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灰比和坍落度之间有本质的区别。
水灰比和坍塌率是建筑施工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关于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大部分农民工甚至部分建筑工程师和我们的监理人员,不是很清楚,水灰比大崩溃,坍塌大水灰比,我认为两者是一样的,但事实并非如此。
这两者之间有本质的区分,但两者之间又有相互牵连的关系。要说明这个问题,得从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说起,现以重量比为例,配合比的计算顺序如下:1、计算水灰比
计算公式如下:Rh=0.46Rc(C)式中:Rh为混凝土的试配强度,Rc为水泥强度,C/W为灰水比,即水灰比W/C的倒数,其中C代表水泥,W代表水,从式中可以看出,混凝土强度同水泥强度成正比,同灰水比成正比,即同水灰比成反比,(水灰比为灰水比的倒数,1÷灰水比即为水灰比,1÷水灰比即为灰水比),因此灰水比越大则水灰比越小,混凝土强度越大则水灰比越小。
由此可见,在确定水灰比大小的计算中,水灰比只与混凝土强度和水泥强度两个因素有关,与塌落度的大小是没有关系的。故水灰比是根据混凝土配比强度和水泥强度计算所得,是既定的,是不能任意改变的。
2、确定塌落度
塌落度是根据混凝土浇灌部位、构件体积、钢筋密集等情况确定的,如基础工程塌落度可小一点,一般为10-30mm,柱梁工程一般为30-50mm,构件细小或者配筋密集,混凝土较难浇灌,则塌落度应适当大一点,一般可在50-90mm。
3、确定用水量
每立方混凝土的用水量是根据塌落度的大小决定的,此外,与石子粒径的大小和黄砂的粗细略有关系。粒径偏细的石子和细砂用水量略偏大,以中砂为例,石子最大粒径40mm,塌落度30-50mm,每立方混凝土的用水量为180kg。关于用水量可在相关表中查得。
4、计算水泥用量
水泥用量根据每立方混凝土用水量和水灰比计算:即用水量Χ灰水比或者用水量÷水灰比,例如水灰比为0.5,用水量为180kg,则水泥用量为180÷0.5=360kg。
5、确定每立方混凝土的容重
一般混凝土每立方容重约2400kg,强度高的略重,强度低的略轻,但偏差不是很大。
6、计算砂石总用量,砂石总用量
为砼容重—用水量—水泥用量,以上述为例,砂石总用量为砼容重2400—水180—水泥360=1860kg。
7、确定砂率并计算砂、石用量
砂率一般为35%,水灰比小的砂率略小,水灰比大的砂率略大,可根据试配混凝土的和易性调整砂率,以上述为例,中砂用量为1860Χ35%=651kg,石子用量为1860—651=1209kg。水、砂、石子用量分别除水泥用量,即成为以水泥为1的配合比,水泥1:水0.5:中砂1.81:石子3.36。
不能想当然任意改变!
综合上所述,水灰比是混凝土中水与水泥的比例,是计算所得,水灰比的大小只与混凝土试配强度和水泥强度有关,与塌落度的大小没有关系。水灰比是保证混凝土强度的先决条件,这个比例在施工中自始至终不得改变。
而塌落度则是混凝土的干稀程度,即适宜混凝土施工的工作度,这就是我开头所讲水灰比与塌落度有本质的区分。塌落度大并非水灰比一定大,例如商品砼,塌落度很大,一般都在120mm及以上,可它的水灰比不大,只是用水量大而按水灰比增大了水泥的用量,故商品砼的水泥用量比一般自拌砼要大。
因此水灰比和塌落度都是在配合比中规定了的,是不能任意改变的。如果任意增大塌落度,则水灰比相应增大,这就是塌落度和水灰比的牵连关系。所以我们平时经常讲到要控制塌落度保证水灰比,道理就在此。因此,在混凝土捣拌时要经常做塌落度试验。
有时在混凝土浇灌中,确实会碰到特殊情况,如局部构件特别细小、配筋特别密集、浇灌有困难,这时可适当增大塌落度,但必须按水灰比相应增加水泥用量,例如水灰比为0.5,用水量比原配比每一拌增加了5公斤水,则5÷0.5=10,就是说每拌应增加10公斤水泥,这样就仍然保持原来的水灰比。
