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是#PConline真人实验室#
最近诺基亚推出了一款千元智能睡眠显示器“Sleep”,据说该设备只要放在床垫下,就能检测用户的睡眠周期(包括深度睡眠、浅睡眠、快速眼动睡眠),跟踪心率,监测打鼾情况。
智能睡眠监测仪“Sleep”
诺记的“新玩具”一经推出,关注智能设备的小伙伴又再对睡眠监测这玩意提出了质疑:一个几十块的手环也说能监测睡眠,甚至下载个免费的手机App也能告诉你昨晚睡得好不好,这些智能设备到底靠不靠谱?这还得从它们监测睡眠的原理说起。
智能设备监测睡眠的原理
事实上,市面大部分智能设备的睡眠监测功能是根据腕表型体动记录仪(Actigraphy)的原理制作的,体动记录仪会使用加速度计记录用户在睡眠中的运动状态来分析其睡眠情况。
简单来说,当体动记录仪监测到用户不怎么动了,就判断用户睡着了;如果用户开始活动,就判断用户已经醒来了。虽然实际测量情况没那么简单,但体动记录仪确实是根据用户的微小运动来判断睡眠的深度的,而这种方法可以大致记录用户的入睡和清醒时间。
而不同价格的智能设备由于功能丰富程度不一样,测量的睡眠结果也就有所区别。功能更多的智能设备,比如有心率和血氧监测功能,或是会调用麦克风收集用户鼾声数据,能够根据更多数据协助分析用户的睡眠情况,自然会对用户的睡眠状况有更精准的把握。
另外也有用户比较关心深度睡眠、浅度睡眠、快速眼动睡眠三个睡眠周期的长短,以此判断自己的睡眠质量,其实就智能设备的监测手段无法还原用户睡眠周期特征,这部分数据并无多大参考意义。
睡眠监测金标准——多导睡眠监测
对于睡眠监测,医院一般会使用多导睡眠监测系统,检测患者的脑电、眼电、下颌肌电、口鼻气流、呼吸动度、心电、血氧、鼾声、肢动和体位等多个参数,进而分析出患者的睡眠深浅周期和质量。
我们简单对比一下基于体动记录仪原理监测睡眠的智能设备和智能手机,以及搜集丰富的人体数据进行睡眠分析的多导睡眠监测系统,可以看出两者的精准度必定是天差地别的。
上面也提到,智能手环等设备对于睡眠周期的分析是非常不准确的。另外,睡眠呼吸暂停、呼吸紊乱等症状是无法通过智能设备监测到的,也就是说其发现问题的能力非常有限。
智能设备的睡眠监测功能可以作为我们调节作息、改善睡眠的参考,部分功能丰富的智能手环对我们入睡和清醒的状态的分析还是比较到位的,不必因为没有医疗参考价值就一棒子打死。
只是对于部分有睡眠障碍等疾病的患者,应当及时就医检查,不能依靠智能设备的睡眠监测功能来帮助自己改善睡眠。另外,很多用户关心的深度睡眠、浅度睡眠、快速眼动睡眠的分析,一般智能设备是无法精确计算出来的,所以不必在意设备给出的睡眠质量评分,以免增加无谓的睡眠压力。