡在使用新旧两个版本驱动的情况下进行了对比评测。从结果来看,在《守望先锋》、《绝地求生》、《掠食》、《幽灵行动:荒野》四款游戏中,“肾上腺素”驱动可以带来13%到20%不等的帧数提升。同时在开启Radeon Chill技术后,GPU部分的功耗还能实现40%左右的降低,这一升一降之间,让AMD旗下的老显卡有机会得以咸鱼翻身。比如RX480在《绝地求生》原本是被GTX1060远甩开的,但在升级驱动后却基本追平了GTX1060,这就是鸡血驱动吸引人的地方。
但是,“肾上腺素”驱动对DX9老游戏的支持却并不理想,包括《红色警戒3》、《红色警戒3:起义时刻》、《命令与征服3:泰伯利亚之战》、《命令与征服3:凯恩之怒》、《命令与征服4:泰伯利亚的黄昏》、《魔戒之中土大战1/2》、《巫师增强版》在内的游戏运行时都会弹出“Exception in Exception Handler”的报错,而这些游戏在老驱动下却一切正常。
有玩家通过进一步检查发现,出错的文件是a,也就是AMD显卡驱动核心文件之一,证明出错是驱动的缘故。就此问题,有报道称AMD曾表示:“这些游戏来自2007年前后,我们不太可能浪费宝贵的工程师资源去修复,而问题很可能是过时的API导致的。”也许是看到了很多玩家的不满,AMD软件和用户体验总监Terry Makedon随后在推特否认了上述说法的准确性,他强调AMD已经在验证和检测BUG,并会尽快对所有受波及的老游戏予以修复。
总之,新驱动和老游戏之间的兼容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进一步重视。
NVIDIA的“负优化”
NVIDIA显卡的“负优化”其实是相对AMD的鸡血驱动而言的。简单来说,NVIDIA旗下显卡在升级最新驱动时,往往只有最近一代的显卡可以获得明显的性能提升,至于上代或上上代显卡,则普遍处于维持不变,甚至在某些个别游戏中出现性能下降的现象。所以,才有了NVIDIA对老显卡的“负优化”一说。那么,为什么NVIDIA和AMD显卡驱动会出现对新旧显卡的“歧视”或“共荣”的差异呢?
原因很简单,NVIDIA近几年显卡经历了费米、开普勒、麦克斯韦、帕斯卡四种架构的进化,而NVIDIA驱动研发的精力是有限的,再加上为了推广新品的需要,自然在驱动更新上会更照顾正在热销的新品。而AMD近几代的显卡一直在GCN架构的基础上修修改改,大家的“本源”相同,所以更容易做到一次更新全员获益。
看现在 战未来
实际上,通过NVIDIA和AMD就驱动效果的差异来看,我们可以得出一个更有趣的结论。正如坊间玩家口耳相传的:买N卡,看现在;买A卡,战未来。
NVIDIA驱动团队的研发实力很强,所以才能在显卡上市伊始就已经释放出该显卡90%的性能,未来几年会随着驱动优化升级再挖掘出余下的10%;而AMD驱动团队则相对差一些,刚上市时配套驱动只能发挥出显卡60%的性能,随后才能随驱动更新慢慢找回丢失的40%。
小结
显卡驱动并不起眼,因为绝大多数主流显卡在安装Windows 10后就能自动匹配兼容驱动,而新购的品牌机(包括笔记本)出厂就已经安装好了驱动。但是,显卡驱动却是进一步诱发显卡实力的催化剂,在特性时期总有一款与其最搭的驱动版本,能让你在更多的游戏中跑出更理想的帧数。只是,寻找的过程就需要我们多花费一些精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