在施工现场,工人们往往为了工作上省力,而任意增大用水量,则增大了水灰比,用他们自己的话讲,我们只多加了一点水,水泥按配比没有少放,对混凝土强度不会有影响。当真对强度没有影响吗?非也,这就是我们经常讲的要控制塌落度的原因,而且原因很简单,因为混凝土随着硬化过程,水分逐渐蒸发,在混凝土内部形成空隙,水分越多,空隙当然越多,从而降低了混凝土的密实度,则降低了混凝土的强度。
若为操作省力,增大塌落度,必须影响混凝土强度,此时只能按水灰比增加水泥用量,才能保证规定的水灰比,从而保证强度,但这无疑造成了水泥的浪费。因此,控制塌落度,不造成水泥的浪费,也有其一定的经济意义。
坍落扩展度
现代砼的和易性除包括普通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的一般概念外,还应包括可泵性、充填性和稳定性等技术指标。为保证砼拌合物在高流动条件下不离析、不泌水,还应测定拌合物的坍落扩展度,坍落扩展度有时称为坍落流动度或铺展度。
大量试验表明,和易性良好的高性能砼拌合物的坍落度与坍落扩展度的比值是0.4左右。对于泵送砼来说,当坍落度为180时,坍落扩展度约为450mm;对于免振自密实砼,在砼结构截面尺寸较大、钢筋间距较宽、泵送距离不长时,坍落度应不小于220mm,坍落扩展度应不小于550mm;与此同时,同为免振自密实砼,在砼结构截面尺寸较小、钢筋间距较密及泵送距离较长时,坍落度应大于240mm,坍落扩展度应大于600mm;非泵送免振自密实砼的坍落度应为240-260mm,坍落扩展度应为650-700mm;当坍落扩展度小于500mm时,流动性不足,无法充填模板,当坍落扩展度大于700mm时,流动性过大,砼拌合物极易离析。
人为的评价基准并不科学!
水泥浆体系、砂浆体系和混凝土体系
砂浆坍落扩展度试验以砂浆为研究对象。砂浆配合比是对应的混凝土配合比中减去粗集料后的配合比。例如,某混凝土的配合比为:水:水泥:细集料:粗集料:粉煤灰=A:B:C:D:E,则对应的砂浆的配合比为:水:水泥:细集料:粉煤灰=A:B:C:E。
水泥浆体是影响新拌混凝土性能的主要因素,但由于混凝土中的粗细集料的参与,新拌水泥浆的流变性能并不能等同于新拌混凝土的流变性能。这主要是因为水—水泥悬浮体系与水—水泥—集料悬浮体系中的颗粒粒径差别过大。前者属于微米级,后者属于毫米级和厘米级,这种尺度差别使得不同体系在黏性流动中,颗粒之间的磨擦机制及其相对大小存在着显著不同。因此,作为粗悬浮体系的新拌混凝土,常常被研究者分为3个层次来研究,分别是以水为分散相的水泥浆体系,以水泥浆为分散相的砂浆体系和以砂浆为分散相的混凝土。
水泥粉体与水拌合后,由于浆体中水泥颗粒的高比表面能和水化活性而形成颗粒凝聚机构,凝聚结构中颗粒之间的结合强度取决于颗粒的大小、表面反应活性的高低、颗粒间的间距等因素,存在着从较弱的物理吸附到较强的化学键合的不同状态,结合强度存在着一个分布,水泥浆体的这种结构特性已被许多流变学试验研究证实。
减水剂对新拌水泥浆体中颗粒的分散效应取决于减水剂的性能和掺量。对于不同性能的减水剂来讲,由于使浆体中颗粒达到全分散状态所需的量不同,因而在相同掺量下的浆体结构的分散状态也就不同。此外,如果减水剂分子结构性能不同,即使在相同的颗粒分散状态下,新拌水泥浆的流变性能也不一定相同,因而在集料组成相同的情况下,新拌混凝土的工作性也不一定相同。
在一些评价不同减水剂的减水率大小的标准试验中,砂浆试验以达到基准流动度140mm为准,混凝土试验以达到基准坍落度8CM为准。这种人为的评价基准并不科学,因为新拌水泥浆体与混凝土是在不同的、不清楚的分散状态下进行的性能比较。评价混凝土减水剂的减水率或对水泥的适应性,应该在相同的浆体分散状态下进行,而这个可以实现并能有效控制的分散状态应该是浆体中颗粒的全分散状态。
运筹手机之中,决胜千里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