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数码极客

【神舟八号的航天员是谁】神舟十三号飞船即将发射,3名宇航员有1位女性,王亚平还是刘洋?

最近,神舟13日载人宇宙飞船和长征2号F远程13运载火箭组合体将于当天转移到发射区,最近选择轮船进行发射。

中国载人航天今年第二批航天员即将出征太空。


神舟十三号飞船依然采用神舟五号时期的三舱构型,分别是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三舱。经过多年的发展,“神舟”载人飞船以三舱构型为基本型,通过逐步补充和完善功能,已形成了天地往返飞船、出舱活动飞船和交会对接飞船3种型谱,具备执行近地轨道空间站天地往返运输任务,也可根据需要开展出舱活动等近地轨道载人飞行的其他任务。



其中,轨道舱作为生活舱, 配备了航天员在轨工作和生活所需要的食品、饮水、卫生用品等. 返回舱是飞船发射和返回过程中航天员所乘坐的舱段, 也是飞船的控制中心. 推进舱安装推进系统、电源、气瓶等设备, 为飞船提供电力, 进行姿态轨道控制.。

而神舟十二号、十三号、十四号在轨道舱配置了对接机构、交会测量敏感器和货物运输功能, 在返回舱增加手控交会控制功能, 在推进舱增加平移发动机, 使载人飞船具备了与目标飞行器交会对接和天地往返运输的能力。



而中国新一代载人飞船采用两舱构型,但其直径比“神舟”“联盟”载人飞船都大,每次可以运送4至7人,其目的是把内部加压空间都集中在一个舱段内,以便明显增加航天员的舒适度,多搭乘航天员,降低成本,提高可靠性。

为什么不采用中国新一代载人飞船,因为新一代载人飞船主要用于完成载人月球探测等载人深空探测任务。

此次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依然将搭载3名航天员,根据目前以老带新的原则,可以肯定是两位具有经验的航天员以及一位是未上过太空的航天员。

而神舟十三号的主要目的是与空间站对接,除了进一步考察航天员长期驻留技术,验证工作可靠性之外,还将继续执行出舱活动,验证我国出舱活动技术,此外,航天员也将继续开展在轨相关空间科学实验,为空间站的建设和运营积累更加丰富的经验。



而进行舱外行走可以说难度、危险性都很高,太空行走技术难点有三个: 一是太空无路可走;二是航天员在失重状态也没法用腿行走,主要是靠手;三是舱外环境十分恶劣,必须使用复杂而可靠的出舱活动系统来克服空间环境的影响,如果出舱活动系统中某个重要部件出现故障,就有可能危急航天员的生命安全。所以为了航天员的安全考虑,会选择有经验的航天员进行辅助。

在中国航天员队伍中,具有出舱经验的只有刘伯明和翟志刚两位航天员(景海鹏留守舱内监控飞船运行),其中,刘伯明已经执行了神舟十二号任务,那么在神舟十三号任务中,翟志刚肯定要带队完成出舱任务,不出意外,经验丰富的翟志刚会担任指令长。



而目前没有执行过太空任务的航天员只有第一批的叶清明,以及第二批的蔡旭哲 、叶光富、张陆。这三人将会有1人执行神舟十三号航天任务。

根据媒体的报道,神舟十三号乘组将会有一名女航天员,那么中国目前的女航天员只有王亚平和刘洋。

根据目前的媒体报道,叶光富、王亚平是神舟十三号的备份乘组,和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一起进行了超过了6000学时的训练。特别是针对空间站技术、出舱活动、机械臂操控、心理以及在轨工作生活开展了重点训练,具备了相关的经验,所以王亚平、叶光富进行神舟十三号任务的可能性还是更大一些。

但无论谁执行神舟十三号任务,都是中国的英雄,要知道航天员为了能够完成出舱行走任务,需要在地面进行专门的模拟训练,我国航天员中心的中性浮力水槽呈圆形,直径23米,深10米,为亚洲最大。在水槽训练时,需通过调整航天员水槽训练服上的配重铅块,使航天员既不浮上来,也不沉底,从而模拟失重环境的操作效应,航天员在水槽里训练时,要穿200多公斤的水槽训练服在水下训练几个小时,航天员最初训练结束后累得连筷子都拿不住了。


从这我们就可以看出,为了完美执行航天任务,航天员究竟付出了多少,那些没有进行航天任务的航天员,我们也不应该忘记,他们也付出了同样的努力进行训练,我们应该为他们点赞。

关于作者: admin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